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交林營造與生態林業建設思路
時間:2022-11-01 10:37:27
導語:混交林營造與生態林業建設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混交林與一般的森林資源不同,由于其內部的種類較多,所以其自身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有效地防御病蟲害的侵襲。但是決定混交林能否正常生長的主要因素就是其伴生樹種的選擇。倘若伴生樹種的選擇不得當,那么不僅會影響到混交林的生長狀況,同時也會造成成本浪費。基于此,本文將對如何進行混交林的營造進行分析,并研究其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的作用,以此推動我國生態建設工程的發展。
關鍵詞:混交林;營造;生態林業建設;建設思路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環境污染現象的加重,相關部門開始注意到森林資源發展的重要性。通過實踐分析表明,遵守自然的循環規律,并尊重自然的生長狀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能夠有效地提升我國生態林業建設的質量。
1營造混交林的意義與優勢
1.1有助于土地條件的改善
混交林具有較為復雜的結構,其可以發揮出減少蒸發量、降低相應氣溫與林內光照等積極作用。同時,隨著混交林中的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不斷增加,枯枝落葉在分解后,土壤肥力也會隨之不斷提升。
1.2能夠更科學合理的引用空間與營養面積
結合生長特點、耐陰性,以及根型等因素來科學交配混交林生物物種,可以使得地方空間得到更好的緩解,能夠為植物在不同層次、不同時間的生長提供足夠養分、光照與水分。
1.3有助于林產品產量、質量的不斷提升
混交林能夠有效借助外界一系列優良環境條件,如,各個樹種之間具有相互促進作用來增強光合作用,促進光合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等。在混交林中,主要樹種可以通過獲得伴生樹種方面的有力支持,使其主干得到快速生長。混交林地上、地下2個部門的結構都較為復雜,與單純林相比,其不論是在預防水土流失,還是涵養水源等方面上發揮的積極作用都相對比較高。
2混交林的營造策略
2.1堅持可持續的發展思想
在開展混交林的建設工作之前,工作人員應該明確自身的工作思想,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工作人員可以開展封山育林工作,將稀有物種的樹木進行保存,并建立相關的自然保護區域;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飛播造林的方式增加森林的覆蓋面積,并擴大森林資源,進一步完善森林系統的建設,創建完善的生態文明系統,為后期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基礎保障。
2.2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
工作人員應該堅定自身的工作原則:以生態效益為基準。同時工作人員應該明確自身的工作目的:建設能夠促進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共同發展的經濟商品林;在正式的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始終堅持因地制宜的種植理念。在開展種植工作前,應該對現場的地質進行分析檢驗,并隨機抽取樹種樣品,進行實驗,在確保其能夠健康生長時,方可進行大面積播種,以此保證整體工作的質量,并且降低資源的浪費;在選擇樹種時,應該堅持“合適為大”的準則,在能夠種植喬木的土地上只種植喬木,在適合種植灌木的土地上種植灌木。但是在能夠種植2種樹種的土地上一定要種植混交樹種,以此提升混交林的成活率;在造林的方式中,工作人員可以針對不同的樹種實施不同的造林方式,比如封山造林或是飛播造林,以此保證造林工作的質量。
2.3注重樹種的選擇
在開展混交林的營造工程前,工作人員應該對土地進行劃分。比如,根據氣候的不同以及土壤的不同進行劃分:將土壤干燥的土地劃分成一組,將土壤濕潤的土地劃分成一組;將氣候良好的土地劃分成一組以及將氣候惡劣的土地劃分成一組;工作人員可對不同小組的土地進行分析,確保各個小組間的差異不盡相同;工作人員應該根據不同小組土地的質量進行分析,選擇合適的樹種以及伴生樹種;在我國當前的造林工程中,最常使用的混交林樹種就是油樹、楊樹、榆樹以及落葉松。樹種不同,其所最為合適的生長環境也不同,所以工作人員一定要對其加以分析,確定其性質之后,再實施造林工作。
3在生態林業建設中應用混交林的建設思路
3.1用混交林代替純林,提升生態建設的優越性
一般來說,純種樹林的防御能力較弱,在建立純種樹林的時候,工作人員需要不斷地對其進行監管,并定期對其實施預防措施。但是,在混交林的建設過程中,由于其樹種較多,所以抵抗能力較強。在其生長過程中,能夠憑借自身有效地抵抗病蟲害的侵襲。所以,在生態林業建設中應用混交林能夠有效地提升建設的質量以及進度。加快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腳步,并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以及工作難度,使其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對樹木的生長狀態進行觀察以及記錄,進而提升混交林的生長質量。
3.2降低森林資源的局限性
傳統的純種樹林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種植難度,但是由于其抵抗能力較弱,成活率較低,所以并不適合大面積的造林工程。此外,在開展生態建設的過程中,森林資源的豐富性是保證建設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倘若單純地營造純種樹木,就會大大延緩生態建設的時間。因此,在實施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合理地種植混交林。在此情況下,多種品種的樹木能夠同時生長,大大地提升了森林資源的種類。此外,由于混交林自身的防御能力較強,所以也能提升森林資源的質量。
3.3加大營造力度,引用多種造林模式
相關部門應從不同層面給予足夠重視,適當加大混交林的營造力度,為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的高效、有序落實提供有力支持。混交林不僅能夠促進土壤肥力的不斷提升,通過科學合理引用,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也能夠得到進一步改善,真正促進土壤微生物的循環發展。同時,也能夠從整體上進行完善森林生態體系的構建,為整體平衡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盡可能降低病蟲害抵抗能力,使得森林火災等各類不利因素能夠得到有效應對,促進森林防護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對于混交林不同類型的考慮,還要結合其存在的樹種特點、土地條件等方面來做出全面分析,科學選用喬灌混交、針闊葉林等比較適合的套種方式,以確保土地、空間都能夠得到科學、充分利用,為多種森林類型的構建創造良好條件。此外,還要重視培植資源的再生利用,促進資源利用率的不斷提升,進而獲得更理想的生態效果。在營造混交林過程中,要結合具體情況,注重多樣化造林方式的科學引用。主要是因為生態林業、效益的實現與造林模式的選用是否科學有著直接聯系,特別是造林模式具有的科技含量、經營水平等因素帶來的影響更加顯著。例如,在相同條件下,水源涵養林的水涵養量就要遠遠高于單層純林。且使用闊葉林的優勢也能夠得到充分發揮,能夠為造林工作中生態功能的有效發揮提供有力支持。因此,結合不同地域間存在的差異性,應注重多樣化造林方式的科學選用,以此來不斷提升生態林業建設水平。
4結語
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當今時代,林業發展已經成為我國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在實施生態建設的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并不斷地進行創新以及改革,尊重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合理運用混交林,提升生態發展的效益,促進生態文明的建設,并間接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文強.淺談營造混交林的必要性[J].現代化林業建設,2015,05(15):54-55.
[2]董恩秀.混交林的營造與生態林業建設思路[J].林業資源建設,2015,03(13):78-79.
[3]韓佳佳.混交林的營造與盛唐環境建設思路[J].混交林的建設思路,2013,03(21):25-26.
作者:王淑紅 單位:清原滿族自治縣林業局
- 上一篇: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研究
- 下一篇:農業科技產業扶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