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涉農專業的途徑研究

時間:2022-12-17 02:59:17

導語:職業教育涉農專業的途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教育涉農專業的途徑研究

1.當前職業教育涉農專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職業學校涉農專業招生困難,專業陳舊缺乏創新性。從近幾年畢節試驗區職業學校的招生情況來看,涉農專業招生十分困難,報考人數達不到招生目標。由于人數過少,很多涉農專業已經無法開設全日制班。從職業學校的涉農專業設置來看,雷同性過強,創新性明顯不足,沒有突出地方特色,沒有立足于農林實際生產,與現實脫離嚴重。

1.2教學與管理存在困難,社會效益不顯著。從職業學校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基礎薄弱,缺乏自控能力,同時受就業前途不夠樂觀的影響,學生學習動機不強,很多學生在校就是混日子,不能將自我精力很好地投入到專業知識學習當中去,這些都給職業教學與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學生不思進取不僅給學校的教學與管理增加了難度,同時使得學校的辦學聲譽受到不好的影響,學生畢業后走進社會無法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使學生產生一種厭學、自暴自棄的心理。出現職業學校教師對學生根本無法管理,也不愿教的狀況;學生就業難,職業學校招生難,學校不愿招生的現象。

1.3近年來國家為了鼓勵涉農專業的發展,對涉農專業實行免學費政策,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對涉農專業招生與涉農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產生有效的促進作用。但是受涉農專業本身特點影響,很多家長與學生都覺得涉農專業太艱苦,需要長期與土地打交道,因此對涉農專業熱情不高。再加之很多職業學校涉農專業學生就業前景黯淡,很難實現對口就業,社會認可度低,這些都使得學生與家長放棄了對涉農專業的選擇。

2.職業教育涉農專業建設創新途徑

2.1圍繞產業辦專業。為“三農”服務是職業學校涉農專業辦學的主旨方針,職業學校涉農專業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這樣的辦學理念。要想盤活當前職業學校涉農專業的發展一定要從教學觀念上實現轉變,在辦學上要提升自身的主動性,加強學校同村鎮、養殖種植大戶、農業龍頭企業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加強產學教之間的聯系,適時根據生產變化情況對課程設置、專業建構進行調整,根據當地農業發展情況充分考慮多種因素設置專業,專業設置要靈活變化,努力提升涉農專業的實效性、實際性、以及實用性。

2.2拓寬資助對象,豐富辦學形式。當前國家對涉農渣專業學生的自主基本局限于全日制在校生,這就致使很多半工半讀的學生得不到政策的資助。因此國家若是能夠根據具體情況,拓寬資助對象,豐富形式辦學形式,有利于促進職業教育更好低發展。

2.3改善教學結構,適應農業產業結構需要,實現教與學的雙贏。加強涉農專業師資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有利于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隨著國家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對涉農專業教師的要求也新上了一個臺階。作為涉農專業教師不僅要具備勝任專業教學的能力,還應該積極充實完善自己,能夠成為行業里某一領域的專家學者;作為涉農專業教師精通生產與銷售方面的知識;不僅要有先進的理念,要具備嫻熟的技能,在思想上要掌握先進的理念;能夠立足于市場需求與變化展開教學,能夠掌握一些農業發展規律。從本質而言涉農專業教學就是要使培養出的人才更好地為農業服務,因此涉農專業教師要掌握農民的需要,展開教學。應積極加強自身與農民的聯系,深入到農業實踐當中,發揮自身興農、支農的作用,給學生起到示范帶頭的作用,提升教學效率。培養面向現代農業發展的學生,展開實訓教學,提升學生素質與能力。

2.4突出產教結合,調整專業結構,面向農村市場辦學。現階段國家不斷對農業展開產業結構調整,出現了一大批專業鎮、特色農業、生態林業,這些都會對職業學校涉農專業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所以,提升涉農專業設置的靈活度一定會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來有益的影響。加強產教之間的聯系對于解決當前職業學校涉農專業發展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從本質而言產教結合就是指要立足于農村市場發展的現實展開教學,其最終目的就是能夠為新農村建設培養出一批具有較高素質與能力的新農民。應該將科技示范作為教學的重點,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掌握農民的心理發展特點和需求,利用科技示范,激發學生的熱情,積極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

2.5從農業產業結構進步中獲得收益與發展。職業學校涉農專業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改造提供服務,勢必會從相關產業中獲取一定的收益。職業學校認識自身的優勢特點,涉農專業發展堅持產教結合之路,以專業為依托建設實體,以實體反哺專業實現雙向發展,形成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經濟開發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

2.6解決好“出口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入口問題”。為涉農專業學生就業創造條件,國家可以在政策上對涉農不專業學生進行鼓勵與扶持,使涉農專業學生可以回到農村發揮自身的才能,實現學習與生產的有效對接,激發涉農專業學生創業激情。

職業教育涉農專業建設不僅關系職業教育本身的發展,更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因此探究畢節試驗區職業教育涉農專業建設創新途徑具有深遠的積極意義。

本文作者:李衛平工作單位:畢節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