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風格視唱在音樂教育的運用
時間:2022-12-22 03:43:23
導語:民族音樂風格視唱在音樂教育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職階段的音樂教育,要求教師要能和教育改革發(fā)展相結合,以專業(yè)化人才培養(yǎng)為目標,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育方式,提高教學質量。高職音樂教育采用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經不利于學生學習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只有創(chuàng)新優(yōu)化,才能真正為實現(xiàn)既定的教育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基于此,本文就高職音樂教育的目標以及教育中的問題進行闡述,詳細探究了高職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風格視唱的特點以及措施,希冀能借此研究為高職音樂教育工作的良好推進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職音樂;民族音樂風格視唱;音樂教育;民族音樂;音樂審美
新的教育改革要求高職音樂教育工作的實際落實當中,要充分注重從多角度出發(fā)進行積極優(yōu)化,從整體上提升音樂教育的質量水平。傳統(tǒng)的音樂教育模式已經和當前學生音樂知識學習的需求不相符,教師只有融入創(chuàng)新的教育觀念,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教育的質量水平,通過民族音樂風格視唱的科學運用下,創(chuàng)新音樂教育的觀念和形式,從而為實現(xiàn)音樂教育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一、高職音樂教育的目標以及教育中的問題
(一)高職音樂教育的目標。高職階段音樂教育工作中教師要明確教育的目標,以目標為主導開展音樂教育活動,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課堂教育的質量,從以下幾點教育目標層面加強重視。1.以提高學生音樂審美為目標。音樂教育活動的開展。教師要注重以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為目標,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音樂知識技能學習的主動積極性,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音樂審美能力[1]。視唱練耳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旋律節(jié)奏視唱,更要注重學生音樂風格特色的準確把握以及運用,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進行積極培養(yǎng)。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為學生可持續(xù)學習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2.以學生音樂思維培養(yǎng)為目標。高職階段音樂教育工作的開展當中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是比較重要的,注重以學生的音樂思維的培養(yǎng)為目標,尤其是結構性音樂思維的培養(yǎng),這是提高學生音樂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條件,只有從此得到強化,才能真正為學生音樂知識良好學習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教師明確了學生結構性音樂思維培養(yǎng)的目標后,應從多角度出發(fā)進行教學優(yōu)化,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真正對學生良好的學習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2]。3.以拓展學生音樂的視野為目標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定方面,要充分注重將拓展學生音樂視野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從整體上提升學生音樂知識學習的主動積極性,為學生豐富音樂知識,提高音樂素養(yǎng)水平積極促進。音樂課程教學中涉及到的內容廣泛,教材中的內容仍然比較有限,教師要充分豐富教學的內容,拓展學生音樂視野,讓學生能接觸更多的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二)高職音樂教育中的問題。從現(xiàn)階段高職音樂教育的現(xiàn)狀來看,存在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1.音樂教育模式單調。音樂教育工作中教師要對融入創(chuàng)新的方法方面加強重視,這是提高音樂課程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在實際教育工作的開展當中,結合新教育的要求,創(chuàng)新音樂教育的模式,才能有助于調動學生音樂知識學習的主動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3]。在實際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育模式的應用方面比較單調,沒有融入創(chuàng)新的觀念,必然會影響音樂教育質量提升,不利于學生音樂知識學習興趣激發(fā),如何這一教育工作方面進行優(yōu)化,必然會影響最終的教育效果。2.缺乏民族音樂風格的融入。音樂教育中為提高教育的質量,融入傳統(tǒng)民族音樂風格顯得比較重要,視唱練耳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借鑒為主,應注意和我國音樂教育的理念以及內容相結合,將民族音樂的風格融入到教育活動中,豐富學生音樂知識學習的內容和方式,如此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學生音樂知識學習的主動積極性,為學生良好學習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但在實際的音樂教育中,教師對民族音樂風格的融入仍沒有加強重視,造成音樂教育質量低下,不利于學生專業(yè)知識學習效果良好呈現(xiàn)出來。3.學生缺乏民族音樂學習熱情音樂教育中,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熱情不高,缺乏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時展中,流行音樂成為學生喜歡的音樂類型,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不高,缺乏對民族音樂的了解認識,這是影響音樂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4]。
