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林下經濟發展研究

時間:2022-07-18 09:04:52

導語:甘南州林下經濟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甘南州林下經濟發展研究

林下經濟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蔭優勢從事林下種植、養殖、旅游等生產經營,實現農林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循環相生、協調發展的生態農業模式,從而成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為農民增收致富開辟新的經營模式。

一、甘南州集體林現狀調查

(一)集體林情

甘南州集體林改面積332萬畝,涉及全州8縣(市),90個鄉(鎮、街道辦)534個行政村,有1970個村民小組74595戶。20世紀80年代“三定”時劃撥138.4萬畝,頒證23.7萬畝,2003年公益林區劃界定集體林194萬畝。有喬木的林地以護村(寺)林、風景林的形式存在,面積占集體林總面積的32%,其它為灌木林地和宜林地,分布零散,多與牧地穿插交錯混合使用,面積占集體林總面積的68%。適宜發展林下經濟面積為100萬畝左右,約占林改總面積的1/3。

(二)經營現狀

集體林長期以來由屬地國有林場統一管護,由于生態保護的需要和國家政策的要求,經營措施主要以天然林資源保護、人工生態林、退耕還林、公益林管護等為主。甘南林業產業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灌溉、光熱條件好的白龍江沿岸的迭部、舟曲兩縣,多年來主要發展花椒、核桃、油橄欖、石榴、葡萄、仁用杏等經濟林。兩縣由于受地理條件制約,經濟林布局分散,基地化規模小,未形成主導產業。洮河沿岸的卓尼、臨潭兩縣和大夏河沿岸的夏河縣在房前屋后、田間地頭和場區苗圃營造有梨、山杏、花椒等經濟生態兼用林。林下經濟主要是以種植(草、林菌、藥、山野菜),養殖(雞、蜂、蕨麻豬)及生態旅游等為主,分布零散,規模數量小,經濟效益較差。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甘南適宜發展林下經濟的面積僅次于全州耕地面積,開發具有一定的潛力,但除了受自然條件、發展空間、利用現狀等因素的影響外,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林業經營收益少,農牧民積極性不高

天保工程實施以后,甘南州林業建設主要以生態公益林為主,享受國家公益林補償政策,其中集體公益林面積占集體林的79.2%,這部分公益林補償對象尚未理順,林改后的農牧民還得不到公益林補償,其經營開發公益林的積極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林下經濟的發展。

(二)群眾思想觀念落后

甘南大部分農牧村地處偏僻,長期以來,農牧民靠山吃山,等、靠、要思想嚴重,接受新事物的主動性較差。對林下經濟發展模式、扶持方式、優惠政策、市場前景等認識不夠,從而缺乏發展林下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意識。

(三)沒有可借鑒的經驗

林下經濟發展都在起步階段,如何開發利用和發展林下經濟尚屬探索階段,目前沒有可供參考借鑒的成功經驗,找不準發展的路子,靠自己去挖掘找項目,周期長、成本高、收益小。

(四)基礎條件差

能夠發展林下種植、養殖及生態旅游的地方大多在林區和林緣區,普遍存在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的問題,制約著林下經濟的發展。

三、幾點思考

(一)深化認識,科學制定規劃方案

林下經濟發展是綜合配套改革的重要體現,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在制定規劃和發展目標時,一是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的原則,充分結合自身條件和氣候特征,廣泛調查研究,多方論證考察,通盤考慮,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真正提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思路和長遠規劃。二是林下經濟開發必須在保護好生態的前提下進行,在生態脆弱區域限制開發,不能造成森林資源的二次破壞。

(二)結合當地實際,積極探索發展林下經濟的途徑

雖然綜合配套改革明確了林下經濟的發展方向、發展模式、相關配套政策,但作為新生事物和甘南的實際,還需要不斷探索和嘗試。1、以農林科技部門牽頭,根據各地自然條件,篩選出適合發展的種植、養殖品種,進行小面積試驗示范,總結出成熟的種養殖技術,通過培訓、示范引導進行推廣。2、對有一定基礎的農牧種養戶,通過資金扶持、技術培訓,提升產品質量等措施,培育典型大戶,示范帶動林下經濟發展。3、在國有林區選擇條件好,交通便利,易于管護的林地,由國有林場牽頭,實施林下經濟發展試點,總結保護與開發的經驗,適時進行推廣。4、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參與的方式,以當地從事藏藥、肉類加工的民營企業為龍頭,走“龍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的路子。

(三)突出地域特色,按產業帶規劃布局

1、重點林區林下經濟發展區在舟曲、迭部兩縣白龍江沿岸,依托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重點發展名特優新經濟林,輔以發展林菌、養蜂和森林生態旅游。2、混農林區林下經濟發展區在卓尼、臨潭、夏河三縣的洮河、大夏河流域,重點發展林藥、林木種苗,輔以發展林禽和森林生態旅游。3、牧區林下經濟發展區在合作、碌曲、瑪曲、夏河南部的黃河、洮河流域,森林資源多以灌木林為主,海拔高,生態脆弱,立地條件差,重點發展林下養畜,適度發展林下種草和種植沙棘,維持生態現狀。

(四)整合多部門資源,為發展林下經濟提供保障

財政、扶貧、工信等部門在項目和資金安排上給予支持;科技、林業部門負責加強科技培訓,進行實用技術指導,做好科技支撐;農牧部門安排一部分農業產業化資金,支持林下經濟發展,并負責林藥、林草、林禽、林畜模式的技術服務;交通、水電部門負責將林下經濟重點地區和示范區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各自行業發展規劃,有計劃地安排投資建設;金融部門提供信貸支持;宣傳部門加大對發展林下經濟的宣傳。要積極整合多部門資源,搞好科技服務下鄉,形成支持服務發展林下經濟的合力。同時,把發展林下經濟列入各級政府年度重點工作計劃,簽訂目標責任書,實行責任推進,年終嚴格獎懲,力爭通過3年~5年的努力,使甘南州林下經濟發展取得較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