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與校企合作的探究

時間:2022-08-21 10:36:26

導語:職業教育與校企合作的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教育與校企合作的探究

摘要:職業教育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為企業一線服務的應用技術型人才。職業教育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遵循市場規律,協調企業關系,與企業聯合,借企業之水行教育之舟,以教育之本奠定企業之基。因此,職業教育與企業密不可分。本文在職業教育校企業合作現狀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政策、機制和管理等方面,試圖提出職業教育與校企合作新路徑。

關鍵詞: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產學結合;服務;創新

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目標,培養的應用技術型人才為企業一線提供發展動力;企業為職業教育提供最佳實習場地,企業發展帶動了人才需求,促進了職業教育的課程建設與工學結合、產學研結合的發。因此,職業教育與企業的發展相互聯系又相互促進,二者密不可分。目前,我國大多企業并未參與職業教育,而職業教育也不聯系企業,從而造成結構性和摩擦性的就業問題。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家在鼓勵職業教育的同時,為企業制訂了多項措施和政策,鼓勵校企合作,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便適應社會和經濟需求。因此,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得到了空前發展。

一、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現狀

職業教育實施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是執行國家教育方針,是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是更好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是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職業教育在促進城市就業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面對產業結構的調整,轉型升級,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還不能完全滿足經濟的發展,人才培養的質量與市場需求、崗位需求還是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對于校企合作在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材制訂、教學環節等各個方面,學校和企業要結合市場需求,明確人才定位,建設適合校企合作特色的專業教學體系。因此,本章結合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對其校企合作現狀進行剖析,試圖探索校企合作適合高職學生發展的有效模式。首先,實施集團化合作以便推進校企合作發展。為了校企合作高職學生有良好的實習環境,學院和企業共同建立了校內、校外實習基地,例如我院與卓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共同協商,學院和企業雙方簽訂了合作協議,專業共建,明確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并制訂了實訓內容,學生學習場地不再局限于課堂。企業派遣優秀的專業技術人員到學院講授專業內容,學院派遣優秀的專業教師帶學生到企業參加實踐,企業和學院共同參與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在現場指導和教學中,教學和學生隨時記錄新知識、新經驗和新方法,再組織其他專業教師和學生研究和探討。其次,學院和企業實施資源共享。學院和企業通過校企合作,開設企業訂單班,學生完全按照企業標準招生。學生一旦進入企業訂單班,學生便可以與企業簽訂用人協議。簽訂協議后,學院便按企業用人標準教育和管理學生。學院和企業共同管理企業訂單班。企業為學生配備一名班主任,主要負責公共課程的學習、職業道德、商務禮儀、企業管理等方面的培訓。企業在課余時間或寒暑假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機會。學生學習期滿,按用人協議約定到企業就業。再次,學院和企業實施深層次合作以便推進校企合作可持續發展。校園文化能陶冶情操,增強主人翁意識。企業可在校園內和實訓室懸掛橫幅、企業標語、企業文化用語等對學生陶冶學生企業情操。企業指導老師也可在企業訂單班指導班級活動,讓學生體會企業文化教育。學院和企業共同建立了生產性實訓基地。由企業、學院共同出資,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和學院專業教師共同設計建設實訓基地。從2009年建設機械與信息工程技術學院以來,學院建立了1個實訓基地,8個計算機實訓室,可容納200名學生同時進行實踐操作。同時,可根據實訓內容和課程要求,模擬實訓環境,與企業相關崗位的工作流程一致,也能體現企業員工各個角色之間的配合和協作。例如,在計算機網絡實訓室,企業要求學生建設電子商務綜合網站,學生需要自主在實訓場地完成網站所需的技術操作,包括網站域名建設、空間建設、網站信息編輯、處理、上傳和等操作。學生的學習針對性很強,學習的積極性也非常高,并且從項目實踐過程中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

