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兒繪畫興趣探究論文
時間:2022-12-03 10:02:00
導語:小班幼兒繪畫興趣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從色彩的審美感知入手,培養小班幼兒繪畫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家夸美紐斯認為,正確的教學應能激起幼兒“求學的欲望”,對學習“有興趣,并感到愉快”。借助什么來誘發幼兒繪畫的興趣,從而喜歡繪畫呢?我國傳統的美術教育受前蘇聯教學論思想的影響,基本上是以知識技能的傳授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采用示范——模仿的手段進行注入式教學,對幼兒個性的發展重視不夠。繪畫,是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的有效途徑。對于還不善于運用語言和文字的幼兒來說,繪畫是幼兒用來傳達情感的視覺語言。它不僅使幼兒獲得美的感受,發展了幼兒美好的情感,陶冶了幼兒的性情,提高了幼兒的審美能力,還能促進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思維能力的發展。繪畫中優美的造型和鮮明的色彩能增進幼兒愉快的、健康的情緒情感,調節和豐富幼兒的精神生活,對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通過繪畫,幼兒將自己腦海中的意象、心緒和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表達出來,創造一個屬于幼兒自己的世界。幼兒畫并不單單是一幅畫,而是幼兒的全部自我表現。在繪畫中,幼兒表現了他的思想、感情、興趣和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幼兒從很小便開始了繪畫活動,早期的繪畫經歷了涂鴉期和形象期。對于剛入園的兩、三歲幼兒來講,只能畫出一些亂線、亂點或亂色塊。他們最初的涂鴉是沒什么表現意圖的,并且小班幼兒的觀察力較差,手部小肌肉及功能尚未完善,動作不協調。當幼兒的腦、眼、手日益協調,腦和眼對手的控制日益加強之后,幼兒繪畫也漸漸出現轉機,可以畫出近似某物的形象了,這便進入了形象期。一般三歲以后幼兒繪畫具有形象期的特點,即已有初步的圖畫構思,能按物體使用顏色、區分顏色,但又是經歷了畫出輪廓到涂滿顏色的發展過程。如何更好地開展繪畫教育,使幼兒從信手涂鴉逐漸過渡到有意作畫。首先應從興趣入手。普辛曾講過: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誘餌。大千世界,每個地方,每個角落都存在著色彩,從小讓幼兒用多種感官去感受色彩、認識色彩、來激發幼兒對美的追求、對美的感受,從而激起表現的欲望。
2小班幼兒色彩審美感知的特點
2.1在感知物體色彩方面具有敏銳性、豐富性。幼兒只對具有較強視覺刺激的色彩感興趣,較多地注意色彩對比強烈、顏色鮮艷豐富的物體。如:在組織幼兒觀察花和樹時,幼兒明顯地對五顏六色、色彩鮮艷的花感興趣一些,會停下來欣賞它,有感知它外形、色彩的興趣。在教學活動出示教具時,色彩對比強烈、顏色鮮艷的教具比色彩暗淡的教具更易引起幼兒的注意,更易激起幼兒感知的興趣。
2.2每個幼兒都具有自己的個性,在對色彩的審美感知上,幼兒有自己的偏好性。在感知色彩時,幼兒會特別關注自己中意的顏色,而忽視了對其它顏色的審美感知。在創造表現時幼兒會較多的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來表現物體的色彩。如:有的幼兒喜歡紅色,他在觀察物體時就會較多地去感知紅色的物體;有的幼兒喜歡藍色,他在生活中就會有意識地去尋找并感知藍色的物體;有的幼兒喜歡黃色,他在繪畫創造時就會大面積地用自己喜歡的黃色來表現物體的色彩。
2.3幼兒對物體的感知興趣、繪畫興趣有時也受情緒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情緒性。在高興、求知欲強時,幼兒對顏色鮮艷、對比強烈的事物感興趣,有用它表現自己情緒的愿望;在傷心、難過時,幼兒對顏色較暗、色彩協調的事物感興趣,有用它表現自己情緒的愿望。
3激發幼兒繪畫興趣的原則
