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研究

時間:2022-03-14 03:31:35

導語: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研究

摘要:隨著醫療衛生系統以及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醫院的發展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往傳統的會計制度無法滿足當前的醫療改革需求,醫院的內部也渴望進行下一步的改革,從而強化財務核算的工作。

關鍵詞:新醫院;財務會計;財務工作;重點研究

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醫療改革的完善,當前醫院的生存環境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醫院的經濟活動也更加復雜以及靈活,財務管理工作需要進行必要的加強,對于會計核算應當進行完善。應當轉變傳統的財務會計工作模式,加強對財務工作的管理以及控制。

一、新的醫院財務制度的內涵分析

隨著醫院醫療體系改革不斷加深,人們也越來越關注醫療衛生,在新社會的形勢下,傳統醫院制度急需改變。醫院改進舊的財務制度,開始執行新的財務制度,新的醫院財務制度采用責任制,改變醫院以往過度依賴財政的形式,改善醫院混亂的財務狀況,解決醫院各項支出問題。跟傳統的醫院財務制度相比,全新的財務制度主要有兩點轉變。首先,制定新的會計科目內容、計量內容、會計報告內容,采用待沖基金部分替代固定基金的方式,用來對醫院的財政資金進行核算,從而使整個會計體系得到完善。其次,原有的修購基金科目被取消,增加累積折舊科目作為新的科目,用來規范醫院財務資金的使用,減少資金流失,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從而使醫院的財務安全得到保障。

二、新醫院的財務會計制度之下財務工作重點內容

在新醫院的財務會計制度之下,財務管理的工作內容應當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風險評價體系的構建、財務的監督以及管理、合理管理醫院的預算以及醫院應該加強成本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促使醫院財務管理更加具有科學性以及合理性。(一)切實風險評價體系的構建。由于醫院會遭遇各種財務問題,從而出現諸多財務方面的風險,想要有效避免這些風險,醫院就要建立科學完善的風險評價體系,對出現的財務風險進行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這些風險。醫院構建的風險評價體系要科學合理,并且要具有科學性、總體性、可比性和可行性。具體做法如下,第一,應該依據科學選取有代表性的因素,客觀地對醫院財務風險進行評價。第二,應該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結合醫院的醫療衛生條件和基礎設施狀況,準確全面地進行分析和評價。第三,醫院應該設定一定的范圍,并在相同的基準點上進行風險指標的構建,同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各指標的可比性。(二)強化對財務的監督以及管理。財務監督是醫院日常工作中的基礎和核心,也是保證醫院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醫院的財務監督由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兩部分組成,內部監督指明確醫院內部分工,完善醫院內部制度,實現醫院內部的相互牽制和監督,從而減少醫院的財務風險,這樣才能保證醫院實現長足發展。外部監督則是在醫院的日常工作中,要嚴格監督各個環節、完善秩序和改善環境,打擊違規造假現象,保障醫院的財務安全。(三)應當切實做好醫院財務預算。在醫院的財務管理之中,應當切實做好財務預算工作。合理科學的預算能夠保障醫院的財務進行正常的運行。醫院管理中應該把財務決策作為重點,制定相關計劃確定發展方向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結果。初步制定計劃之后再結合實際,及時尋找辦法解決現實中出現的偏差和紕漏等問題。預算管理在整個醫院管理中有著指導作用,是重要的一步,在實踐中醫院應該全方位預測資金并細化預算,在計劃的范圍內加強預算的可實施性。合理的預算能夠使醫院的各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總體效益并使醫院實現可持續發展。醫院應該根據經濟發展的實際要求,以及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資金和財務進行統籌安排和規劃,實現合理的預算。預算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對醫院的項目運行支出進行總體的預算和規劃,二是對醫院設備的支出進行總體的預算和規劃。醫院應該先進行深入調查,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報告,對未來進行相應規劃,然后確定設備和項目,再啟動項目。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的醫院財務會計制度下,財務工作的重點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主要是醫院應該加強成本管理、合理管理醫院的預算、強化對財務的監督、管理以及風險評價體系的構建。只有這樣,才能促使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更加具有科學性以及完善性。

參考文獻:

[1]譚榮.新醫院會計制度改革對醫院財務分析的影響研究[J].財會學習,2015,(17):88+90.

[2]劉奕紅.試論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下的財務工作重點[J].財經界(學術版),2014,(23):169+204.

作者:李啟芳 阮崧 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