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事業單位會計人員職業素養提升策略

時間:2022-11-06 10:25:28

導語:衛生事業單位會計人員職業素養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事業單位會計人員職業素養提升策略

一、培養衛生事業單位會計人員職業素養的重要意義

1.職業素養的概念。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職業技能。其中: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是職業素養中最基本部分,系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范疇的產物,從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漸完善;而職業技能是支撐職業人生的表象內容,是通過學習、培訓比較容易獲得。很多企業界人士認為,職業素養至少包含兩個重要因素:敬業精神和合作態度。敬業精神指在工作中將自己作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做到最好,對于細小錯誤一定要及時更正,敬業不僅是吃苦耐勞,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給的每一項工作。態度是職業素養的核心,積極的、負責的、自信的、樂于助人等好的態度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所以,職業素養是一個人職業生涯成敗的關鍵因素。

2.衛生事業單位在我國社會經濟中的作用。衛生事業單位參與社會事物,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它不以盈利為目的,且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它是保障國家政治、經濟、人民生活等正常進行的社會服務支持系統。一般而言,會計人員既是其所在單位經濟活動的管理者,又是單位領導的助手和參謀。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水平高低與否,直接影響其所在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例如廉潔自律意識如果不強,那么職業技能越高,隱含的法律危險越大。所以衛生事業單位會計人員自身的職業素養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能否穩定發展。

二、衛生事業單位會計人員職業素養包含的內容

職業素養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個體行為的總合構成了自身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內涵,個體行為是外在表象。作為衛生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其職業素養的外在表象應包括以下具體內容:

1.職業道德。良好的職業道德應由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忠誠、奉獻、樂觀等關鍵詞組成。作為衛生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要正確認識會計職業,樹立職業榮譽感,熱愛并敬重本職工作,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忠于職守,盡職盡責,任勞任怨,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弄虛作假,保密守信,不能為利益所誘惑,謹慎執業,信譽至上。

2.職業意識。職業意識是人們對職業勞動的認識、評價、情感和態度等心理成分的綜合反映,是支配和調控全部職業行為和職業活動的調節器。它既影響個人的擇業和就業方向,又影響整個社會的就業狀況。作為衛生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應明確個人的擇業和就業目的,積極認真的工作,具備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等基本的職業道德。

3.職業行為習慣。職業行為習慣就是在職場上通過長時間地學習、改變、形成而最后變成習慣的一種職場綜合素質。作為衛生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如果要讓正確的職業道德、良好的職業技能充分發揮作用,就需要不斷的、反復的練習,直到成為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

4.職業技能。職業技能是指做好某項職業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精湛的職業技能,是圓滿完成工作任務的前提。行業不同、職業不同,對應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也就不同。因而要想做好工作,必須持之以恒的關注自身行業的發展趨勢,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保持高效的執行力等,不斷的提升職業技能。

三、目前影響衛生事業單位會計人員職業素養的幾大因素

影響衛生事業單位會計人員職業素養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職業道德觀念淡薄。在我國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情況下,部分企業千方百計或者不擇手段的謀求經濟利益,從而滋生出腐敗和舞弊的毒瘤。衛生事業單位更是因為直接或間接擁有大量的消費群體,經濟效益可觀,吸引了眾多的逐利者。面對著新形勢下的“糖衣炮彈”,部分衛生事業單位領導和會計人員無法抵擋經濟利益的誘惑,逐漸喪失了基本的職業道德,個人犯罪或團體犯罪屢見不鮮。

2.法律意識不強。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是我們一切工作的行為規范。部分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工作之后,沒有把已經接受培訓的職業道德教育、專業知識和能力等顯性的職業素養真正轉化為內在的精神力量。當面臨領導威壓、人情債或利益誘惑時,這些會計人員置法律風險于不顧,放棄了自身的職業道德,違背了一個會計人員最基本的職業素養。

3.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執行力差。為了提高我國醫療衛生水平,衛生事業單位不斷進行著改革。在此過程中,部分單位的“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授權審批制度、人員定崗定編制度、預算制度、資金使用制度、工資薪金發放制度、資產管理辦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績效考核制度等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全面;或者雖然涉及了單位的各項經濟業務,但是其內容不完善;或者完善了內部控制制度但執行力差。內部控制制度的缺陷,使得會計工作流程不規范、隨意性強,錯報、漏報、舞弊、貪污等現象成為可能。

4.專業知識儲備不足。會計信息記錄了單位發生的一切經濟活動,經濟活動是否真實、合法,都可以通過會計信息反映出來。作為會計信息的提供者,會計人員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但是,部分會計人員不是對會計專業知識理解不透徹,就是對本單位收入來源和成本費用支出流程不熟悉,只是對其進行簡單的報銷、記錄、核算,不能起到監督作用。

四、多方位提升衛生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

衛生事業單位會計人員,應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來提升職業素養:

1.培養職業意識。針對衛生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應深刻認識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和職業角色,明確崗位目標,充分了解會計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堅定職業信念,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積極認真的工作。

2.堅守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工作之前,已經進行了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學習,完成了專業知識和能力等顯性的職業素養培養。走上會計崗位后,會計人員應把職業道德教育融進內心,嚴格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通過自我教育,有意識地培養職業道德、職業行為習慣等隱性的職業素養,并把隱性的職業素養轉化為自己的職業道德品質,形成內在的精神力量。

3.增強法律意識。任何企事業單位的經濟業務都要遵守國家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并受到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約束。尤其是衛生事業單位,所發生的經濟行為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直接影響社會的安全穩定。因而作為其行業中的會計人員,應及時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嚴格遵法守法,依法從業。

4.確保內部控制制度有效執行。內部控制制度是為了保證單位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合法性,經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由單位管理層和其他人員設計和執行的政策和程序。衛生事業單位應由法定代表人牽頭,組織會計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群策群力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會計人員更應努力轉變思想,充分認識內部控制制度對會計核算和會計信息的重要性,積極配合本單位其他部門的管理人員,結合事業單位的基本運行模式和本單位的行業特殊性,設計一套規范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強又符合本單位實際經營情況的、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作者:李紅杰 單位:甘肅至誠會計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