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課堂教學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06-11 11:26:05
導語:職業學校課堂教學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每年一屆如期舉行,參賽的是師生選手,但真正比的是各職業院校的辦學理念、辦學實力與辦學成效。透過大賽看教學,通過大賽促教學,這是作為一線專業教師多年來一直努力和追求。作者把技能中發現的問題及針對選手的訓練方案,應用到各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讓技能大賽的體悟與成果惠及更多學生,讓更多學生得到更多的尊重與實惠,讓職業學校的教育更加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每年都如期舉辦,比賽項目之多、參賽選手之多都是其它各類大賽無法相比的。各所職業院校為了能在大賽中師生有更好的表現,都將會在大賽之前各顯身手,都會花大量的精力、人力和財力去做好大賽的選手選拔、訓練指導和參賽組織,同時還要做好大賽設備與耗材和參賽師生生活與安全等后勤保障工作,表面上看比的是參賽師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理論,其實真正比的是參賽選手對應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實力與辦學成效。作為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指導教師和參賽選手,從最初的積極參與者、到后來的有獎獲得,再到連續三年的金牌獲得者,一路走來,既有心酸苦楚,又有歡欣喜悅,真的是感慨萬千、思潮澎湃。筆者們歡欣的是付出得到了回報,苦楚的是我們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培養。下面,將以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信息技術大類中的中職數字影音制作項目為例,以“透過大賽看教學”的視角來闡述在長期指導學生參賽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并結合教學實際提出破解這些問題的方法策略。
一、技能大賽視閾下職業學校課堂教學問題
從多年的職業學校教學一線的實踐研究,發現我們的教學還存在許多看似普遍的問題,實則這些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終身發展和職業素養的培養,尤其是在技能大賽中,就把我們常規課堂教學中出現的教學問題突顯出來了。1.閱讀能力弱,競賽文檔看不懂。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數字影音制作項目比賽現場,都會發給每位選手一份參賽項目說明文檔,這份文檔相當于常規的考試試題要求,由競賽說明、競賽任務和要求兩大部分構成,一般2~3頁紙,共計約2500字左右。競賽說明重點告之參賽選手需要注意事項、素材存放位置及視頻參數等要求;競賽任務和要求則重點說明競賽項目主題、素材處理、片頭片尾特效制作、短片主片處理和作品合成與輸出等方面的詳細要求。通過多年的大賽指導發現,絕大多數初次參賽選手閱讀能力比較弱,看不懂競賽文檔,更不知道該做什么、該如何做。比如,競賽文檔中要求“將項目1轉換的素材,按類放入項目2中對應的‘轉換后的視頻素材’、‘轉換后的圖片素材’、‘轉換后的音頻素材’文件夾中”,選手看后,一頭霧水,不知所云。2.粗心大意,做事馬虎。數字影音制作項目的競賽文檔說明中對文件保存的位置、文件命名的方式都有明確的規定,但參賽選手往往因審題不仔細、粗心大意導致文件存放位置不正確,文件命名不符合規范要求。比如,題目要求本任務產生的工程文件和作品文件均輸出存放到“D:\抽簽號\任務02”文件夾中,片頭工程文件保存為“抽簽號_片頭.aep”,并輸出為“抽簽號_片頭.MP4”。3.只求會做,不求做會、做通、做熟練。在2020年的比賽過程中,要求選手做一個“煙霧字”特效效果,這在競賽規程里明確提到,在平時訓練過程中也進行了大量的訓練,但參賽選手在訓練時只求知道使用哪些特效、大概調整哪幾個參數就夠了,但對于相似度方面要求不高,又不勤于訓練,導致在今年的省賽中,雖然也做了煙霧字特效,但相似度上卻有很大差別,導致比賽成績和名次受到影響。4.怕吃苦,缺乏堅強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想在大賽中取得較好成績,充足的時間保障是前提,早6晚9作息時間是常態,這個時間對于住校生來講還是勉強可以做到,但對于走讀生來說,就意味著早上要5點多起床,晚上將近10點才能到家,這種情況對于一向追求舒適、享樂的中職學生來說,確實苦了些,好多選手也因此會中途就打退堂鼓,放棄大賽集訓。參賽選手存在的以上幾方面問題,僅僅是在大賽集訓和比賽中發現的眾多問題中最關鍵的幾點,因為這幾點不僅是參賽選手存在的,透過大賽看當前職業學校的課堂教學,其實大多數的中職學生或多或少都存在這些問題。這些問題是具有普遍性的,是關乎到我們培養的學生今后是否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是關乎學生個人全面發展的問題。