3.1從注入式轉向啟發式。在活動中注意啟發幼兒的主體性、主動性,提供幼兒自我表現的機會,積極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表現方法;啟發幼兒的審美能力,提供豐富的視覺環境;啟發幼兒的創造能力,運用各種創造性的方法,引導幼兒的創作。
3.2從單純注重作業活動轉向審美活動的全過程。幼兒的美術活動不應單純地限制在課堂上,更不能單純地為完成一次作品而活動。在研究過程中重視整個活動的過程,在活動中,關心每個幼兒是不是感到有興趣,積極性高不高;能力強的、能力弱的是不是都在活動,是不是都得到發展等。只要孩子在興致勃勃地活動,就可以借助教學促進幼兒的自信心、求知欲、審美欲和創作欲。
3.3從單純模仿,以象不象看待幼兒作品轉向讓幼兒自由發揮,大膽想象。由于小班幼兒的觀察力、雙手協調動作不完整,幼兒創造性的想象力異常豐富,千奇百怪,想怎么畫就怎么畫,絕不考慮自己想的與實際情況是否相吻合。于是幼兒的畫線條不直、歪歪扭扭、比例不正確、造型不完整、只是大致相似,甚至很不象樣。這時及時給予幼兒作品充分的肯定,不以成人的觀點說些帶有批評的話,因為那樣會挫傷幼兒的積極性,失掉繪畫興趣,引起厭煩情緒。耐心地引導,大膽鼓勵幼兒自由地發揮,表揚他們的所見、所想、所希望的事物,充分了解幼兒的創作意圖。幼兒在得到老師的鼓勵和支持后,才會感到他的畫是有意義的,繪畫的興趣更濃,進步更快。
4激發幼兒繪畫興趣的措施和方法
4.1措施。(1)題材內容新穎。一定要選擇幼兒生活中熟悉的、感興趣的、具有較強吸引力的題材。幼兒喜歡動物,無論是小動物,還是大動物。幼兒喜歡色彩鮮艷、對比強烈的東西,如:紅旗、花、氣球等。幼兒吃的五顏六色的蔬菜、水果,如:蘋果、香蕉、蘿卜等。這些都易引起幼兒感知的欲望,繪畫的興趣。(2)形式活潑多樣。游戲能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利用多種玩色游戲、色塊拼圖、色彩填色、講故事、猜謎語等游戲形式,激發幼兒對色彩的興趣,對繪畫的興趣。
4.2方法。(1)相似聯想激趣法。同一物體聯想出不同姿態,顏色、形狀相同或相似物體的聯想,可以激起幼兒表現物體的興趣。把所要畫的物體的主要特征概括為幼兒能理解的幾何圖形,啟發幼兒想象同一物體的不同姿態或與之顏色或形狀相同、相似的物體。這樣幼兒既有表現不同物體的興趣,又使幼兒有選擇地進行繪畫。(2)過程激趣法。重視幼兒在表現物體過程中審美感知、色彩運用等各方面的發展,肯定幼兒的作品,激發幼兒繼續感知與創作表現的興趣,不過分注重結果的效果。因為小班幼兒雙手協調動作不完整,創造性和想象力異常豐富、千奇百怪,創作無意識、不穩定,幼兒最終的作品效果也許不如過程中好。(3)角色激趣法。把他們放入某個角色中、配以某種身份,使他們以角色的身份、游戲的方式進入繪畫活動中,帶著某種任務去參與活動,更有興趣,堅持性更好。
5幼兒繪畫興趣發展的三性
5.1幼兒參與繪畫活動表現出較強的積極性。以知識技能的傳授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采用示范——模仿的手段進行注入式教學的繪畫活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大部分幼兒是被動參與繪畫,對顏色的運用單一,只有技能的發展,沒有情感、能力的成長,總體發展水平偏低。從色彩的審美感知入手,幼兒參與繪畫的積極性顯著提高,大部分幼兒能主動參與繪畫活動,情緒愉快,在繪畫中能積極開動腦筋想象,大膽下筆和用色。特別是幼兒喜歡用色彩來繪畫,喜歡用色彩來表現身邊美的事物,喜歡用色彩來表現自己的情緒,幼兒在用色上也比以前豐富,有了一定的審美感知能力。
5.2幼兒在完成作品時表現出堅持性。現在幼兒園小班幼兒年齡普遍偏小,在進行繪畫時注意力易分散,堅持性差。從幼兒喜歡、敏感的顏色出發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幼兒的堅持性提高了,能夠自覺的堅持完成繪畫,并注意用色、取放材料等方面的習慣。
5.3幼兒在活動材料、活動方式方法及顏色的選擇上表現出自主性。以前的模仿注入式繪畫活動中,幼兒受老師引導來選擇繪畫的表現材料、表現形式與物體的顏色,使幼兒對色彩的審美感知較差,有大一統的風格。從色彩的審美感知入手,培養小班幼兒繪畫興趣,幼兒的自主性發揮了,幼兒在活動中能主動選擇材料,選擇表達方式或方法,選擇多種顏色,盡情地表現自己想表達的事物或現象。
- 上一篇:農村數學教育研究論文
- 下一篇:班級管理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