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經營制是林業改革的關鍵
時間:2022-09-06 02:49:24
導語:雙層經營制是林業改革的關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幾年來,南寧地區山林糾紛不斷發生,木材超量砍伐,森林資源明顯減少,1985年普查,森林覆蓋率由1974年的14.5腸下降到1984年的11.4腸.生態遭到破壞,氣候變化無常。在連年遭災的情況下,有的同志把亂砍濫伐的現象歸罪于林業生產責任制.為了振興林業,今年6月,南寧地委組織了地、縣、鄉近千名千部深入林區村屯廣泛進行調查研究.大量事實表明,森林過量砍伐,是“左”的思想影響,管理體制多變,政策不落實的必然結果。前幾年,由于我們對林業改革不理解,放松了領導,再加上某些政策失調和存在漏洞,致使:不少村屯把山林和林地全部分到戶,有的先砍后分,有的先分后砍,還有的搶“祖宗山”,爭“林”:哄搶瓜分集體林木和山地,有的壓價承包,有的把林木同林地一起廉價拍賣;國營和集體林場有的山界沒劃定,有的林權不落實,還有的手續不完備,經營管理制度不健全.總之,森林、山林、林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混淆不清,經營責任制很不完善。為了解決林業間題,地委曾經召開過多次會議,派出過大批工作組,哪里出現問題,縣、鄉領導就帶領有關部門干部到哪里。
但是山林糾紛還是不斷出現,亂砍濫伐的現象仍然難以控制.不少鄉鎮干部感慨地說:“我們這些人快變成消防隊員了”.半年多來,我們深深地體會到,解決林業間題,不能單靠行政命令,也不能靠運動搞突擊,只能靠深化改革,靠完善雙層經營制.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寧明縣抓“三定”,完善責任制,封山育林,承包開發,不到6年時間,全縣人工造林50多萬畝,有林面積比1974年增加了1.2倍,覆蓋率從16.19腸上升到22.7腸。反之,崇左縣由于“三定”不落實,責任制不健全,森林蓄積量8年減少了20多萬立方米,覆蓋率由10.8腸下降到6.5腸.
依法治林,是保護森林資源,振興林業的根本保證.近幾年來亂砍濫伐屢禁不止,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們對國家森林法的宣傳不深不透,以致于不少基層干部和群眾不懂法,不依法辦事,法制觀念淡薄。加強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成了深化林業改革,完善林業生產責任制的首要任務.要宣傳貫徹森林法,強調保護森林資源、發展林業生產的重要意義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明確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關系。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嚴肅查處毀林案件,打擊現行破壞、屢教不改、為首挑動的犯罪分子,維護法律的嚴肅性,維護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依照法律政策,建立健全較完整的山林管理制度和辦法,實施森林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經?;T圏c經驗表明,凡是認真貫徹森林法,依法查處毀林案件,完善森林管理制度的地方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只有依法治林,群眾才能相信政策不變,才能有經營林業的積極性,才能保證林業統分關系的順利發展.據1985年統計,南寧地區先后發生山林糾紛2942起.究其原因,一是鄉村行政區域和山林權歷經變動,造成權屬混亂不清;二是有些鄉村之間、國營與集體之間的界線沒有劃定或者劃定了手續不完備;三是少數干部,群眾1受無政府主義、本位主義和封建宗族思想的影響,爭“祖宗山”,搶“林”.廣大縣、鄉干部從處理山林糾紛中深刻認識到“穩林先穩山,保林先保權’氣的道理,在完善林業生產責任制工作中,首先抓好調處山林糾紛,穩定山界林權.與大明山林管區接壤的上林縣6個鄉鎮的30多萬畝山林,重新劃定了權屬并標定了界線。大青山實驗局場群糾紛時有發生,按照政策,雙方互相調換山林2000多畝.上林縣大豐鎮東春、擁軍兩個村公所群眾搶要祖宗八角林500。多畝,按照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進行了妥善處理,到目前,全地區查處糾紛案件占總發案數的60呱,有力地促進了山界林權的穩定.
在明確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基礎上完善雙層經營制,是深化林業改革,調動廣大經營者保護森林資源,發展林業生產積極性的關鍵.由于種種原因,我們地區的林業生產責任制還很不完善,遺留問題較多:一是不少地方分了自留山后沒有及時發證,林農普遍存在怕政策多變和“眼前富,多砍樹”的思想;二是不少地方集體山林承包合同不完善,吃大鍋飯和平均主義思想還沒有得到很本解決,山林經營者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三是合作經濟組織和林木管理制度術健全,合同管理混亂,雙方責權責利不清,糾紛迭起,矛盾增多。因此,必須做好自留山的發證工作,以穩定人心;必須大力推廣多種形式的承包經營制,完善合同,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必須建立健全合作經濟組織,加強合同的管理和協調服務工作,以完善林業雙層經營制.大明山林區對4.3萬畝自留山補發證書以后,農戶普遍制訂了計劃,積極做好造林種果的準備工作.寧明縣不少村合作經濟組織對荒山實行招標承包,僅126個大戶和聯合體就開發荒山造林種果6825畝,大明山林管區內141個自然村的合作經濟組織經過整頓和完善,發揮了生產服務、管理協調、資產積累和經疥開發等職育旨。
從幾年的林區災害看,搶救森林,振興林業,恢復生態平衡,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南寧地區地屬桂西南貧困山區,山多地少,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稱,潛力在山,優勢在山.要脫貧致富,必須充分挖掘山的潛刀,大力發展林果業,把山的優勢變為商品優勢,要振興林業,必須堅持以法治林,深化林業改革,落實經營承包,完善林業雙層經營制,堅持維護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穩定生產關系,調動林農造林護林的積極性.深化改革,振興林業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有益當代、造福子孫的偉大事業,我們妥堅定信心,鍥而不舍地工作,力爭本世紀末把森林覆蓋率恢復到歷義最好水平。
- 上一篇:股份合作共有制是林業革新方向
- 下一篇:市容局聯系制度實施意見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