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輿論下幼兒教師“虐童”現象分析
時間:2022-11-28 09:55:52
導語:社會輿論下幼兒教師“虐童”現象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弱小的兒童本應該是我們都為之愛護、呵護的群體,如即將活力綻放的花朵,然而,各地總是爆出幼兒園教師的虐童事件,不得不引發社會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視。筆者主要從虐童的含義、現狀和針對虐童現象的原因進行分析,探討引發幼兒園教師虐童的可能性因素,最后提出一些建議和措施,以期減少虐童事件的發生,還幼兒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關鍵詞]虐童;幼兒園教師;教育;素質
“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使我們重新審視這個社會乃至世界,當我們都在譴責施虐者的同時,是否更應該對學前教育體制進行全面、深刻、系統的反思,找出導致虐童事件不斷發生的“源頭”,以便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杜絕虐童案的出現。只有讓人們從思想上深刻認識到虐待行為會對幼兒身心健康產生嚴重的危害,深化改革幼兒教育體制,規范監督制度,提高幼兒教師整體素質,建立健全虐童法律體系和社會支持和監督系統,虐童問題才有望得以解決。
一、虐童的含義
世界衛生組織把虐童定義為:“對兒童有義務撫養、監管及有操作權的人,做出足以對兒童的健康、生存、生長發育及尊嚴造成實際的或是潛在的傷害行為,包括各種形式的軀體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視及對其進行經濟型剝削。”
二、當今社會虐童現狀
近年來“虐童”事件頻頻見諸報端。如:浙江“溫嶺虐童案”;陜西太原市某幼兒園一個5歲女童十分鐘被老師打了幾十個耳光;黑龍江金寶貝幼兒園的老師一天內重打一個32個月的幼兒4次,最嚴重的一次把孩子踢出半米遠;濟寧市某機關幼兒老師用膝蓋頂孩子的生殖器,造成生殖器受傷出血;西安楓韻藍灣幼兒園被爆長期給孩子服用一種抗病毒藥物“病毒靈”;某連鎖幼兒園被爆教師用針扎孩子;還有最近爆出的“上海攜程親子園虐童案”等等。種種虐童時間著實讓人觸目驚心,不得不替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憂心忡忡……
三、對受虐待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
第一,虐待行為殘害了天真爛漫的孩子,把孩子的童真慢慢磨滅,使他們懼怕上學,不敢再上幼兒園,一些受過虐待的孩子一聽到要送他去幼兒園就狂哭不止,這對孩子以后上學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容易使孩子從小產生厭學情緒。第二,使原本性格開朗的孩子變得自閉。長時間受到幼兒老師的虐待,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膽小,害怕,謹小慎微,不敢與人交流,生怕自己又做錯了什么,遭到老師的“懲罰”,長此以往幼兒越來越不敢與人交流,逐漸產生了自閉等行為。
1.幼兒園沒有嚴格落實教師資格準入制度。以前,只有師范院校的畢業生才可進入教師的行列,由于近年國家新政策的出臺,鼓勵非師范畢業生從事教師工作,根據規定,考取了事業編制崗位的教師兩年內必須取到教師資格證,否則予以解聘。而浙江溫嶺的顏老師不具有教師資格證,理應被解聘,但幼兒園并沒有執行國家政策,依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不合格的教師站在三尺講臺上。2.幼兒教師個人因素。一些人選擇幼兒教師這個職業僅僅是因為父母的要求。很多家長都覺得當教師工資穩定、旱澇保收、有寒暑假、社會地位高、以后好找對象等等。所以父母就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從事教師這個職業,也不在乎孩子是否有興趣。然而,當這些幼兒教師逐漸懂得了自己的專業性質,發現這并不是自己喜歡的職業時,就會感到沮喪、失望,慢慢開始懈怠工作,一些人便從虐待兒童的過程中尋求新的樂趣,發泄自己的壓抑情緒。3.幼兒教師薪資待遇普遍較低。幼兒教師的工作量很大,不僅要負責教學工作、指導孩子們生活習慣的養成還要豐富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所以當他們把自己的投入與薪酬做比較后,心里會感到不公平,一些人逐漸通過消極怠工、離職、轉業、虐童等方式來消除不公平感。4.大力發展公辦園的政策未完全落實。近幾年來反映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呼聲越來越大,導致這種局面出現的最根本原因還是政府對社會服務不夠重視,國家財政投入不足,公辦園數量較少,公辦老師虧缺。大多私立幼兒園規模及設備不規范,教師素質不合格。所以,國家應該大力發展公辦園,配齊配全公辦教師。
五、針對幼兒園教師虐童現象提出的建議及改進策略
1.加強落實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嚴把入口關,認真挑選合格幼兒教師。園所招聘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要求應為:必須持有幼兒教師資格證。幼兒園不能因為缺老師就隨便聘請非專業人士,幼兒園要秉承著對孩子負責的原則來辦園。2.提高幼師的綜合素質。要不斷提高幼師的道德素質、專業素質。幼兒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幼兒教師則是這個基礎上不可或缺的奠基人。為了適應幼兒教育發展的需要,幼兒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學習素質、研究素質和創新素質,還得更加注重自身教師師德的養成,教師是一個愛的行業,是用真心在教導孩子,因此,就要求幼兒教師不僅要具備愛心、耐心,還要有較高的責任心和能力。3.提高幼師的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增強職業幸福感。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的發展會伴隨著各種高級需要,這包括:自我實現的需要和被尊重的需要兩個方面。正因為教師的辛苦付出與待遇無法成正比,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幸福感。幼師的工作量大,體力和腦力消耗自然也大,幼師的工資卻很低,導致幼兒教師流動性很大,低工資提高不了生活質量,幸福指數也平平。唯有提高幼師的工資待遇,留住高素質的人才,才可以減少虐童現象的發生。4.加大財政投入,大力興辦公立幼兒園。現在社會上的公辦園出現了孩子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公辦幼兒園缺乏,每所公辦幼兒園都有嚴格的關于收取幼兒數量及班級容納孩子數量的規定等,導致很多家長只能把孩子送去私立幼兒園或是不規范的托兒所。所以政府要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力度,創辦更多公立學校,逐步完善教育設備。應該使幼兒教師深入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園所內應定期開展法律知識講座,加強虐童行為后施虐者所承擔后果的視頻普法宣傳,讓所有幼兒教師知法懂法,知道觸犯法律底線的嚴重后果,知道用什么樣的語言和行為對待幼兒是正確適宜的。與此同時也給孩子們創建一個更美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筆者的文章結構主要從以下三部分切入,一,分析虐童的含義與現狀,以客觀的視角來看待不斷見報的虐童事件。二,針對虐童現象的原因分析,探討引發虐童案件的一系列可能因素。三,著重提出一些建議與措施,為的是更快地發現和解決問題。真心希望“虐童”事件不再發生,希望社會和諧,希望我們每一個孩子都能茁壯健康地成長。
作者:劉博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王偉由.虐待罪之“虐待”談規范的構成要件要素的認定[J].知識經濟,2010(23).
[2]楊啟亮.論主體性教師素質的培養[J].教育評論,2000(2).[3]袁曉麗.教師素質與探究精神[J].教育藝術,2002(4).
[4]李梅.幼兒園“虐童”事件探析[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3(2).
- 上一篇: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分析
- 下一篇:中國美術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