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直播栽培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3 09:26:00

導語:水稻直播栽培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稻直播栽培管理論文

摘要通過對水稻在濱海縣抽穗揚花到灌漿結實氣候條件的需求分析發現,在氣候變暖尤其秋季降溫速度減緩的近幾年氣候條件是滿足的,獲得了成功,但是,從常年平均氣候看,氣候滿足其后期生長所必須的條件,因此,大面積推廣時要充分考慮到氣候風險性。

關鍵詞水稻;直接栽培;氣候風險;評估

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農業機械化大勢所趨。在農業機械化過程中,為了使水稻生產由機械代替人工,有人提出了水稻直播的理念并進行了大量嘗試。水稻直播免去了育秧、拔身、栽秧等環節,播種后無緩苗期,表現為分蘗發生早,節位低,抗逆性強,具有省工、省力、省本等許多優點。

氣候條件是制約水稻生產全過程的重要因子之一,對其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具體某一品種的每年產量和品質的生成都是由其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下的氣候因素決定的,每一項栽培技術措施的改進都會涉及不同生育階段的氣候條件改變,因此,必須進行氣候風險論證。

1中晚熟粳稻品種抽穗揚花和灌漿成熟要求的氣象條件

1.1抽穗揚花中晚熟粳稻品種抽穗揚花適宜溫度為25~28℃,當日平均氣溫連續3d以上低于20℃就會影響正常抽穗揚花,造成“孕而不莠,莠而不實”現象。

1.2灌漿成熟灌漿結實期適宜溫度為20~23℃,需要40d左右氣溫≥15℃的天數,只有滿足這樣的溫度條件,才能使水稻安全成熟。

2濱海縣水稻直播栽培的現狀

2.1水稻品種濱海縣種植的主要水稻品種為徐稻3號、4號和華粳6號等中晚熟粳稻,以徐稻4號為主。

2.2種植方式種植方式為一年兩熟制,水稻接麥茬,麥類種植以小麥為主,約占總面積的70%,大麥為輔,約占30%。大麥正常成熟期為5月20日左右,小麥為6月15日左右。所以,一般水稻直播安排在5月25日到6月20日期間播種,9月上中旬抽穗揚花,10月底前后收獲,單產在9000kg/hm2左右。

2.3發展速度濱海縣直播水稻從2001年開始,2003年前零星種植,2004年全縣只有333.33hm2,2005年為1000hm2,2006年增到1.04萬hm2,2007年猛增到2.1萬hm2。

2.4分布特點濱海縣直播水稻主要分布在灌溉總渠南4個鄉鎮,約占55%,渠北沿渠5個鄉鎮,約占30%;廢黃河沿2線6個鄉鎮,約占15%。其中五汛鎮約6666.67hm2水稻,2006年直播水稻種植已達2866.67hm2,占全鎮水稻面積40%單產水平也最高,90%的面積產量達9000kg/hm2以上。2007年面積6333.33hm2,占95%以上。

2.5茬口布局濱海縣直播水稻既有大麥茬、小麥茬、油菜茬,還有新平整的土地。其中以大麥茬、油菜茬為主,2007年全縣1.33萬hm2,主要分布在五汛、蔡橋、八灘、陳濤等鄉鎮,這類茬口較早,6月5~8日播種;小麥茬2007年約6666.67hm2,主要分布在其他各鄉鎮,這類茬口安排直播稻季節偏緊,在6月10~20日播種。

3栽培風險分析

2005~2007年屬異常年份,氣溫偏高,9月中旬日平均氣溫分別為23.9℃、21.0℃和22.5℃,穩定通過15℃的日期分別為11月18日、11月20日和11月1日。即使如此,2007年9月18~22日受13號臺風(韋帕)的影響(這5d日平均溫度分別為19.5℃、20.0℃、22.0℃、21.7℃和21.6℃),仍造成部分田塊減產。

濱海縣常年9月上中旬日平均氣溫分別為23.8℃和21.8℃,穩定通過20℃的終日日期80%年份在9月19日,穩定通過15℃的終日日期80%年份在10月19日。按照中晚熟粳稻品種抽穗揚花到成熟需要15℃以上日數40d推算,安全抽穗期應在9月上旬之前,常年9月上旬的氣溫有利于抽穗揚花,也是當地傳統栽培方式(育苗移栽)的抽穗揚花期。所以,從安全氣候條件來看,該地粳稻齊穗期80%年份應當安排在9月上旬,不能超過這一界限。水稻直播栽培主要接的是小麥茬口,根據前幾年種植實際情況來看,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小麥茬口直播稻要到9月中旬才能抽穗揚花,如果氣候正常,9月中旬之后才能抽穗揚花,僅有20%的年份能夠滿足這樣的要求,即成功的氣候概率為20%。6月中旬起江蘇淮北地區隨著江南梅雨帶的北移,將進入淮北雨季,連續陰雨對原始種植方式,從秧田向本田移栽的活棵非常有利,但對直播,尤其機械作業非常不利,不利于田間作業和出苗。

3結語

在當前的技術栽培水平下,水稻直播栽培在江蘇淮北地區具有一定的氣候風險性,大面積推廣要慎重。

參考文獻

[1]趙輝,劉慶偉.信陽水稻農業氣候資源分析與農業氣候指標確定[J].河南氣象,2006(2):59-60.

[2]馬曉群,徐敏.合肥市兩系雜交水稻制種氣候風險評[J].安徽農業科學,2002,30(2):182-184.

[3]李秀芬,韓勇,黃元財,等.遼寧省水稻品種×地點互作效應分析及其與氣候因子的關系[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16):4733-4735.

[4]劉桃菊,殷新佑,戚昌瀚,等.氣候變化與水稻生長發育及產量形成關系的模擬研究[J].應用生態學報,2005,16(3):486-490.

[5]孫瑩,于,白廣田,等.東港氣候變化特征及其對水稻生長的影響[J].遼寧農業科學,2006(6):8-10.

[6]張曉黎,張桂英.米泉地區異常氣候條件對水稻生產的影響及預防措施[J].新疆農業科技,2008(1):11.

[7]姚鳳梅,張佳華,孫白妮,等.氣候變化對中國南方稻區水稻產量影響的模擬和分析[J].氣候與環境研究,2007,12(5):659-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