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音樂教育服務農村音樂教育措施
時間:2022-03-28 05:23:00
導語:高師音樂教育服務農村音樂教育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教育造就了人的審美能力,是人類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它是通過歌唱、基礎理論知識和表演技能培訓、音樂欣賞等各種富于情感的音樂形象對學生進行的美的培養和熏陶,它對于學生形成人生觀、世界觀,發揮創造力,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等都具有獨特的重要作用。因此和諧發展音樂教育是促進教育公平、平衡城鄉教育差異的有效標準,但是目前我國農村基礎音樂教育普遍存在理念、管理、師資建設等各方面相對滯后的情況,嚴重影響了農村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吉林省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現狀
經過走訪和調查,筆者發現吉林省農村音樂基礎教育現狀仍屬于相對落后的狀態,多數中小學校都對音樂課的重視程度不高,一些學校根本沒有開設音樂課,大約1/3的學校雖然開設音樂課,但是沒有專業音樂教師上課,一半以上的學校正常開設了音樂課,但是教學內容單一,幾乎無法達到教學大綱要求。但是通過調查也發現,雖然師資力量匱乏、教學設備簡陋、音樂課枯燥乏味,但這絲毫沒有減弱孩子們對音樂知識的渴望。有超過3/4的學生表示最喜歡上音樂課,希望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愿意學習歌唱、樂理知識和表演活動。
二、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赴梨樹縣支教調研行動
在為基礎教育服務、尊重的教育理念培養下和“勤奮、創新、為人師表”的校訓指導下,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黨支部始終堅持以“音樂服務社會”為目標,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在院領導老師的高度重視和親切指導下,組織全體黨員及積極分子發揮專業所長,走進農村基礎音樂教育和社會體系,開展了支援梨樹縣基礎音樂教育行動。具體內容如下。
1.支教。通過給農村孩子上音樂課的形式,啟發孩子們對音樂的熱愛,改善落后的音樂教學現狀。支教小組從活動開展以來,累計對支援合作單位東河鎮中小學和蔡家鎮中小學等四個學校800余名學生進行了80余節次、320余課時的音樂綜合授課,解決了當地沒有音樂課和音樂教師的難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調研。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行動研究等科學研究方法,對吉林省梨樹縣中小學的音樂教學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依托支教的立項活動,音樂學院開展了多次實地考察訪談、問卷調查、課堂實錄等研究方式,收集了大量有效數據,學院師生先后申請《關于音樂舞蹈研究生服務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行動研究》、《農村學校音樂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農村音樂教育課程資源開發與設計》和《吉林省梨樹縣農村中學音樂校本教材開發個案研究》等多個項目課題和理論成果,力求為吉林省基礎音樂教育的整改和發展貢獻力量。
3.培訓。通過專業系統的培訓講座,以求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的落后問題。經過長期周密的策劃商討,黨支部組織全體人員于12月4日赴梨樹縣教師進修學校舉行了“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支援梨樹縣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師培訓活動”。活動中,學院的院長尹愛青教授和姜寶君老師分別作了題為《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和《課程改革后基礎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探究》的精彩講學。兩名研究生黨員代表也以交流講座的形式分別作了報告。本次培訓活動得到了梨樹縣教育部門領導和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高度贊許,搭建了音樂學院支援梨樹縣農村音樂教育的平臺,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東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東北師范大學首頁新聞和校報編輯部都對此進行了報道和好評。
1.有效發揮高師學生的支教力量。學生是高等學府的主要群體,并且高師中有超過半數的學生來自于農村。所以有計劃地安排高師音樂院系的學生,定期參加指定農村中小學的教學活動,不僅能夠緩解農村中小學校缺乏音樂教師資源的問題,還能夠通過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提升將來服務社會的就業技能。在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支教活動中,學生們把鍵盤、聲樂、舞蹈、視唱練耳、音樂理論基礎和音樂欣賞等各專業領域充分結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研究生,可以在活動中將科研項目結合進來,不但可以通過支教實踐活動提高學術研究水平,還能通過研究項目解決一部分費用。另外,將這種藝術實踐與學生的課程學分和現實表現聯系起來,也可以起到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雙效作用。
2.廣泛開展高師教師培訓活動。調查顯示,大多農村音樂教師缺乏教學熱情和責任感,完全不能把音樂教育、素質教育和審美教育充分結合。因此,對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培訓,提高農村音樂教師的自身素質非常必要。以吉林省為例,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大都是專科畢業,無論是業務素質還是教學理念都很難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所以,把這些老師集中起來通過講學、報告等方式進行培訓學習,大家可以在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增進了解和提高水平。另外,高師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精品課或者示范課,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實踐,以提高農村音樂教師的教學水平。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將部分高師音樂院系專業教師掛職掛崗在農村中小學校,也可以在縣鎮擔任兼職音樂教員,為加快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的發展出謀劃策,以促進農村基礎音樂文化的建設。
3.充分利用高師學生組織資源。學生社團、學生會、黨支部等學生組織是高師校園中各項活動的中堅力量,學生社團活動也是校園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師的學生組織應在服務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的進程中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高師學生組織具有組織力強、凝聚人心等特點,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募捐或籌款等活動形式,呼吁關注農村基礎音樂教育、關注農村孩子的健康成長;可以在農村音樂教學技能大賽等有意義的活動中挖掘支援農村音樂教育的熱點問題;還可以帶動農村孩子舉行音樂文化活動,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發揮黨員、學生干部的帶頭作用,可以在支援農村基礎音樂教育活動中得以具體體現。
通過系列的調查研究與支教調研實踐活動,筆者深刻地感受到從根本上改善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的現狀、加快平民教育的發展進程的必要性。沒有音樂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農村中小學生離不開音樂教育。那么,在大力發展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縮小城鄉教育差異,普及全民音樂教育的過程中,高師音樂教育資源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事實上,高師音樂教育資源服務農村基礎音樂教育是高師和地方的雙贏。
- 上一篇:依法行政工作計劃
- 下一篇:音樂教育中執行素質教育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