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對施工企業會計的影響
時間:2022-08-06 08:35:33
導語:營改增對施工企業會計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將從施工企業中會計要素受營改增的主要影響出發,對降低會計要素受營改增影響的主要策略進行分析與探究,希望為相關施工企業提供一些幫助和建議。
[關鍵詞]會計要素;施工企業;營改增
營改增進程的不斷加深,使未來增值稅完全代替營業稅成為了必然趨勢,符合國內稅制發展、改革的需要。當營改增相關政策落實到施工企業后,其會計核算工作將被賦予全新要求,并推動會計核算的進一步改革,其會計要素或多或少都會受營改增所影響,需要企業根據這些影響對行之有效的對策進行制定。
1在施工企業中會計要素受營改增的主要影響
一般來講,營改增主要從成本、收入、利潤這三個方面影響會計核算。其中,在成本上,營改增使施工企業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于企業來說,固定資產占據自身所有資產的比例最多,營改增未實施前,企業需要對營業稅收進行繳納,而且采購施工機械、固定資產等內容時無法抵扣進項稅額,這樣便增加了計提折舊成本與采購固定資產成本,而營改增實施后企業采購施工機械、固定成本時能夠抵扣進項稅額。在收入上,營改增實施后不但要核算經濟收入,還要轉換成不包含稅負的收入,從而影響了經濟效益。在利潤上,營改增未實施前,營業稅屬于價內稅,在核算所得稅的過程中能夠抵扣所得稅,使其所得稅稅負壓力減輕,但營改增落實后施工企業無法扣除繳納的所得稅,導致其核算所得稅時比實際營業稅的稅負要高,降低了企業利潤。
2降低會計要素受營改增影響的主要策略
2.1降低施工企業稅負。當營改增相關政策完全落實以后,施工企業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這些影響中既包含積極影響又包含消極影響。因此,施工企業應將其看作機遇和挑戰,牢牢地把握機遇,將稅務籌劃的有關工作有效落實,盡可能地使自身納稅方面的壓力得以緩解,并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施工企業按照營改增的有關政策建立稅務規劃過程,使稅務規劃各項工作的開展有理可依、有章可循,讓納稅人在納稅方面的壓力得到緩解。其次,規劃稅務的過程中,應讓專業能力強的人員進行,這要求施工企業遴選出內部高素養、高能力的財務工作人員,讓這些人員進行稅務規劃的有關工作,從而發揮出自身的稅務規劃功能。最后,規劃稅務的過程中,要全面控制與監督主要規劃流程,防止各種人為因素妨礙施工企業降低自身稅負,并減少其對自身健康、平穩發展造成的制約。2.2降低施工企業成本。施工企業可以通過供應商的科學選取,使自身投入的施工成本得以降低。在營改增相關政策還沒有全面的落實之前,很多施工企業在采購物資時都會對納稅規模小的企業進行選擇,以此來節約自身成本。不過,當營改增相關政策完全落實之后,施工企業的施工材料、施工機械與固定資產等方面的采購都能夠做到進項稅額的一次性抵扣。如此一來,不管施工企業在普通的納稅企業采購物資還是在規模較小的納稅企業采購物資,在擁有專用的增值稅發票時便能抵扣相應進項稅額,從而擴大了采購物資的選擇面。因此,施工企業對物資進行采購的過程中,應參考供應商資質、信譽等多個方面,并且貨比三家,從而在降低自身施工成本的同時,增加自身運營的整體經濟效益,奠定未來發展的良好基礎。2.3培訓施工企業員工。施工企業應定期組織員工開展培訓工作,主要培訓最新的專業技能和知識,使自身財務人員的整體專業素質得到提高。營改增相關政策對企業財務人員工作能力與業務素質提出更高要求,要求企業財務人員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工作能力,為稅務統籌、財務核算等工作的有效進行提供保障,從而使施工企業減少自身稅負方面的壓力,有效落實運營過程中的每項活動,增強市場競爭力。為了使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與職業能力得到提高,施工企業還應進行稅務最新知識的組織培訓工作,讓專家來到企業中對財務人員進行有效指導。除此之外,應定期訓練人才人員應用稅務最新知識,培養財務人員的創新性思維,更好地開展財務核算的各項宣傳,增強核算意識。2.4強化財務審計監督。施工企業的工程存在建筑多、建筑范圍廣、施工周期長等多種特點,造成其財務管理、控制增加了難度與工作量,而營改增使這一現象進一步加深。施工企業要想保證施工工作與財會工作順利開展,就要做好財務審計監督的工作,一方面科學審計、監督采購的各項成本,另一方面強化管理、監督施工工作的各個環節。
3結語
總而言之,研究施工企業中會計要素受營改增的主要影響和應對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施工企業應對自身會計要素受營改增的主要影響有一個全面了解,通過降低施工企業稅負、降低施工企業成本、培訓施工企業員工等多種方法,使會計要素受營改增影響程度得以降低,推動企業的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丁汀.“營改增”對文化傳媒企業稅負與研發創新的影響——基于滬深文化傳媒類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當代傳播,2018(05):70-75.
作者:馬宇亮
- 上一篇:教育會計集中核算問題探討
- 下一篇:企業財務分析問題與策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