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生心理素質缺陷與培養策略

時間:2022-08-21 03:20:28

導語:職校生心理素質缺陷與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生心理素質缺陷與培養策略

一、缺乏學習興趣

這種自卑心理使得他們缺乏思維的主動性,怕出差錯,但又不善于與他人交流,喪失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如何能精力集中,專心所講?更談不上主動學習。

二、學生自我心理調節能力弱

學生不能自信地應對理想和現實的沖突,積極參與課堂實踐活動,不敢表現自己,沒有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不能獨立思考,他們不思進取,不愿參與語言實踐活動,過分依賴老師和同學,甚至參考答案,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差,職校這種學生不占少數。針對學生心理素質上的缺陷,我總結出這樣的一些解決對策:

(一)激活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適當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貫穿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過程中,例如,在利用實物、簡筆畫、卡片,對話、討論、評論、知識競賽、圖片、實物展示等來教學時,讓學生上臺充分展示自己,提高學生說、學英語的興趣;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多維的,多角度的展示方法,透過聲像,使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來刺激大腦,捕捉語言信息。把有型、有色、有情的教學內容組織起來,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體驗到造型美、色彩美、節奏美,引起他們的注意,使他們開闊眼界,擴寬思維。還可利用創造主動活潑的學習英語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現在視聽手段越來越先進,把學習內容與相應情景結合使學生身臨其境,為學生學習英語創造一個理想條件,使學生對所有學習內容一目了然,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擴寬知識面,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模仿能力。因此,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學手段必須更新,使發揮它的潛在作用,使它打破了英語課堂的沉悶氣息,給學生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這完全符合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要求。

(二)教師要在增強學習自信心方面下足功夫,我們讓學生從認識自我開始,讓每一位學生重新認識到自己的優點。樹立自信意識和成功心理。例如,在課堂上你可以問學生一些很簡單的日常用語what''''stheweatherliketoday?whatdayisittoday?并對他們的回答作充分的肯定多說一些鼓勵的話。有時老師一句“你能行,你準能趕上”能喚起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自信心。在優化學生的信念時,提高學生對學習英語重要性的感知水平,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更重要的是:充分挖掘英語教材,對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幫助他們克服焦慮,抑制、膽怯、急躁等心理障礙,明確學習目的,增強學習自信心,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要重新培養職校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職校學生大多沒有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卻有相對充足的時間,只要有信心,完全能改掉過去不好的學習習慣,作為職校英語教師,要著重從英語的聽讀、說及預習下功夫。1.聽讀建議:首先,每天堅持聽讀英語10分鐘。如果沒有固定的聽讀時間,可安排在早晨,一邊洗漱一邊聽,午飯、晚飯前甚至晚上入睡前的零散時間,都是聽讀英語的好時機,聽讀的內容可以是預習新知識,也可以是復習鞏固舊知識。其次,建議通過看英語卡通片、唱英語歌曲的形式,讓學生感受英語的氛圍,從而達到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學習從被動向主動轉變。2.職校學生說英語的機會較少,因此鼓勵學生回到家里跟父母說英語,進行簡單的日常會話交流;或是通過參加各類英語比賽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相信只要能長期堅持下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3.預習習慣的培養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增強獨立性,減少依賴性的心理惰性。在預習中發現問題,這樣帶著這些問題去聽課,也能減少盲目性,增強學生聽課的質量和效果;通過預習對課文有了初步了解,在老師講課時更能使學生深入了解課文內容,達到當堂鞏固知識的作用。預習建議:第一遍不看書聽錄音,讓學生自己重復能夠聽出的內容;第二遍看著書聽錄音檢查自己剛才所聽到的內容是否正確,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跟讀認識的句子,并注意語音語調的模仿;第三遍聽錄音時在書中劃出不認識的單詞和不理解的句子。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與訓練,貴在持之以恒。好的學習習慣會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催化劑,可以使他們的英語水平得到迅速地提高。

三、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勇于面對困難,正確對待失敗

在英語課本中有這樣一篇短文。蘇格蘭將軍bruce六戰六敗,最后不得不躲在山洞中。一天他看到一只蜘蛛織網,一次次掉下來,可一次又一次不懈的努力終于取得了成功。他從中得到啟發,鼓起勇氣,并最終擊敗了敵人的進攻。我在分析課文時讓同學們討論bruce成功的原因,并讓他們結合自己曾面對的失敗,談談對失敗和挫折的看法,要多使用鼓勵性、激勵性語言。哪怕是學生的一點點進步,都應該及時鼓勵,讓他們從心里獲得成功的快樂。對于學生的缺點也應該及時指出,委婉評論,以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打擊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為前提,讓他們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和努力的方向。但必須指出,對一些嚴重問題,教師應該堅持原則,該嚴厲批評就應該嚴厲批評。批評有助于學生進步,也有助于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得到鍛煉。

四、提高學生自我心理調節能力

學生是能動的整體,只有通過學生的參與,才能完成教學實踐的過程,所以要讓學生知道自身的價值,自信地應對理想和現實的沖突。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各種語言實踐的機會,積極參與課堂實踐活動,敢于表現自己,增強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在語言實踐中敢于面對困難,分析困難,克服困難,在反思與調整中不斷進取;還要喚起他們的危機意識,使他們具有一定的緊迫感和危機感,讓學生勇于給自己加壓,培養積極向上的心理要求,真正做到困難面前不低頭,成績面前找差距,提高心理的穩定性。

五、借助英語教學,和諧學生人際關系

在平常的英語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一些良好的語言習慣,培養他們學會尊重別人。例如,打攪對方,要說:“excuseme.”;做錯了事,要勇于說:“i''''msorry”;對別人的感謝要說“notatall”等。還有也可利用課文提供的一些語言材料如:“onthebus”、“mr.evense”等,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樂于助人,與人友善等好的心理素質。要鼓勵學生去主動關心別人,對他人的冷漠態度與自己的孤僻是相隨的。學會關心別人,在別人需要時主動給予幫助,創建一種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生活氛圍。事實說明,心理素質可以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轉化,發展,和成熟起來。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利于教學的開展,也有利于學生自身能力素質的提高,而能力素質的提高,又對心理素質的優化起了促進作用,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將為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奠定堅實的基礎,也將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

本文作者:晉麗梅工作單位:山西長治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