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現代化策略研究
時間:2022-06-08 10:09:12
導語:職業教育現代化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職業教育現代化是以轉變人們職業教育觀念為基礎,以完善職業教育體制為根本,以先進職業教育內容及職業教育手段為中介,以培養大批合格專業技術勞動者為目的的職業教育發展過程。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的策略有:以轉變職教認識為先導,以科學政策扶持為保障,以南北攜手共進為抓手,以校企互動合作為途徑,以教學質量提升為根本。
關鍵詞:職業教育;現代化;質量;策略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一個跨世紀的偉大工程。江蘇省響亮提出:到2020年,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基本”的內涵是指在發展內容上,以經濟發達、科教領先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為主,社會發展、民主政治、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同步跟進。作為“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人人”“面向未來”的職業教育,必須加快自身現代化建設,為我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鋪就坦途。職業教育現代化是以轉變人們職業教育觀念為基礎,以完善職業教育體制為根本,以先進職業教育內容及職業教育手段為中介,以培養大批合格專業技術勞動者為目的職業教育發展過程。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基本內涵是:(1)職教思想現代化。職業教育發展首先要具有超前的辦學思想和理念,實現市場化、社會化、自主化和國際化,以現實的經濟背景為依托,以勞動力市場的發展需求為導向,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先進辦學經驗,主動開展國際間的職教合作交流,自我開發、創立適合社會需求的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途徑。管理上實現“高效精干”,教學上強調“質量效益”,教科研上提倡“創新突破”,學生管理上弘揚“自主精神”,形成一個富有生氣、特點鮮明、高效自律的良性循環職教辦學系統。(2)專業培養現代化。專業設置緊密切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格標準要適度超前,每個專業都能得到優質發展,形成企業化、車間化、科技化等品牌效應。所培養的人才的技能素質能夠適應企業或市場技術勞動力持續性發展的需求。[1](3)就業保障現代化。職業教育現代化要求有先進的就業機制做保障。在就業政策上,維護公平競爭,鼓勵能者上、優者上;在就業選擇上,專業對口率高,學生實現幸福創業;在就業待遇上,明顯體現出專業技術含金量,在多勞多得基礎上,實現工資福利與技能等級和勞動貢獻大小掛鉤。(4)職教文化現代化。職業教育現代化要有先進的職教文化作支撐。職業學校成為充溢企業文化力量的仿真企業(工廠)。學生置身于專業課程學習情境,深切感受到濃郁的企業生產理念、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自覺接受生產崗位工作紀律的約束和職業素質的熏陶。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接受技能素質熏陶,享受學習的快樂和成長的幸福。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是職業教育整體質量提升工程。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必須有效運行以下發展策略。
一、以轉變職教認識為先導
我國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始終高聳著一道難以逾越的分水嶺,職業教育的巨大價值至今沒有被人們廣泛認同。社會上重普輕職的觀念仍然非常嚴重。這是現代化進程中價值觀的嚴重錯位。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重普輕職”現象也嚴重地存在于教育自身領域,普職結構雖然不斷在進行合理化調整,職教規模不斷擴大,但兩者之間的師資結構、資金結構、設施設備結構等必要的辦學結構始終沒有得到相應的調整,職教的辦學條件總體上與普教相差甚遠,導致職教的人才培養質量很難有根本性的飛躍。這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了職業教育是“弱勢教育”“劣質教育”的錯誤認識。所以,我們必須從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高度,切實提升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含金量,除了人們關注到的政策引領、行政推進、大力宣傳、自主推介等之外,在職業教育思想認識創新上,要突出以下幾點價值認識:一是職業教育也要實施素質教育,不僅要突出技能培養,更要強化整體素質修煉;二是職業教育也是“基礎教育”,盡管國家沒有將職業教育列入基礎教育,但作為文化大省、經濟強省的江蘇,有必要、也有能力將職業教育當做基礎教育抓實抓好;三是職業教育是全民教育,將全民技能修煉作為素質提升的突破口,納入職業教育重要范疇;四是職業教育就是經濟教育,深刻認識兩者之間的契合關系,深入領會“抓經濟必須抓職教,抓職教就是抓經濟”的意蘊。
二、以科學政策扶持為保障
1996年5月,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將職業教育發展納入法律保障體系。國家、省、市各級人民政府對發展職業教育也頒布了一系列相關指導性文件,而且在政策上能夠將發展職業教育納入教育體系中統籌規劃。特別是國務院頒發的《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為職業教育騰飛插上了有力的翅膀。科學的政策,要有科學的行動才能生效。對于職業教育政策的制定,要保持其科學性,也一定要保持其可行性,保證其“必行性”。行之有效,就要貫徹到底,體現出政策的穩定性,應當戒除官僚主義政策作風,杜絕主觀臆斷,倡導實事求是,政策偏了要糾,錯了要改。對正確的政策,不能憑著感性沖動一味地盲從,而應該經過理性考證自覺地執行。盲從必然帶來胡干、蠻干,自覺地執行才能更加有效地吸納政策的精髓。要將有效評價機制納入政策制定范疇,讓政府出臺的政策真正為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保駕護航。
