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指導課程構建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03 06:49:00

導語:職業指導課程構建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指導課程構建分析論文

摘要:職業學校開設職業指導課,全面、深入、系統地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是當前實施素質的一項重要舉措。職業指導旨在幫助學生了解自己,了解專業,了解,進而樹立正確的擇業、創業、就業觀念。職業指導課程構建應以實用性、針對性、階段性、系統性為原則,對學生實行分階段的職業指導,一年級開設擇業指導課,二年級開設創業指導課,三年級開設就業指導課。

關鍵詞:職業指導;課程;目標;任務;原則;

一、職業指導課的具體目標與任務

1.根據問卷調查統計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學校、專業的介紹。幫助學生了解職校不同階段的情況和基本要求,了解所學專業在社會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認識本專業相對應的職業群及相關職業群的素質要求,從而使學生明確學習方向,端正學習態度,鞏固專業思想,努力培養和提高自己的綜合職業素質。

2.以調查、測試及在生活中發現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個人的興趣、能力、性格等,分析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而不斷完善自己;幫助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增強其主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選擇今后升學和就業的大方向,主動自己。

3.對學生進行禮儀、人際關系等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道德修養和人際關系。對學生進行創業指導,使學生明確創業的意義,了解創業基本素質要求,培養創業能力,掌握創業和途徑,在步入社會后真正成為具有創業精神和創業業績的一代新人。

4.培養學生畢業時能根據社會需要與個體特點,正確選擇職業的能力。在國家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幫助學生轉變就業觀念,調整就業心態,掌握求職就業的方法和技巧,學會推銷自己,最終實現就業。

5.及時向畢業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開展職業咨詢、心理輔導,并向社會推薦學生就業。同時開展畢業生跟蹤調查,了解他們就業情況和職業適應情況,從而適時、適度地調整學校課程設置和學科內容,最終達到提高教育效益的目的。

在職業指導課程構建過程中,需在不同階段,以不同的課程內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落實和實現以上目標與任務。

二、職業指導課程構建的原則

1.實用性原則。課程內容的實用,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因素和興趣點。主要是指適合學生需要,滿足學生要求,解決學生實際等。做到既有的分析,又有思想的教育;既有實驗操作,又有現實例證。課程體系要避免面面俱到,無所不包,也要避免只注重某幾個,或某一階段的指導內容。要注意充分發揮職業指導課程獨特的教育作用。

2.針對性原則。課程內容的針對性,是實用性的進一步深化。它是專指職校學生這一層,針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理想、做人、創業、求職和就業等問題,并根據他們的生理、心理特點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

3.階段性原則。內容體系的階段性、層次性,是逐步完成職業指導目標與任務的客觀要求。這主要是指課程如何設置,具體指在每個年級實施的主要內容、完成的主要任務、解決的主要問題。要求根據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進程,不同時期的需要和困惑,分別進行指導,不能籠統集中在某一階段完成指導內容。

4.系統性原則。內容體系的系統性,是學生得到全面指導的重要保證。它主要指職業指導課程的完整、有序,貫穿于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它不僅要求每個年級的指導內容要合理、自成一體,而且要求各年級指導內容要相互銜接、相互促進。

三、職業指導課程構建的體系

1.一年級“擇業指導”內容及。一年級學生從普通中學進入職校,是人生又一次重大轉折。此時,大多數學生對職校感到無以適從,不知如何,不知如何走好三年職校之路。雖已選定了專業,但并不一定了解它、熱愛它。對于所學專業相對應職業群的素質要求,更是一片茫然。因此,職業指導應從學生一進校就抓起。在構建“擇業指導”課內容體系時,應首先采取對學生、家長問卷調查和座談會的方式。找到學生“”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由專業級組(部)和職業指導專職教師分別進行指導。一年級“擇業指導”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應放在“學生所學專業今后就業情況以及所學專業在中的地位和作用”上,重點應放在“未來社會和職業對學生的素質要求”,“全面認識自己和社會”等問題上。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方向,鞏固專業思想,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正確的職業觀,不斷提高自己適應未來社會和職業發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質,做好職業準備。這樣才能為今后創業、就業教育打下基礎。“擇業指導”課的主要內容有,認識專業,熱愛專業;認識職業,尋找職業;認識自我,完善自我;認識社會,適應社會。

2.二年級“創業指導”內容及分析。“創業”是開創新的事業,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個人開辟新的生活道路的社會活動,它不僅有利于社會,有益于人民,而且還有利于勞動者本身的發展與完善。把“創業”作為職業指導課程的內容,是發展的要求,是學生在激烈市場經濟大潮中,求生存、求發展的必經之路。一方面,創業給學生一種全新的就業思路,提供了廣闊的成才天地;另一方面,社會和市場已不可能再給學生一個現成、舒服的職業,學生要靠自己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去謀取職業,誰愿創、敢創、會創,誰就有出路。然而,由于當前我們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磨煉的機會較少,不愿、不敢、也不會去創業,對今后就業,更多的是想得到父母、親戚、學校的幫助,嚴重缺乏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據調查統計,職校學生缺乏創業意識的占62.9%,不知道今后如何創業的占91%。因此,在二年級進行創業教育十分必要。重點應放在學生創業意識的樹立、創業品質的培養、創業知識的學習、創業能力的形成上。“創業指導”課的主要內容,應以“創業”教育為中心,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禮儀教育、人際關系教育、挫折教育。創業教育包括創業的意義、創業的基本素質要求、創業的心理障礙及克服、創業的和途徑、創辦小型的基本條件和步驟等。

3.三年級“就業指導”內容及分析。職業指導課程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學生就業,這是當前社會和學校面臨的十分緊迫的任務。現實勞動就業制度實行的是“雙向選擇、自主擇業”,這既給學生提供了公平競爭的機會和廣闊的就業渠道,同時也給學校、家庭和學生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就業指導中必須正視這一現實。學生要實現就業,除了要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之外,還必須有一個正確的擇業觀,懂得求職就業的有關知識和技巧。因此,“就業指導”課主要內容應以就業為目標,以求職知識和技巧為手段,以調整就業心態為主線,使學生充分認識當前我國的就業形勢,轉變落后的就業觀念,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理想與現實、主動與被動等關系,掌握求職就業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技巧、自謀職業的方法和途徑,在摸清當地經濟特點和就業市場情況下,根據自己的實際作出職業決策,盡快地適應社會,轉變角色,找到自己的職業位置等。

職業學校職業指導課程的構建,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需要全體教師、家長、有關部門和社會共同參與,共同完成。

[]

[1]馬建富.職業指導[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陳紹奇,葉梓效.畢業生就業指導[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職業指導[M].北京:勞動出版社,1999.

[4]唐慶生.職業高中的地位、作用、性質、任務、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J].職業技術教育,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