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課程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探究

時間:2022-02-04 04:23:24

導語:信息技術課程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技術課程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探究

摘要: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操作課程雖然不作為重點考試科目,但是對于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培養,以及學生日后的信息技術學習來說都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1引言

為了真正讓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做到與時俱進,培養學生們吸收新知和新技能的能力。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除了課本之外的其他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關注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給予他們足夠的獨立思考空間,讓他們能夠獲取更多的相關知識[1]。為此,本文將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分析和討論,對此提出一些教學建議,希望能夠促進小學新技術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2教學建議

(1)尋找教學契機。在學習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除了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外,學生也要有一定的學習熱情。此時需要教師積極創新教學思想,涉及更多有趣新穎的教學環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掌握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使其能夠更好地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一年級的小學生都會有一定的競爭心理,此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環節中涉及一些闖關比賽的內容,利用競爭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以飽滿的學習熱情發現知識,搜集信息,提升學習效率和辨別信息的能力。此外,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積極貫徹新課標的指示,關注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思想,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此時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理性對待因各種原因,在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距[2]。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時,就可以對學生們實施分層教學。這種針對化較強的教學方式相比傳統的統一的教學方式,更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建立信息學習的自信心,激發學習熱情,提升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信息技術知識基礎,為學生日后的信息技術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2)培養創新教學情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說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學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各種教學環節的創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環節中,跟上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當前很多小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積極性還集中在電腦游戲或聊天上,而對一些電腦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卻沒有很大的欲望,甚至感覺枯燥與乏味。此時教師可以創新教學理念。在這些操作中,涉及一些趣味性較強的課堂教學環節,利用情境教學法開展課堂教學,選擇恰當的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能夠更好地放松身心,在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習和鍛煉,在無形之中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3],使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開展課堂教學。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此時教師除了教會學生基礎的信息技術知識外,還要適當地教給學生們一些學習的技巧,讓他們在掌握學習技巧后有效率地進行課堂學習。這樣才能夠在不知不覺中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建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效率。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分層教學,首先需要觀察學生的日常學習,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基礎知識儲備等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實施針對化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就可以教會學生學生們理解的技巧,用不同層次引導他們能夠更好地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學生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高效地消化知識,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加以輔助開展課堂教學。比如微課、電子白板等等教學模式,輔助分層教學,提高分層教學效率[4]。(4)進行自我總結和反思。自主學習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有一定的專注性。因為只有能夠專治于學習,才能夠真正地提高學習效率。而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的恰好是這種專注力。此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開導激勵,還可以讓學生們學會自我反思,在反思中發現自身的不足,找到問題所在,讓學生們能夠客觀地看待自身,進而更好地改進自己的問題。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反思自我,提升自我,促進自身綜合能力和學習成績的有效提升。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反思和總結自我,通常采用籠統的說法,讓學生對自己近期的表現進行反思。但是這種方法很難提高學生的反思效率。學生在反思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目標,也很難發揮這一環節的優勢,此時教師可以積極地觀察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為學生總結出近期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比如在期末考試階段,學生對于舊知識的鞏固和掌握程度,要細化到每一個單元,對每個單元的知識,按熟練程度和實際操作技能進行打分,然后綜合地看待自身近期的學習態度、在課堂上的專注時間。將這些內容進行量化考核后,學生就可以更加明確自己近期的學習能力,找到自身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相對傳統的反思教育,這種教學方法顯然更為有效[5]。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自主學習能力是當前時代對于人才的一個基本要求,尤其是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面對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只有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才能夠在飛速發展的時代中掌握最先進的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發揮自身的價值。因此,在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時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具備一定的創造能力和主動探索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潛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學生自身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自身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促進小學信息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孫美巧.自學、動手、應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小學時代,2019(30):1

[2]荊娟.試論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2019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新研究大會論文集,2019:201-202

[3]周鳳仙.探究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小學生(下旬刊),2019(04):74

[4]黃淑軍.淺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5):45

[5]徐志文.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08):114

作者:王振遠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