二、職業教育與校企合作新路徑

(一)政策扶持。職業教育與企業校企合作要實現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首先要有相關法律法規使其得到保障。因此,要完善《職業教育法》,為校企合作提供上層立法堅實基礎。一旦上層法律得以完善,下行法律法規也應建立,即明確政府、企業和學校的權利和義務,在此基礎上,地方政府可實施各自適宜的區域法規。其次,在立法過程中,應以政府、企業和學院共同利益點為基礎,以互利共贏為基本原則,這是保障校企合作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原則。政府、企業和學校圍繞基礎原則,各方共同參與,以培養為企業服務的高質量應用技術型人才為首要任務。政府在校企合作過程中應發揮主導作用,統籌各方資源,搭建一人發展的平臺,為校企業合作提供政策、資金等支持和鼓勵。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互沖突時,要權衡利弊,妥善處理兩者之間的矛盾。為了保障校企合作深化發展,企業應出臺激勵政策,使企業和學校不但享受校企合作帶來的實惠,還要讓企業和學校積極參與校企合作建設,盡量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合理的財政支持、稅收優惠、稅務減免,讓企業和學校既可以為校企合作成立專項基金,又有能力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實訓基礎。同時,政府也可以設立優秀項目獎金或獎勵,給予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取得巨大成果的學校或企業頒發成果獎和獎金。(二)健全機制。校企合作要持續深入發展,需要建立“長效新”運行機制。高職院校要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管理體制創新,通過與相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以及知名企業合作,建立完善校企合作機制。科學合理的體制應以政府統籌,高職院校和企業為主,社會廣泛參與。在校企合作過程中,高職院校、企業、政府和社會力量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為了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形成多元辦學模式,提升辦學品質,還要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在政府、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辦學過程中,企業應制訂校企合作企業教育發展規劃,作為職業教育的補充。同時,企業還應提供實踐,派遣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在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管理體制的基礎上,高職院校要進一步深化各方合作運行機制,創新校企合作管理運營模式,對各校企合作創新項目進行溝通與協調,對校企合作創新項目的實施和運營進行監控和績效測評,以確保校企合作創新項目的有效開展。通過學校、二級單位和各創新項目的整體規劃和協調,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管理運營模式。(三)企業管理。在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占據著重要地位,為職業教育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首先,企業掌握了行業發展新動向,對用人需求了解更充分,是職業教育和行業之間的橋梁,是學生充分了解市場的平臺。因此,在職業教育與企業校企合作過程中,應明確企業權利與義務,發揮其作用,使企業能更好地指導校企合作。其次,企業了解專業方向,能為職業教育提供專業建設建議和支持,幫助學校及時調整專業方向。學校在制訂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時,企業可提供指導,使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術的同時,還能增強職業素養。再次,企業可以參與職業教育中的課程設置、教材制訂、師資建設等教學活動中來。本著“以教學為中心,以企業為重點”,以服務換服務,雙方共贏的原則,企業要參與學校人才需求調研、專業開發和培養目標設計、培養方案設計、專業課與實踐課教學。無論如何,企業要切實成為校企合作的管理主體之一,積極參與職業教育教學活動,對校企合作進行有效管理、監督和評估,實現校企合作穩定長遠發展。

三、結語

實踐證明,校企合作通過強調實習、實訓環節,增加了與企業溝通的機會,與企業形成了密切的聯系,校企合作改變了傳統職業教育以課堂為中心的辦學模式。在校企業合作過程中,企業和職業教育發揮各自優勢,將教育教學活動與生產實踐緊密聯系起來。一方面,校企合作推進了職業教育改革,促使職業教育改變了以往在課堂培養技能型人才模式;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促使學生了解了企業和生產工藝流程,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無論如何,校企合作的發展需要以職業教育和企業的共同利益為基礎,才能建立職業教育和企業合作動力機制,實現互利共贏,以此推進職業教育和校企合作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趙榮榮 單位: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王瑾.高職通信專業構建”四合”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才智,2013,(20).

[2]羅瑤瑤,姚瑛.以應用為導向的高職校企合作通信類專業英語教學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23).

[3]耿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機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1,(2).

[4]張林英,蔣薇.教育質量與有形產品質量的區別與聯系[J].中國教育學刊,2013,(12):19-21.

[5]李少輝,焦授青.企業資源需求視角下的校企合作關系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1,(10):7-9.

[6]張英杰,徐涵.校企關系嬗變歷程視角下我國校企合作關系的探索[J].職教論壇,2010,(10):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