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管理會計準則論文

時間:2022-05-12 03:09:25

導語:企業財務管理會計準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財務管理會計準則論文

一、新會計準則修訂后內容匯總分析

1.修訂了合并財務報表。即主要包括了實質性控制、改進控制、擁有決定權的投資者是人還是委托人的判斷指引、被投資方侵害部分控制等。這項修訂引入了實質性權利,對經營理財產品、專項資產管理、證券信托、資產融資工具、基金類企業影響較深。比如,新準則要求母公司將所有子公司納入財務報表合并范圍;并對企業特殊交易調整作出了特別強調,等等。2.統一了財務報表列報項目。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報表列報項目進行統一,保證企業在不同的會計期間都可進行報表對比,具體內容包括了對收益及相關內容的補充;在財務報表的利潤表中新增其他綜合收益、綜合收益總額項目;對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綜合收益進行調整,增加相關披露的內容,等等。因此,企業需要對這些報表的變動提前準備。此外,在經此一項修訂后的內容變化還有新增了資產負債表中交易性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該項資產的當期損益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項目;同時還增加了“被劃分為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及被劃分為持有待售的處置組中的資產”項目和“被劃分為持有待售的處置組中的負債”項目;完善了相關規范性條款的內容,對持續經營的評價內容進行了充實,明確企業權責發生制的相關內容將這些內容與國際準則相統一、在企業列報中得利與損失項目不相抵消,并同步明確了經營周期的具體釋義,等等上述調整對其他綜合收益、存在非流動資產的企業有著較大影響。3.明確了公允價值計量規范。原會計準則中對公允價值計量相關會計處理規定較分散,僅對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具體涉及到公允價值計量核算方式的資產計量有所提及,缺乏專門性的單獨規定。新會計準則的則對這部分內容進行了重點補訂,詳細介紹了公允價值定義,明確了該計量方法的級次,并列明了更具體的內容要求。公允價值計量的規范化對所有企業都產生了影響,特別是存在債務重組、股權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產及非貨幣性交易等業務的企業。

二、新會計準則下財務管理優化策略

1.加強財務報表附注閱讀。簡單地說,就是將企業業務在財務報表中進行詳細分析與披露,包括經營業務及非經營性業務,發生金額、此部分金額占總利潤的比例。通過對企業信息的披露,使企業投資者、信息使用者及各利益相關者都能夠察覺出企業利潤是否收非業務收入產生,以及這些非業務是不是維持企業營運期間的經營業務,從而輔助相關信息使用者可以直接通過不正常業務的頻繁發生,繼而作出是否投資的決策與判斷。2.及時分析企業利潤波動。針對新會計準則下企業利潤的波動問題,首要判斷企業利潤出現異常變動的原因,并對企業間進行縱向比較,分析產生這些變動的原因。是存在嚴重財務惡化狀況,還是由于大額的營業外收入引起利潤變動;又或是出現了債務重組情況,或債務豁免而取得利潤等?,F實中,大多企業利潤突然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多數可能因為庫存商品從后進先出核算改為先進先出核算而引起的。企業間的橫向比較能夠使企業的利潤出現不同的結果,因此,進行深入的財務比率分析,全面考慮財務比率所處的環境,可以為決策者提供必要且可靠的財務信息。3.重視公允價值變動影響。在原有會計準則核算方式下,對于公允價值變動的未實現收益是不得進行確認的。而新會計準則下引入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它是對企業資產在后續計量中,期末資產及公允價值資產差額的表示,同時也是利潤表的列報項目,主要反映了企業資產在持有期間的市場價值變動產生的損失與收益。實踐證明,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能夠明顯改善企業財務報表的信息質量,提高企業財務信息的透明度,協調財務報表并提供有效計量方法。由此,企業應積極學習國際財務會計準則的先進優秀經驗,為我國新會計準則下的核算方式能夠快速與國際接軌夯實專業基礎,逐步形成國際趨同態勢。

三、總結

新會計準則規定了許多可供選擇的會計政策,所以,企業財務人員在進行納稅管理實踐的過程中,應該積極的、全面的考慮新會計政策帶來的各種變化、影響,并予以及時的適應。通過研究新準則對企業稅收造成影響及分析收益計量變化,可知當前發展不僅對企業會計核算計量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對企業收益產生了更深層次的影響,這一變化必然會引起企業的稅收變化,從而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利潤,最終對企業整個內部管理帶來深遠的影響。

作者:賈筱單位:西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