三、以南北攜手共進為抓手
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南北合作”發展策略的核心是南北經濟合作。這勢必關系到經濟建設后備軍———專業技術勞動力培養和使用的合作。因而,南北攜手共進,快速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應該成為時展的響亮旋律。然而蘇北職業教育發展滯后于蘇南職業教育發展,一直是困擾全省實現教育公平、實現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機會均等的大問題。實現全省職業教育現代化,就要解決好這一問題:(1)加強政策調控力度。在辦學經費上,對于骨干職業學校的辦學經費運行省級規劃、預算、劃撥機制,避免地方政府投入力度不均衡。(2)促進辦學智慧交流。蘇北職教要大力吸納蘇南職教的智力資源,深入挖掘課程資源,以增強課程資源的實效性和強效性;參閱蘇南職校的先進經驗調適相關專業(包括文化課)教學計劃、實習實訓計劃、考核考試方式;加強雙方教育教學研究的交流與合作,共同參與相關課題的教育教學研究;加強南北雙方職教網絡資源的交流與合作,像課件、經驗、思路、策略等都可以實現網上互補。(3)放大師資交流渠道。先進職校教師可以到后進職校傳經送寶,后進職校教師也可以到先進職校學習進修。也可以發揮網絡優勢跨時空地實施“青藍工程”,蘇北職校的青年教師及時向蘇南職校的優秀教師請教等。(4)激活人才培養體制。前些年我省推行南北合作“2+1”或“1+2”人才培養體制雖然運行一段時間,但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沒有很好地解決生源歸屬和收入分配問題。為此,省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宏觀調控,明確約定合作職校的職責、義務、利益,以利于雙方攜手育人、共同受益,向著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共同目標有力邁進。[2](5)堅持地方特色發展。鑒于蘇南職教的優勢發展依托于地方特色發展的成功經驗,蘇北地區也必須圍繞產業支柱和經濟優勢放大職業教育價值。
四、以校企互動合作為途徑
在現代化建設中,廣大職業學校根據自身實際,圍繞校企合作創造出諸多新穎的辦學模式,收到了一定的效益。盡管如此,至今仍未出現能夠大面積推廣的典型模式。最大原因是校企合作需要達成職校和企業雙方意愿、行為和利益的耦合。由于用人機制的影響,企業大都站在使用人才的利益角度關注職業教育發展,沒有形成技術投入和經費支持的職業教育發展參與機制;由于投入不足,職校難以提供足夠的條件實現教師師傅化、課程項目化、課堂工廠化、教學生產化。校企合作難以真正建立起“雙主體”共同培養機制。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迫切需要激活“政府———社會———企業———職校”共同投入機制,建立和運行“雙主體”共同培養機制。可以將人才培養的課程內容按照教學過程的推進合理分布開來,布局區域可以放在學校,也可以放在企業生產基地;可以讓企業技術人員到學校來參與教學指導,也可以讓學校教師跟學生一起到企業跟班訓練輔導;即使學生畢業后成為企業主人,學校也還有責任對他們專業技術與人格素養的持續性發展提供支持服務。在人才培養成本上,企業要合理投入。當學生畢業轉為企業職工以后,企業也要給予學校一定的人才資本培養的回報。[3]另外,職業教育現代化要放眼未來,將培養目標投向企業發展的明天,在專業技術人才規格上適當拔高,不僅為企業生產現代化培養適用人才,而且要培養出技術創新的力量。
五、以教學質量提升為根本
職業教育現代化必須堅持質量第一的發展原則。形成顯著的質量效應是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的根本保障。“經濟強省”需要“職教強省”做后盾。在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中,江蘇牢固樹立質量發展思想,推行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策略,主要有:(1)行政推動。江蘇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強有力的行政推動,有效推進系列化品牌建設工程。除了省級品牌創建諸如“重點職業高級中學”、“合格職教中心”“示范專業”“實訓基地”“星級學校”“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這些品牌創建,極大地推動了市縣地方政府對職教事業的投入,激發了全省職校師生創新爭先的熱情,掀起了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一層層高潮。(2)課程推進。江蘇省以“項目課程”建設在全國職教新課程改革大潮中獨樹一幟,成績顯著,不僅引發了教學思想的全面革新,而且推動了教學行為的創新突破,促進了人才培養質量大提升。(3)競賽展示。全省上下將職教主題競賽活動當作職教發展生命線,科學規劃、大力投入、認真訓練、積極參與、精彩展示,職業教育現代化質量打造凱歌嘹亮。以“職業教育論壇”為平臺,點燃職校領導、教師和管理者的思想火花;以“五研”、“兩課”為抓手,錘煉廣大教師教學基本功和創新能力;以“文明風采”“創新”“多媒體課件”等競賽為契機,讓廣大師生修煉綜合素養。特別是“技能大賽”,江蘇省摘金奪銀,連續三年蟬聯全國技能大賽唯一的團體一等獎,有力印證了江蘇職業教育質量打造的偉大功力。現代化建設必將讓質量之花由點到面遍及職教田野。
作者:劉嬌嬌 單位:江蘇省泗洪中等專業學校
參考文獻:
[1]陳嵩.論職業教育現代化的特征[J].職教論壇,2003(1).
[2]戴林東.抓住“南北合作”機遇,積極發展蘇北職教[J].職教通訊,2004(11).
[3]戴林東.中等職教“訂單式”人才培養的誤區及改進對策[J].職教論壇,2007(3).
- 上一篇:職業教育相關問題思考
- 下一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