二、高職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風格視唱運用特點及措施
(一)民族音樂風格視唱運用特點。音樂教育當中對民族音樂風格視唱的運用有著鮮明的特點突出,從幾個層面進行闡述。1.豐富性特點。民族音樂風格的豐富性表現(xiàn)突出,我國民族音樂類型豐富,都有著比較鮮明的特色。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民族音樂,這些音樂的類型都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音樂形態(tài)多樣,如此豐富的素材必須在音樂教育當中加以選擇應用。2.旋律性特點。民族音樂比較喜好線性旋律,所以音樂風格比較突出,走向清晰,性格明朗,民族音樂的音準也比較容易掌握,是比較容易把握的,基礎弱的學生在學習民族音樂的內容時,也能很容易地掌握音準,學唱記憶都有著優(yōu)勢[5]。3.本土性特點。民族音樂風格視唱運用時,在本土性的特點方面也有著鮮明的體現(xiàn),民族音樂是本民族土生土長的音樂類型,每個民族的生活習慣以及習俗不同,音樂的特色也不同,所以民族音樂的特色在本土性方面表現(xiàn)得比較突出。民族音樂風格視唱是對東方人生活方式以及審美習慣而有反映的,所以在本土性的特點方面表現(xiàn)得比較鮮明。4.調式性特點。從民族風格視唱運用的調式性特點來看,主要是體現(xiàn)出的東方情韻,采用的是五聲調式和以此為基礎的各類調式的,這些調式通常是不用偏音的,旋律上比較柔美和流暢,在音樂的效果呈現(xiàn)上也比較有特色[6]。(二)民族音樂風格視唱運用措施。音樂教學當中教師要想科學地運用將民族音樂風格視唱,必須結合實際的教學需要進行優(yōu)化設計,從不同的角度積極優(yōu)化,從而提高教育的質量。1.民族音樂風格視唱提高學生審美力。教師在音樂教學當中,為能從整體上提升學生學習的質量,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有效提升,需要在實際音樂教學當中積極優(yōu)化,從整體上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實現(xiàn)高質量教學目標[7]。音樂教學中將民族音樂風格視唱應用下,有助于學生對不同的音樂風格充分了解認識,有助于學生從音樂審美當中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這對學生音樂知識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和動力調動能起到促進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如在為學生講述哈薩克族民歌的內容中,讓學生能夠對民間音樂以及宗教音樂進行了解。如將民族歌曲《黑云雀》作為案例為學生講述,讓學生能夠從民族音樂的學習當中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從中能加深對民族音樂的認識了解,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這首歌曲主要是把中國五聲羽調式和歐洲七聲調式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對音樂中的調式進行了解,然后讓學生能夠從深層次的角度理解音樂地域性和民族性以及融合性,這樣的方式能夠為學生音樂知識學習能力提升以及審美能力提高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2.民族音樂風格視唱注重把握好節(jié)奏。音樂教育中教師在教學的方法應用方面要積極創(chuàng)新,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新教育的方式,為學生可持續(xù)學習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民族音樂風格視唱的運用,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學習的要點,這對提高學生音樂知識學習的質量能起到促進作用。民族音樂學習和視唱練耳學習有著不同之處,倘若教師在實際課堂中對學生要求采用西方公式化的方式學習,這對學生民族音樂知識的學習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教師要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從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加強重視,注重將民族特性以及地域文化和音樂風格等進行明確,循序漸進地進行音樂教學,真正提升民族音樂教學的質量[8]。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當中也要注重對新的教學技術的合理應用,通過統(tǒng)籌規(guī)劃來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學習的主動積極性,為學生音樂知識可持續(xù)學習積極促進,從這些基礎層面得以強化,才能真正為音樂教學質量提升起到促進作用。例如音樂教學中教師將民族音樂風格視唱加以運用中,從節(jié)奏的把握方面作為教學重點,節(jié)奏是音樂基本要求,能構建歌曲特有旋律,對歌曲情緒以及情感色彩進行表現(xiàn)。所以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就要能引導學生對音樂節(jié)奏進行準確把控,如在為學生講授民族《阿爾頓江》民歌內容時候,可通過將其簡化為三個不等的樂段,學生在能夠熟練地進行吟唱后,打亂節(jié)奏型樂段前后順序,跳躍,漸變,階梯式練習,增加學生訓練難度,讓學生能夠對歌曲的節(jié)奏產生深刻的印象,理解節(jié)拍,從而能夠為學生音樂知識學習質量提升起到促進作用。3.民族音樂風格視唱中把控調式調性。教師在音樂教育活動的開展當中,要充分注重將民族音樂風格視唱的特色體現(xiàn)出來,為學生學習認識民族音樂積極促進,從這一基礎教學方面得以強化,才能真正為學生音樂知識學習質量提升起到促進作用[9]。