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資源流轉建設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7 10:48:00
導語:森林資源流轉建設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立足于林業基層實際,通過分析林改前森林資源流轉當中存在的弊端,提出林改結束后森林資源流轉工作思路,以破解林業發展瓶頸,促進現代林業建設。
關鍵詞:規范流轉;促進林業建設。
林業產權制度主體改革現已基本結束,取得了林業產權明晰、涉林稅費減免、林農收益大幅增長、林業發展勢頭增強、林區秩序更加良好的較好成效。但是,林權分散、流轉不活、經營規模小、科技含量低等影響林業進一步發展的矛盾日益突現。為促進現代林業建設,提升林業三大效益,必須加快森林資源流轉,進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
一、基本縣情:
信豐縣林地面積302萬畝,有10個國營林場,22個鄉、村集體林場。國營林場經營林地面積68萬畝,已流轉經營權面積6萬畝;集體山林已流轉經營權39萬畝,其中鄉辦、村辦林場已流轉經營權25萬畝、組集體山已流轉經營權14萬畝;分到農戶經營的自留山、責任山192萬畝,其中本次林改新分山面積23萬畝。林改分山農戶數有9.5萬戶,戶均林地面積約20畝。全縣林業呈現以下特點:國營林場的森林資源好、集體的森林資源差;林地經營面積1000畝以上的大戶少、小戶多;龍頭加工企業少、粗放加工的小作坊多。
二、森林資源流轉的形式
(一)集體森林資源流轉形式
1、召開會議商定后即轉讓(山主自已估算轉讓價格,沒有公開招標)。如大阿鎮谷山林場、西牛鎮萬嶺林場。
2、召開會議商定后,公開招標轉讓(標的未經縣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如鐵石口鎮寨背林場、小河鎮羅坑林場。
3、召開會議商定后,請林業部門測算標的,然后公開招標轉讓。如大塘埠鎮金鐘山林場、嘉定鎮龍舌林場。
4、由鄉鎮政府或村委會先從農戶手上租山,再轉租給果業大戶種以臍橙為主的果樹。
(二)國營林場森林資源流轉形式
1、林場測算標的后,縣林業局、縣國資局聯合審核,報縣政府批準后公開招標轉讓。
2、林場測算標的后,縣林業局、縣國資局聯合審核,報縣政府批準后指定賣給龍頭林竹加工企業,如廣源細木工板原料基地。
3、林場以山林經營權抵職工置換身份款,如坪石林場。
4、林場劃出一小部分山林組建股份制林場,由場內職工入股經營。如隘高林場、金雞林場、金盆山林場。
5、林場職工租賃林場的采伐跡地造林(如九龍林場)。
三、當前森林資源流轉管理存在的弊端
1、鄉、村林場轉讓大多數未經資產評估、會議討論、公開拍賣等程序,存在低價轉讓、暗箱操作等現象,導致集體資產流失、群眾意見大。
2、近年來租山種果的林地大部分是農戶自留山,有些鄉鎮為完成果業開發任務,采取由鄉鎮政府或村委會先同農戶租山,再轉租給果業大戶開發種果,存在租金偏低,原山主抵觸情緒大。
3、著重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購買者主要看重山上現有的林木資源,林材采伐后,投資造林更新的不多,租賃荒山造林的更少。
4、2004年出臺的《江西省森林資源轉讓條例》要求的程序多、標準高,如集體山林轉讓要村民代表大會通過,要有資質的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評估,在基層難于操作。
四、加快森林資源轉讓步伐,促進現代林業建設
(一)現代林業的特點:所謂現代林業,就是以林業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以人與自然和諧為本,以科技為動力,以滿足當今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林業多樣化需要為目標,最大限度地實現林業資源的最佳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現代林業有以下5個特點:一是高效的林業。二是是節約的林業。三是法治的林業。四是創新的林業。五是開放的林業。
