小學生寬容品格養成教育途徑

時間:2022-08-05 03:17:47

導語:小學生寬容品格養成教育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生寬容品格養成教育途徑

伙伴關照是指在伙伴關系中相互影響,觀察別人、學習別人,對學生品格的養成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在培養學生寬容品格時采取“伙伴關照”策略,提高養成教育的實效,現談談“伙伴關照”下的小學生寬容品格養成教育途徑與策略。

一、“伙伴關照”下的“寬容品格”養成教育途徑

1.教師關照:立足課堂陣地,學科滲透影響教師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既要教書又要育人,要發揮學科課程的德育價值,在學科知識教學中,要挖掘德育素材,結合相關內容,融入德育目標,相繼開展寬容品格教育。如在語文《朋友相處的秘訣》口語交際教學中,可以滲透尊重、分享、互助、包容等內容的教育,引導學生學會包容朋友的缺點和不完美。在道德與法治《讀懂彼此的心》教學中,可以教育學生學會換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辛勞,包容父母的缺點,原諒父母的過失;在科學課堂中,可以在學生分組實驗中,教育學生不與同伴爭搶器材,學會謙讓與合作。教師除了通過學科教學滲透與教育感化之外,還可以采取人格影響,自己率先垂范,當好寬容的表率,包容學生的過錯,以自己寬大的胸懷與良好的言行舉止,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2.家長關照:基于家庭搖籃,家校合力助推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學校,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是孩子最為親密的伙伴,在學生寬容品格培養中,家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家長的思想道德、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許多教師常常有“5+2=0”的說法,認為學生休息天在家2天的家庭教育,讓學生在學校接受的5天教育效果歸0。這種說法雖然有些夸大其詞,但也充分說明了家庭教育的威力,反映了家長在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總書記高度重視新時代家庭教育,要求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有怎樣的家長,就有怎樣的孩子,家庭教育力量是巨大的,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寬容品格中,可以實施“家長關照”,立足家庭搖籃,發揮家長力量,透過家長的身體力行,家長的教育感染,通過家校合力助推,幫助學生養成寬容品格,形成良好的品行。3.學生關照:利用伙伴關照,生生合作共進“友好的集體是人產生巨大力量的源泉。”學生關照是培養學生寬容品格的最為有效的途徑。學生關照是利用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伙伴關系,通過同學之間的互相關心、照顧、學習、影響,以實現良好品格的養成。生生之間的伙伴關照,更容易產生獲得感與幸福感。其教育影響更直接,教育效果更大。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學生關照下的養成教育,既是一種他育,也是一種自育,學生成為教育的主體,在教育影響其他學生的同時,也對自己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實現了生生合作共進。

二、“伙伴關照”下的“寬容品格”養成教育策略

“伙伴關照”是寬容品格養成教育的重要路徑和策略。這里的“伙伴關照”著重指同學之間的伙伴、同伴之間的相互影響,這里的伙伴關系是一種利益共同體,是相互合作的關系,表現出情感的平衡,相互的信任,關系的融洽,配合的默契。“伙伴關照”下的“寬容品格”養成教育策略具體如下。1.重協同:同伴關照寬容是寬宏有氣量,不計較不追究,能包涵能原諒。寬容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系,是對他人的一種態度表現。在新時代中的小學生,寬容品格缺失幾乎是普遍現象,他們大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他們的個性都比較強,在與他人發生矛盾時都不愿意退讓,都不愿意包容和原諒對方。因此,培養學生寬容品格需要面向全體,需要學生的全員參與,需要學生的協同。“伙伴關照”下的寬容品格養成,重在協同、共同作用。寬容是相互的,需要雙方的同步協作。同伴關照以伙伴協動為主要方式,通過伙伴雙方的協同聯動、協調合作、同頻共振、同步提高。同伴關照注重協同、凝心聚力、化零為整,發揮集體力量,同伴關照讓學生個體結為共同體,一起學習,一起玩樂,遇到困難共同解決,在合作中相互謙讓,貢獻自己的力量,同伴關照增加學生交往溝通的機會,使他們齊心合力、相互融通、共同進步,營造出一種集體氛圍,構建風氣良好的和諧班集體。2.重互補:榜樣引領榜樣具有良好的感染力,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榜樣引領是“伙伴關照”的最好方式,發揮了優秀生身上的正能量,用“它山之石攻玉”,實現了優勢互補的效用。教師可以選擇歷史上的名人作為學生的榜樣,可以利用班上一些具有寬容品質的學生作為標兵,大力宣揚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放大他們的寬容優點,教師可以把班級道德標兵與后進生結為對子,通過傳幫帶的方法,幫助他們學會寬容。優秀學生有機會當選“寬容小標兵”,可以登上“美德榮譽榜”。榜樣示范溫暖了學生的心,幫助后進生消融心中的“堅冰”,走出心理的陰影。榜樣引領借助優秀個體學生的影響,達到了以點帶面,帶動整個集體,營造和諧共融氛圍。3.重體驗:合作實踐“寬容是在荊棘叢中生長出來的谷粒。”寬容品格的培養是不能靠命令的,教師可以開展系列化的寬容品格養成實踐活動,以趣化活動形式,激發學生情感,深化學生認識,讓學生在實踐中以“身”體之,以“心”驗之,充分體驗寬容的內涵與價值,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內化為健康的心理品格,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筆者設計并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寬容主題的合作性實踐活動,通過“拉彩球”活動讓學生體驗到謙讓與合作的重要意義;組織學生開展了“寬容情景劇”表演活動,讓學生體驗到什么是寬容;筆者還組織開展了“尋找最美寬容者”活動,學生通過調查采訪身邊的人,深刻感受領悟到寬容品格的魅力;“拉拉勾,我們都是好朋友”主題活動,讓學生學會寬容待人,懂得與同學和睦相處。4.重激勵:比拼競爭“競爭心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東西。”爭強好勝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多數學生都具有一顆不服輸的競爭心,幾乎每一個學生都想要超越對方,成為勝者。每一個學生也都希望得到老師或者他人的肯定與贊賞。在“伙伴關照”下的寬容品格培養中,我們可以采取比拼競爭策略,通過同伴之間的競賽,激勵學生爭做強者、爭當先進,促進他們自律與奮進。比拼可以激發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斗志,激勵學生上進。“伙伴關系”不僅可以是合作關系,還可以是競爭對手,不僅可以互相幫助,還可以互相比拼。例如,在寬容品格養成教育中,筆者就引入競爭機制,創新了評價方式,筆者設置了“寬容章”“寬容幣”,組織學生爭章積分,以分換幣,爭幣創優。比拼競爭策略升華了同伴內涵,讓學生從朋友變為對手,較好地發揮了激勵導向功能,促進了學生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寬容是一種智慧,是構建和諧伙伴關系的橋梁。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要在孩子幼小的心田播撒德善的金種子,使他們成長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

【參考文獻】

[1]杜成智.“幸福教育”的實踐探索[J].教學與管理,2021(04).

[2]關振南.論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價值與實施[J].教書育人,2020(10).

作者:張婷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