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培養學生聲樂演唱能力
時間:2022-01-28 10:57:05
導語:音樂教育培養學生聲樂演唱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在人們的文化生活豐富多樣,多姿多彩,豐富人們文化生活的歌唱事業也發展的越來越好,直至現在許多聲樂唱法也都隨之出現。各種各樣形式各異的聲樂唱法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但是不管是什么樣的唱法都需要聲樂演唱能力扎實,不論什么樣的唱法都需要扎實的基本功來支撐。所以本文將會淺談如何培養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聲樂演唱能力,希望本文能夠對廣大專家學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音樂教育專業;學生;聲樂演唱能力
音樂教育專業就意味著對于這類人才的培養目標就是教師方向,教師這個職業就意味著桃李滿天下,教師會教授非常多的學生,所以我們應該足夠重視培養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聲樂演唱能力,旨在提高音樂領域的綜合水平,也為我們音樂領域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一、增強氣息基本功
(一)呼吸的訓練。聲樂學科的學習需要非常扎實的基本功,而呼吸的訓練就是聲樂專業學生需要必須修煉的一門專業基礎學科。因為我們聽到的許多歌唱方面的瑕疵都是因為氣息的訓練不到位,我們為了避免此類狀況的發生就必須足夠重視呼吸的訓練。藝術來源于生活,我們在生活中與他人交談流暢是我們所追求的,音樂歌唱也是如此,在歌唱表演時能夠將音樂表達的自然優美,永遠是我們堅持的追求作在。從生物角度看呼吸能夠為發生提供動力,發聲要想流暢自然優美就必須有節奏的呼吸,所以脫開呼吸談歌唱是非常不切實際的。(二)長久的堅持。聲樂訓練沒有捷徑可以走,想要練好聲樂就必須刻苦訓練,每天堅持訓練發聲,不斷地訓練呼吸的技巧,只有打好基礎才能夠有更好的聲樂表演。喉嚨的訓練和胸腔的張弛程度,可以由呼吸來改變,不斷鍛煉,加強腰腹部的力量也可以提高氣息的平穩性,這就要求聲樂訓練者注重身體健康,加強鍛煉因為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夠表達出流暢的音樂。(三)訓練氣息的方法。美聲唱法的三大法寶是聲音的高位置、喉嚨的充分打開及氣息的飽滿狀態。我們要想將這三方面融會貫通,運用到實際歌唱表演當中的話就需要對自己身體的充分了解,需要全身心的放松。在呼吸的時候盡量用腰和腹部的力量,在吸氣之后需要保持氣息對腰部和腹部的擴張狀態。我們平時的呼吸方式與聲樂演唱中的呼吸方式有所不同,我們生理上的呼吸是人類的本能,而聲樂上的發聲方式有所不同的是呼吸訓練需要考慮到節奏和發聲,也需要考慮音高的變化,還需要根據音高的強弱來調整呼吸的強度。有一項對呼吸訓練特別有效的方式就是聞花法,用這種方法時感覺身體就像聞到花香一樣,四肢充分展開,全身心的放松和擴張。還有的方法比如高位制法和嘆氣法都是很有效的訓練呼吸方式的方法,學生采用這些呼吸方法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喜好來進行選擇。
二、掌握發聲時喉嚨與口型的技巧
(一)前人的經驗。我國有一名非常著名的聲樂訓練大師李維博先生就提到一項關于發聲的技巧就是打哈欠的方法,讓學生們打哈欠連續半個小時,這樣可以讓口型和喉嚨即胸腔充分打開。因為我們在聲樂表演上見到的錯誤往往都是嘴打開了,但是喉嚨沒有打開,或者說喉嚨打開了,嘴沒有打開,兩者是一個整體,必須同時打開才能夠將發生的效果發揮到最大化。李維博先生的這個方法,充分重視到了喉音的重要性,重視到了喉嚨承上啟下的作用,這樣的訓練方式更能夠將聲音表達的流暢自然順暢。我們在音樂表演時要避免一些顫抖聲、鼻音、喉音及白聲的這些錯誤,力求將聲樂表演完美化。(二)口型的訓練。聲樂訓練是一個整體,需要運用到口腔喉嚨胸腔及腰腹部的力量,如何進行口型的訓練也是許多音樂教育者所一直關注的問題。在訓練了口型的時候特別要注重穩定喉頭,使口型保持o型,在口腔內形成一個拱形的發聲空間,呈現在面部的狀態,就是一個微笑的狀態。保持好口型之后,發聲的時候要盡量運用到前文中所說的氣息訓練方法,氣沉丹田,用腰腹部的力量來發出流暢優美的歌聲。
三、鍛煉共鳴腔體間的配合
學習任何事物都需要注重它的整體性,我們訓練發聲也是一樣發生需要身體整體共同作用。當身體一個部分的作用沒有發揮到位時,不出意料的就會影響我們整個的發聲效果。人們都知道發聲需要通過聲帶,聲帶在理論上就是人的喉頭中間的一塊白色且富有彈性的器官。當我們吸氣的時候,聲帶的兩個部分分離,然后聲門左右兩邊的聲音閉合,這樣就產生了聲音,所以由此來看發生需要我們胸腔、咽腔、鼻腔和口腔的共同協調來產生效果,缺少任何一個部分的配合,都不能夠完成一次完美的發聲。在發生的過程中,核心部分是咽腔,從咽腔開始聲音向上傳入鼻腔,再轉入口腔最終嘴巴張開讓聲音沖出身體。由此可見我們要想發聲穩定、語言流暢的話就需要能夠很好的控制咽腔,并且熟練掌握這門技術。發聲的整體性要求我們不只光重視咽腔,還需要重視鼻腔。因為當我們需要發出高音的時候,鼻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發高音需要鼻腔吸氣使軟骨產生興奮,之后聲音由鼻腔傳出。總而言之,我們在發生的時候需要運用到身體中各個腔體,將各個腔體靈活運用才能夠發出更優美的聲音。四、咬字練習語言類表達節目都需要注重字正腔圓,如果不能達到這個要求,就嚴重的影響了節目的表達效果以正確地傳達出歌曲的含義,表現出創作者對于旋律賦予的內涵。所以我們在訓練口型與呼吸技巧的同時。也不能夠忽視咬字練習,咬字的練習往往影響著歌曲藝術的表達。正確的咬字才能夠表達出歌曲的旋律,才能夠將歌曲藝術表達的完美化。在研究漢字的咬字的時候可以斟酌出歌曲的韻律,也可以明了歌曲的思想。
五、小結
本文就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的發聲練習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許多有效的訓練方法,希望能夠對廣大專家學者有所幫助,也希望能夠提升音樂教育的綜合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本梅芳.加強高師聲樂教學實踐環節的對策研究[J].黃河之聲,2011.(06).
[2]應建柱.論聲樂教學舞臺的實踐價值[J].東疆學刊,2009.(02).
[3]易曉輝.從“跨鼻”演唱引發對高師聲樂教學的思考[J].音樂創作,2010,(04).
[4]蔣亂.聲樂教學與舞臺實踐[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3).
[5]胡譯.略論高師聲樂教師應具備的專業能力[J].筆慶學院學報,2004.(06),
作者:樊華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 上一篇:川劇與四川曲藝音樂教育研究
- 下一篇:信息技術教育教研培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