(二)促進現代林業建設的舉措
由于信豐縣有近200萬畝集體林地以自留山、責任山的形式分給了廣大農戶經營,人均不足5畝、戶均不足20畝。許多農戶因林地面積小、零星分散、地域偏僻等原因而疏于管理,導致林木產出低、經濟效益低,偷盜林木現象時有發生,這種粗放的經營方式與建設現代林業是不相符的。只有規范有序地推進森林資源轉讓工作,使森林資源向有資金、有技術、懂管理的大戶和龍頭加工企業集中,實現規模經營、集約經營,才能達到建設現代林業的目的。結合縣情,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森林資源轉讓工作的領導,杜絕違法轉讓現象的發生。一是成立縣級林權交易中心,對全縣的森林資源轉讓工作進行規范管理。以林權交易中心為依托,構建林權交易平臺,充當林權交易賣、買雙方的“紅人”。二是加大規范森林資源轉讓工作的宣傳力度,使廣大林農了解森林資源轉讓的程序、做法,知曉規范森林資源轉讓的益處,取得群眾的支持。三是加大對違法森林資源轉讓行為的打擊力度,對違法、違規轉讓的,追究經辦人的責任,并對該流轉山林采取不給木材采伐指標、不給項目資金、不允許辦理抵押貸款等處理措施。
2、盡量簡化林權交易的程序。一是集體、國有森林資源轉讓,注重評估、公示和公開招標等程序。對確實難于召開村民代大會的,可以先由村干部會議或村民小組長會議討論決定;對轉讓面積500公頃以下屬縣級審核、審批的,由縣林業調查設計隊評估;對轉讓面積500公頃以上需上報市、省審批的林地流轉項目,則聘請有資質的評估機構評估。評估后報縣林權交易中心按評估價為底價向社會公開拍賣。二是私營林場的森林資源轉讓,由私營業主自主決定是否轉讓,要求由縣林業調查設計隊評估,評估后報縣林權交易中心按評估價為底價向社會公開拍賣。三是農戶自留山的森林資源轉讓,由自留山主自主決定是否轉讓和轉讓的形式,賣、買雙方在自愿的基礎上允許協議轉讓。
3、大力協助龍頭加工企業租山造林。目前該縣有綠源造林公司、金光集團、華勁紙業等龍頭加工企業租山造林。由于龍頭加工企業同農戶勾通不便、信息不暢等原因,一方面農戶的自留山因零星分散、不便管理導致荒蕪,另一方面由于農戶對租山企業不了解,不愿把荒山租出去,導致龍頭企業租山造林困難。應以縣林權交易中心為依托,做好龍頭企業租山興建原料林基地的服務工作,積極引導農民把自留山特別是荒山以出租、合股、聯營等方式,轉讓給企業造林,既有利于龍頭企業發展,又利于農民致富增收。
4、積極引導創辦民營林場。信豐縣目前有5個造林大戶注冊成立了民營林場,應進一加大工作力度,力爭民營林場的個數迅速增加,在年底達到30個、面積達40萬畝以上。縣林業主管部門在技術、資金上對民營林場大力扶持,通過提升民營林場的經營管理水平,來帶動全縣集體、個私林業向集約、高效的方向發展。
5、積極探索國有林場改革:信豐縣10個國有林場,場情相差很遠。林木蓄積多的林場達40多萬立方米,經營面積達10多萬畝;少的只有2萬多立方米,經營面積不到1萬畝。各個林場之間的經濟實力、管理能力、技術力量相差懸殊,決定了國有林場改革不能搞一刀切。應先把經濟實力弱的西牛林場、萬隆林場整體轉讓經營權,對現有林場職工采取一部分置換職工身份、一部分安置到其它林場、一部分內退等多種形式消化,吸納社會資金以解決貧困林場無錢發職工工資、無錢交社保費、無錢投資林業生產等困境。對其它林場則按建設現代林業的要求,實現分類經營,提高經濟效益,使國有林場步入“采育結合、永續利用”的良性發展軌道。
參考文獻:
[1]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贛發[2004]19號,2004.
[2]江西省人大.江西省森林資源轉讓條例.2004.
[3]江澤慧等.中國現代林業.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 上一篇:糧食局安全生產月的方案
- 下一篇:生態文明構想思考建議
精品范文
10森林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