教師在運用民族音樂風格視唱教學方法的時候,在調式調性的教學方面要加強重視,結合實際民族音樂的作品展開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能夠從具體的作品分析理解的基礎上,認識到對調式調性把控的重要性。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要能以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目標進行優(yōu)化設計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在音樂知識的探究學習當中發(fā)揮主動積極作用,從而才能真正為提高學生音樂知識學習質量打下基礎。例如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師在為學生講述調式調性的內容中,通過為學生呈現(xiàn)相應民族歌曲的作品案例,將維吾爾族民歌《阿爾頓江》和其他民族音樂調式調性的共同和相似處進行對比,促進學生在集體的內容學習方面能夠產生深刻的認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素養(yǎng)。如《阿爾頓江》主要是采用五聲調式為主,七聲調式為輔,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講述這一案例的過程中,可以和其他的民歌作品相對比,如在和《黑云雀》音樂作品中,采用的是中歐復合型的調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對比分析,就很容易了解兩者間的區(qū)別,在視唱學習過程中積累經驗,提高對音樂的認識。4.民族音樂風格視唱教學創(chuàng)新方式。為能提升音樂教育的質量,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注重從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方面加強重視,在應用民族音樂風格視唱教學中,也要結合其他的教學方式,如現(xiàn)代化技術的融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民族音樂的素材內容,方便學生選擇。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下為學生創(chuàng)設動態(tài)化音樂課堂,學生在學習民族音樂知識的時候更為方便,也能有助于激發(fā)學生音樂知識學習的動力[10]。民族音樂的風格情感色彩比較濃厚,注重意境式的呈現(xiàn),教師可通過運用多媒體,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對特色音樂和器材進行呈現(xiàn),如將編鐘以及古箏,嗩吶等民族音樂樂器進行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能夠在情境當中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提升學生對民族音樂知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5.民族音樂風格視唱弘揚民族音樂。將民族音樂風格視唱在音樂教育當中加以科學應用能夠為民族音樂教學帶來良好影響,有助于推廣民族音樂。民族音樂的類型比較多樣,在音樂教育當中選擇不同的民族音樂類型的作品作為學習對象,對音樂教育活動的開展效率提升能起到促進作用。民族音樂的數(shù)量可觀,質量高的作品也比較豐富,有利于民族音樂教育在實踐當中有效落實,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認識了解,有利于學生民族音樂文化意識的強化,從而將民族音樂文化傳播出去。民族音樂風格視唱的運用,能對音樂教育當中專業(yè)課程設置課時少以及要求高的尷尬局面得以彌補,能夠有助于從整體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對學生綜合學習素養(yǎng)提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音樂教育過程中,只有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出發(f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知識和技能學習的動力,有助于音樂教育質量有效提升。教師在新的教育發(fā)展環(huán)境下,面臨的挑戰(zhàn)是多樣的,只有融入創(chuàng)新理念,才能真正為學生的良好學習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茜絲,張澄.高師視唱練耳教學多種樂器運用研究[J].藝術評鑒,2020(16):94-96.
[2]張怡柳.視唱練耳教學探索——關于視唱訓練[J].北方音樂,2020(16):117-118.
[3]高珊.民族音樂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體現(xiàn)探究[J].黃河之聲,2020(13):56.
[4]楊傳中,張海莉.民族音樂元素在高師視唱練耳教學中的融入實踐與研究[J].北方音樂,2020(12):162-163.
[5]郭蕊.民族音樂風格視唱在高職音樂教育中的運用研究[J].戲劇之家,2020(4):150.
[6]郭振昕.廣西少數(shù)民族音樂素材的創(chuàng)編實踐探究[J].當代音樂,2020(2):72-74.
[7]楊靖萱.淺談視唱教學中首調唱名法對中國民族音樂感知的優(yōu)勢[J].黃河之聲,2020(1):122-123.
[8]李野藝.民族音樂風格視唱在高職音樂教育中的運用研究[J].黃河之聲,2019(2):96.
[9]張春梅.聆聽多彩的七聲音樂——中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風格辨析的視唱練耳教學與訓練[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6):178-184.
[10]張怡柳.對高等音樂院校現(xiàn)行視唱教材時代性、民族性問題的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24(11):144-147.
作者:余輝 單位:上饒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上一篇:多元文化下大學音樂教育管窺
- 下一篇:防疫特殊時期線上教學問題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