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化幼兒教育論文

時間:2022-06-30 02:44:32

導語:小學化幼兒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化幼兒教育論文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存在的原因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屢禁不止,仍舊存在,那么這其中必定有讓它存在并發展的原因,“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從另一方面考慮,小學化傾向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以下從幾個方面分析教育小學化存在的原因,了解其根源。

1.過渡銜接的問題

從幼兒教育過渡到小學教育的階段是在大班的下學期,這時候的帶班老師所教授的內容會逐漸小學化,以利于孩子們在面對小學課業時不會無法適從,但是除去大班的小學化氛圍容易影響周圍的教師之外,讓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是因為幼兒園的教師循環式的帶班方式,教師負責一個班從小小班一直帶到大班,然后送走一批孩子后再繼續重新開始帶小小班,循環往復。而在其間,許多老師在經歷大班的小學化教育后重新帶小小班,一時之間難以轉換,幼兒教育便染上了小學化的色彩。

2.家長的攀比問題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得到他人的贊美,所以在幼兒時期會無意識的教導孩子學識字、學數學,甚至還有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英語天賦早早地便開始讓孩子學英文歌曲,為的便是讓孩子在一些場合給自己“爭面子”,這種行為有虛榮心作祟,當然更多的也表達了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殊不知正是這種攀比的風氣促使了小學化的生長,每一個時期孩子都有屬于他自身的成長方式,太早地讓他們成長只會遏制了孩子的樂趣。

3.傳統考試的問題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傳統的思想和教學模式下,通常是以成績來考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這種傳統如今也被運用到了幼兒園。許多教師會給期末成績優良的孩子頒發小紅花作為獎勵,這在無形中鼓勵了孩子們競爭,提早進入了小學化的教育。與此同時,對于考試問題家長也持支持意見,“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讓他們忽略了孩子們的想法,推波助瀾地加快了小學化的進程。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解決方法

1.提高師資力量

面對過度銜接的問題,其實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由循環的帶班模式轉變成固定的呆板模式,不過這一轉換并不現實,孩子還太小,本能地會對熟悉的人產生依賴心理。如果采用固定帶班模式,會讓孩子在面對新的陌生教師時產生惶恐,不安全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從師資途經開始著手比較適合。師資途徑最主要的還是通過提升教師的自身素質為主,學會在大班與小小班的授課當中轉換角色,在一些大型的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對角色的轉換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方法,所以幼兒園可以不定期地組織教師前往探討經驗,以應對小學化趨勢的發展。

2.提高家長思想認識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正確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應該做好家長的工作,與家長溝通。俗話說:“有哪一個父母不為自己的孩子著想。”家長互相攀比為的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走得更遠、更好,因此讓他們認識到攀比在很多時候給孩子們的成長帶來了不利的影響,甚至會讓孩子提前產生厭學情緒。我相信,家長們會成為遏制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中堅力量。

3.加強法律保護

法律途徑主要是通過國家頒布明確的法律條規,命令禁止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促進幼兒教育的發展。傳統的教學觀念深入人心,也只有通過法律的強制手段才能加以改變。為了配合政策的有效實施,家長可以帶頭成立稽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的來到幼兒園檢查督促,在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環境之余,也有利于防止潛在的不良因素對孩子的影響。

三、總結

治理幼兒教育小學化,其實也是在倡導因材施教,讓孩子在不同年齡段享受到不同年齡段的樂趣,讓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擁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但是,治理之路太過漫長,前方困難重重不知變數,即使為了讓孩子們能擁有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我們也要齊心協力,勇往直前!

作者:張海艷 單位:赤峰市六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