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專項經費會計核算分析
時間:2022-05-28 11:10:24
導語:科研專項經費會計核算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國家對科技創新支持力度的加大,不少企業的科研項目獲得了中央財政、地方財政的專項經費補助。雖然準則對政府補助有清晰的指引,但針對科研專項經費的具體核算方法卻缺乏可供參考的借鑒資料,導致實務操作中會計處理方式差異較大。本文通過探討科研專項經費補助的會計處理等相關問題,并提出針對性建議,以期形成更加合理、清晰的科研專項經費的核算方式及管理思路。
關鍵詞:科研專項經費;政府補助;會計處理
一、判斷專項經費的性質
科研項目獲得的財政專項撥款,按性質一般可分為政府投資、政府采購、政府補助三大類。企業應根據政府撥款文件或者合同,判斷該撥款的性質。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政府以企業所有者身份向企業投入資本,屬于政府投資。企業從政府取得的經濟資源,如果與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等活動密切相關,且來源于政府的經濟資源是企業商品或服務的對價或者是對價的組成部分,屬于政府采購。政府補助的基本特征是“無償性”,雖然政府補助常常會對資金使用時間、范圍等進行限制,但并不影響政府補助的無償性。
二、相關會計處理
對于企業科研項目獲得的財政撥款,無論屬于何種性質,都應當按照“專款專用、單獨核算”的原則使用和管理。目前,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科研領域“放管服”的改革精神,財政撥款已陸續取消商業銀行監管,不再設立專戶。企業在收到某科研項目財政撥款時,應設立唯一的項目進行輔助核算,后續所有收支均通過該項目進行歸集,達到“專款專用、單獨核算”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再根據撥款的性質類別,進行相應會計處理。(一)政府投資。對于政府投資,一般在撥款文件中會明確會計處理方法。如我司2016年收到深圳市財政撥付的專項資金,撥款文件明確將該筆款項先計入“專項應付款”,待項目完工并通過驗收后,再從“專項應付款”轉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二)政府采購。對于政府購買服務收到的財政撥款,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三)政府補助。對于政府補助,首先應判斷是與資產相關還是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再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采用總額法或凈額法進行核算,但對同類或類似業務只能選用一種方法。1、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總額法下,企業收到補助資金時,全額計入遞延收益,同時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攤銷遞延收益,計入其他收益或者營業外收入。值得注意的是,企業一旦選擇總額法,攤銷遞延收益時不得沖減相關成本費用,避免出現前后方法不一致的情況。凈額法下,企業在收到補助資金時,沖減相關資產賬面價值,然后按照扣減了政府補助后的資產價值對相關資產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2.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1)用于補償以后期間的相關成本費用或損失的總額法下,先計入遞延收益,并在確認相關費用或損失的期間,計入其他收益或營業外收入;凈額法下,先計入遞延收益,并在確認相關費用或損失的期間,沖減成本費用或營業外支出。(2)用于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或損失的總額法下,直接計入其他收益;凈額法下,直接沖減成本費用或營業外支出。3.綜合性政府補助對于同時包含與資產相關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分別進行會計處理;難以區分的,應當將其整體歸類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
三、問題與建議
(一)政府補助總額法與凈額法的操作性有待提高。總額法核算,涉及資產在項目結束后計提折舊及攤銷遞延收益的問題。科研項目周期一般短于資產使用壽命,導致項目結束后資產閑置或挪作他用,相關折舊無法由原項目繼續承擔,在一定程度上不滿足專款專用的要求。同時,由于時間跨度大,項目數量多,遞延收益的攤銷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錯。凈額法下不存在上述問題,但是沖減了部分資產賬面價值,導致資產賬面價值不真實甚至存在賬外資產的可能。為避免出現大量賬外資產,建議企業盡量選擇總額法,同時在科研項目結束時,由研發人員對使用科研經費補助購入的資產的用途出具明確計劃書。如資產后續無其他用途,考慮采用加速折舊并攤銷原課題遞延收益的會計處理方法;如資產后續將用于其他科研項目,應在該項目任務合同書中明確,后續折舊及遞延收益由新的課題承擔。該做法不僅滿足了政府補助專款專用的要求,也能夠合理公允地反應企業的資產狀況。(二)科研專項經費購入的資產所有權存在爭議。科研專項經費購入的資產,所有權到底是歸屬于企業還是政府,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一定爭議。根據《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民口)資金管理辦法(財科教〔2017〕74號)》第四十九條,“……中央財政資金形成的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科學數據、自然科技資源等,按照規定開放共享。”個別企業認為開放共享意味著企業無法完全控制該資產,資產所有權不屬于企業。筆者認為,判斷資產所有權,首先應該明確財政撥款的性質。如為政府采購,則資產歸屬于政府;如為政府投資,則資產歸屬于企業,政府對企業享有所有者權益;如為政府補助,鑒于政府補助無償性這一基本特征,企業使用政府補助資金購入的資產,應歸屬于企業。其次,開放共享不意味著企業喪失對資產的所有權,只是使用權存在對外出借的可能,企業應結合政府撥款文件做出判斷,不能一概而論。(三)商業銀行監管導致企業無法使用項目結余資金。根據《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民口)資金管理辦法》(財科教〔2017〕74號)第四十七條,對于一次性通過驗收,且承擔單位信用評價好的,結余資金按規定留歸承擔單位使用;2年后結余資金未使用完的,按規定原渠道收回。2019年以前,國撥資金及地方財政撥款,均設立銀行專戶,所有支出必須從專戶列支。但在實際工作中,課題驗收后,課題合同也已到期,監管銀行往往以合同到期為由,拒絕企業付款請求,導致采購合同尾款、質保金等無法從專戶列支,只能由企業自有資金墊付。另外,由于部分地區稅局要求,收到非中央財政補貼需要繳納增值稅,但科研項目合同書預算項目不包含稅費支出,監管銀行拒絕稅費支付請求,稅費支出只能由企業自有資金墊付。上述原因導致企業部分財政撥款留在監管賬戶超過2年無法使用。而在退回財政的操作中,商業銀行又要求企業將監管賬戶余額作為結余資金,全額退回,不考慮企業自有資金墊付的支出,給企業造成了損失。
目前,國撥資金及地方財政陸續取消商業銀行監管,但對于上述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結余資金并未明確解決辦法。建議專項資金主管部門將必要的稅金支出納入課題預算項目,同時加強與監管銀行及課題執行單位的溝通,開通企業申述通道,對企業在經費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政策疏導與指引,進一步規范科研專項經費的核算及管理。
參考文獻:
[1]財政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民口)資金管理辦法》(財科教〔2017〕74號).
[2]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
作者:陳捷 單位: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企業會計信息失真表現與治理策略
- 下一篇:中小農業企業會計核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