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風險評價探討
時間:2022-09-01 11:22:39
導語: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風險評價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主體,其發展狀況直接影響到經濟總體發展的質量和效率。會計工作是中小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和成本控制工作具有重要影響。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中小企業的會計管理工作應該重視信息化技術手段的使用,重視信息化風險評價分析,為企業穩定發展提供必要的保證。
關鍵詞: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風險管理;分析
一、引言
隨著信息化技術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企業之間信息化的競爭成為重要的競爭形式。同時,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也離不開信息化。會計工作作為企業日常經營管理重要環節,其信息化過程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部分企業由于會計制度不夠健全完善,會計人員素質不高等原因,導致會計信息化面臨著較多困難,直接影響降低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計信息化風險提升。企業要想獲得健康穩定的發展,就要重視會計信息化系統建設,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和會計管理決策作用。企業在完善會計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會面臨著系統性風險,因此企業要做好風險評價工作,全面科學對會計信息化風險進行客觀評價,提高全體人員對會計信息化的認知,進而建立健全企業會計信息化系統。
會計信息化是指企業在開展會計處理工作時采用現代信息化科學技術,比如計算機和網絡通信等信息技術,對會計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匯總和分析,統一會計信息口徑,完善信息分享傳輸和應用渠道,以便為企業開展財務決策和制定發展戰略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礎。會計信息化發展符合市場經濟發展和時代技術發展的要求,是企業會計發展的趨勢。根據現有的研究成果可知,對于會計信息化發展,不同的學者持有不同的觀點。部分學者認為會計信息化主要包括企業組織結構風險、信息技術風險和企業內部控制風險,而企業信息技術風險來源有軟件應用不當和計算機系統安全性較差等。因此企業會計信息化過程中存在著信息泄露和盜用等風險。企業要做好會計信息分析工作,就要重視風險來源分析,并要積極采用相應的解決措施,提高會計處理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三、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風險影響因素分析和評價指標構建
(一)中小企業會計信息風險影響因素分析
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風險來源有多種因素,但是主要可以分為環境因素、組織結構因素、硬件設施因素和人為因素等主要四個方面。環境因素又可以分為社會環境、政治環境、經濟環境和政策環境,比如政策環境的改變,會計政策規定變化就會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化體系的變化,環境變化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化的實施情況。其次,會計信息化發展離不開經營條件的支持,其操作環境和氛圍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化工作開展情況,而且會計信息化軟件的開發需要與企業信息化管理需求結合,提高軟件的應用性。其次是組織因素,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直接影響到企業信息化風險系數的大小,因此企業在開展信息化風險評價時要重視信息的即時性。企業組織運行效率直接影響到企業內部會計信息的傳遞和溝通,組織結構越健全,越完善,信息獲取和分析工作效率越高。再者是信息軟件的安全性,由于網絡是相對較開放性的平臺,它給企業會計信息化帶來了許多的風險,因此企業會計信息化在硬件軟件上面臨諸如:數據竊取、通訊或電力中斷、病毒攻擊和程序變更等風險。最后,人員風險主要是指會計信息化工作人員的專業性不夠帶來的風險,會計信息數據直接受到會計人員錄入操作行為的影響,會計人員的規范化操作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否則將會影響信息系統的安全,降低會計信息真實性。
(二)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風險評價指標構建
中小企業要想做好會計信息化風險評價工作,首先就要根據企業經濟業務的實際要求來設計風險分析系統,在保證信息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基礎上優化軟件分析應用,并科學選擇信息化風險評價指標,以便對會計信息化風險進行量化。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風險評價工作需要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保證指標定性和定量之間的結合。會計信息化風險評價指標不應該僅僅是靜態風險分析,更應該重視動態風險分析,對風險評價進行及時跟蹤管理,提高風險評價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的評價指標可以劃分為不同級別的指標,比如可以根據風險劃分標準分為一級風險評價指標和二級風險評價指標,然后根據不同風險指標的性質來選擇合適的權重,進而將風險進行量化。會計信息化風險可以分為環境風險、信息化系統風險、安全建設風險、人員風險等四個一級風險評估指標。環境風險可以細分為企業管理層對會計信息化的認識程度和水平,會計信息化的資金投入比例和信息化制度建設工作情況和規范情況;會計信息化系統風險可以細化為系統設計風險指標,系統運行和維護風險指標和系統實施風險指數,這三個二級風險評價指標是對會計信息化風險的具體量化。安全建設風險可以分為信息安全費用在全部信息化投入中的占比,信息化安全措施應用效率,數據安全程度和網絡安全程度等四個二級風險評估指標,每一種二級指標對一級指標的影響是不同的,因此企業應該根據業務實際情況來分配風險評估指標權重。人員風險指標通常可以細化為人力招聘風險指數,教育培訓程度,崗位設置風險指數和人才職業道德水平衡定等方面,從而可以將要素層的設計轉化為指標層設計,進而可以對會計信息化風險進行量化,并科學選擇風險評價模型,比如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可以選擇多層次分析方法對各項指標權重進行選擇,并將決策問題進行分解,在這個基礎上通過定性指標模糊量化的方法計算出每個層次的單排序和總排序,進而提高風險評估的準確性。
作者:凌銘澤 單位: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曾鳴,陳英杰,胡獻忠,董達鵬.基于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法的我國智能電網風險評價[J].華東電力,2011年第4期
[2]周浩.中小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的思考[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5(21)
- 上一篇:云會計在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作用
- 下一篇:云計算在小型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