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在中職教育的應用
時間:2022-10-09 11:23:28
導語:激勵在中職教育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予以關愛,增進溝通
目前大多數中職生是初中階段師生眼中所謂的中差生,他們長期處于劣勢地位,對教師心存芥蒂,但他們希望別人欣賞自己、贊美自己。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都有愛和歸屬的需要,作為班主任,應在平時多接近學生,多進行平等的交流,真正走向學生的情感世界,讓學生感受到愛和真誠,認可老師,平等交流,愉悅溝通。學生孤僻、自卑、膽怯、自私等心理障礙得到療傷,心理健康得以保證,增加信任感,逐步樹立自信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的堆積。"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信任的微笑,一句貼心的話語,均可影響學生,點燃他心中的希望。班主任對學生情真意切的關愛,將激勵學生奮進。情感激勵的作用得以發揮,教師的教育理念得以貫徹落實。
二、適當示弱,以柔克剛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而"教學的藝術不只在于傳授本領,更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似乎是萬能的,教師的越俎代庖,導致學生學習生活上過多的依賴。遇到問題時,他們如無頭蒼蠅,不知所措,他們把希望寄托于教師,班主任平時就要培養學生處理事務的能力。唐朝韓愈認為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如處處展現自己的剛強,工作起來往往很辛苦、甚至碰壁。因此,班主任敢于顯柔示弱,四兩撥千斤,以退為進,激發學生潛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職生的"成人感"意識明顯增強,他們渴望自己能夠獨擋一面,班主任要創建這樣的一個平臺。班主任要善于發現班級中的"能人",讓他們引領班級前行。因為"能人"本身就是學生,易與同學溝通,他們有強烈的主觀能動性,更希望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師顯露出自己"弱",讓學生意識到老師需要借助他們的力量,激發起強烈的男子漢氣概。教師示之以弱,放權給"能人",放手讓他們對班級進行"組閣"管理。"示弱"并不代表放任自流,對"能人"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教師可巧妙暗示,并提出解決方案讓他們更快的成長。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認為:凡學生自己能做的事,老師就不去代替。在魏老師的放手下,他所教的普通班成績比重點中學還好,這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三、及時贊賞,激發潛力
中國有句古語叫做"責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共有七個方面且無所謂好差。班主任及時贊美、鼓勵、信任和期待學生,肯定他們的成功,增強他們自我價值,使他們變得自信、自尊,獲得自我激勵的動力。首先,班主任要及時表揚。孩子是夸出來的,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學生的特長,一旦發現有閃光點,要及時進行絕不吝嗇的贊揚褒獎。要抱著"雞蛋里挑珍珠"的精神,沙里淘金,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勵他們更好的學習。其次,班主任贊揚要適度。贊揚意味著一種更高層次的認同,是最能使學生體會到成功喜悅的方法和手段。過分表揚易滋長驕傲情緒,使學生不能正視自己的優缺點,甚至產生離群現象,班主任要抓住每一個細小的進步,適時、適度表揚,并提出希望,使其感受到老師的目光一直在關注著他。再者,班主任夸獎要真誠。班主任夸獎時時要注視學生的的眼睛,語氣要真誠,言語不能夸大,要實在,有分寸。應多用動作、手勢、眼神等肢體語言贊許,讓學生在"我能行"的狀態中激勵自己,善待自己,完善自己。
四、采用激將,完善自我
俗話說,勸將不如激將。根據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的激勵理論,把激勵分為正激勵和負激勵,而負激勵是對人行為錯誤的懲罰,促使人們從中吸取教訓,防止錯誤行為的再次發生。利用青少年自尊心強這一重要特點,班主任在工作中可適當運用激將法,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用帶有刺激性的話語或反語對學生進行刺激,使學生采取行動或正確認識自我、并改正錯誤,激起中職生男兒不讓須眉的好勝之心。在對中職生進行激將時,讓他們捫心自問自己干了些什么?別人會如何看待自己?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你感到恥辱嗎?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施加反向刺激,使他們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受到挑戰,從而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進取之心,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喚醒學生成功,"讓每一位學生都抬起頭來堂堂正正做人"。激將法的運用須注意有利于發揮顯示被激學生的特長,要避免評獎過濫過多,甚至不公正的現象,切不可故意揭短處,戳"傷疤",否則,畫虎不成反類犬,被激起的反而是消極、逆反的情緒,違反激將初衷。班主任須經常和學生進行"心理換位",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實現心理上的溝通和"相容",讓學生樂意接受教師批評。
總之,班主任必須樹立科學、辯證的學生觀,把學生既看成是教育管理對象,又是自我教育與發展的主體。班主任成功地運用激勵管理,激勵中職生對生活、集體、前途充滿信心,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使他們真正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
本文作者:屠麗君工作單位:浙江省臺州市黃巖第二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班主任集體輿論培養研究
- 下一篇:向菩薩取班級管理的真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