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共育幼兒音樂能力的指導策略

時間:2022-11-07 11:24:37

導語:家園共育幼兒音樂能力的指導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園共育幼兒音樂能力的指導策略

一、在幼兒的音樂方面,家庭與幼兒園教育之間所存在的矛盾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因此,不論是在家庭教育方面,還是在學校教育方面,對于孩子的教育一直都被特別關注著。現如今的音樂教育方式跟以前大不相同,這種新的方式使孩子能夠主動喜歡上了音樂。孩子們不僅在學校能夠學音樂,家長們為了讓他們的孩子跟上流行趨勢,不被其他孩子落下,在假期還會為孩子報很多輔導班。這種教育方式是否有利于對孩子的培養,關鍵還是在于教育的程度大小;一旦出現與其相對比的教育方式,且與其教育的方向相反,不僅會使孩子學習音樂能力下降,還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拒絕學習音樂。從當下的幼兒園教育方式來看,絕大多數的幼兒教育方式都是區域大眾化,無法體現教育特征。一些幼兒園會在課后創建特長班,這也是孩子家長所要求的,因為他們的工作繁忙,想讓孩子有些特長。這種教育方式有利也有弊,一方面能夠提升孩子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大量的灌輸會使孩子感到厭煩。家長之所以想要在課外為孩子報輔導班,原因是他們認為學校的大眾式教育無法給予孩子全面細致的教育,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種教育方式也是十分普遍的,長此以往,家長不顧及的讓孩子參加音樂輔導班,不考慮音樂培養的目標和方針,會影響到孩子的整體音樂水平。對于幼兒園來說,如果其不經常與家長溝通,家長就不會了解孩子的狀況,這樣也不利于授課的效果。這樣類似的矛盾必須被解決,這樣才能促進幼兒在音樂方面的綜合能力。

二、家庭和幼兒園培育幼兒音能力的有效策略

由于家庭和幼兒園在培育幼兒音樂能力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矛盾,我們通過以下的幾個方面來分析有效的處理措施:

(一)家庭和幼兒園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是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在幼兒園中,他們所給予幼兒的音樂知識要與家庭中給予幼兒的音樂知識相符或者是相互補充;并且,幼兒園老師和家長之間要做到良好的溝通,同時做到對孩子的情況進行的及時反饋,這樣才能為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幼兒園可以用多種方法將家庭和幼兒園融入一體,并且開設各種活動讓家長參與到幼兒的音樂教學過程中,使其與自己的孩子共同參與到音樂方面的活動中,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會發現一些孩子在學習音樂方面是很有天賦的,有時卻因為家庭環境使他們在家很少展現音樂方面的能力,甚至連唱一首歌都會扭捏半天,這樣就會使家長懷疑幼兒園教學的能力。相反,有些孩子在家庭和幼兒園以外的場所都表現的十分活躍,就是不愿意加入幼兒園的音樂活動中,這種情況讓幼兒園老師特別為難,最終就會造成老師不關注孩子的狀況,嚴重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成長。因此,家庭與幼兒園之間進行共同的音樂活動是必不可少的,活動的形式也可以是各式各樣。

(三)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定,例如,可以讓家長觀看一場幼兒的音樂會,使其根據孩子在音樂會上的表演來進一步的了解孩子在音樂方面的能力。家長也可以加入到親子音樂活動中,并且以家庭為單位參加各項活動,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感受音樂帶來的樂趣,還能夠加深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感情。對于幼兒園,可以采用將在教學過程中的某一節課錄制下來刻成光盤然后讓孩子帶給家長觀看的策略,這樣可以讓孩子家長充分了解孩子的課堂情況,這樣也有利于孩子家長在課后根據孩子的情況來報選輔導班,然后進行有效的培養。需要著重說明的是,家庭和幼兒園共同培育孩子的整體音樂能力主要是為了激發孩子對生活的興趣和熱愛,不是進行音樂家式的培養,目標要明確,力度要適中,不可盲目培養。幼兒音樂能力主要是來源于幼兒園的培養,所以,在幼兒園教師的責任相當的重大,尤其是在家庭和幼兒園教育的合理對接過程中,教師則是家庭和幼兒園關鍵的連接點。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要合理的調動好孩子的想象能力以及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講解歌詞時可以利用合理的教學手段使孩子能夠徹底的懂得課堂內容,情境再現法、幼兒模擬表演法等都是可以被運用的。這樣不僅讓孩子能夠在玩的過程中記住歌詞,而且還會覺得唱歌十分有趣,內容又和生活密切相關。只有將每一個方案靈活的運用起來,才能使其充分的發揮實際效用。

三、總結

總而言之,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在音樂方面來說對幼兒有著很大的影響,更是不可替代的。目前,只有家庭和幼兒園雙方進行有效的、合理的溝通與協調才能使孩子在音樂方面有所進步,才能使孩子的音樂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韋斌 單位:廣西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