二、破解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顯然,這些問題的應對,需要各方面的關注與努力,作為職業學校的一線教師,我們能做的應該是從自身做起,重視學生存在的問題,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陣地,改變教育教學方法與手段,像技能大賽集訓一樣下意識地、不厭其煩地、有針對地幫助學生進行轉變和糾正。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對所承擔教學任務的班級學生針對以上四個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1.針對“閱讀能力弱,文檔看不懂”的情況。除了強調學生一定要認真上好公共文化基礎課外,還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在專業課程課堂教學上,教師要有意識地增強這部分的訓練。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以往一些專業理論和基本概念都由教師“一言堂”單方面地講解,學生被動接受,而當前大力推進基于教學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中,學生課前登錄網絡教學平臺查看學習任務、學習內容(概念、基本思想),參與線上討論,完成線上作業,他們通過獨立地閱讀、思考、理解,再以小組為單位研討,緊跟著教師針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暴露出來的理論理解有誤差的現象,再進行重點解釋、講解,幫助學生學會讀文檔資料進行新知學習,引導學生進行新舊知識對接,形成學生自己的已有經驗,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2、針對“粗心大意,做事馬虎”的情況。教師在布置作業或測試過程中,仿照省技能大賽試題說明給出明確的要求,如在《C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明確提出要求:C語言源程序命名為“學號_01.c”,凡是不按要求提交源程序的學生一律0分處理,這樣循環往復布置幾次作業,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點評后,學生都能夠認真仔細讀題,并按要求規范答題,提交相應的文件。3.對“只求會做,不求做會、做通、做熟練”的情況。教師在課堂學習任務的展示環節,對于作品質量高的學生予以發揚、加分。同樣,《C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完成用戶登錄界面的設計及程序編寫,對于界面友好、便于用戶交互使用的程序,予以發揚、加分;而對于僅僅完成功能,交互不友好、只求做了不求做好、做精的學生,給予及格的分數。通過這種方式的引導,學生會逐漸意識到“精益求精”的益處,也會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追求完美。4.針對“怕吃苦,缺乏堅強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的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每天閱讀教材或上網搜集相關的學習資料,整理知識點,并每天檢查、點評。考慮到《C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每天還要求學生編寫并調試一個程序,整理程序集。一學期下來,學生整理了厚厚的學習筆記和100多個小程序的程序集,這些成果是學生自己通過一點一滴的努力積累起來的,這讓學生意識到只要堅持,自己也能做到原先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為學生樹立了自信心,激發了學生勇氣和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力。透過大賽看教學,通過大賽促教學,這是作為一線專業教師多年來一直努力和追求。把技能中發現的問題及針對選手的訓練方案,應用到各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讓技能大賽的體悟與成果惠及更多學生,讓更多學生得到更多的尊重與實惠,讓職業學校的教育更加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震.教師如何引導孩子走出厭學的誤區[M].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
[2]斯科特•揚,程冕譯.如何高效學習[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
[3]曲欣欣.職業技能大賽與課程教學融合教學模式研究———以《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開發》大賽為例[J].智庫時代,2019年第50期.
[4]劉麗芳等.高職院校技能大賽與教學模式改革深度融合的研究與實踐———以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年第73期.
作者:張紅榮 張峰 單位:宿遷開放大學
- 上一篇:中職女生性健康現狀及需求調查分析
- 下一篇:小學美術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