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經濟環境下林業發展策略分析
時間:2022-02-25 04:27:45
導語:綠色經濟環境下林業發展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綠色經濟成為了全球熱點。但是,我國綠色經濟發展背景下,林業發展遇到許多問題,只有正確處理好這些問題,才能促進我國林業綠色經濟發展。基于此,對綠色經濟進行概述,分析林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提出相關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綠色經濟;林業發展;機遇;挑戰
綠色經濟的發展影響著各行各業,在林業發展中,綠色經濟發展強調經濟林及生態林協調發展[1]。隨著全球生態化發展,我國緊跟綠色發展政策,對綠色經濟背景下的林業發展進行探索,積極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推動林業經濟健康發展,以促進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
1綠色經濟概述
1.1綠色經濟的概念。綠色經濟是綠色環保型經濟,最初定義是在20世紀末由英國的經濟學家大衛•皮爾斯在《綠色經濟的藍圖》中提出,國內專家對其內涵進行了進一步研究分析,但因其概念較雜,衍生分支較多,未形成統一理論[2]。而各領域專家也從自身領域角度進行了綠色經濟研究,確定了其領域目標。在林業發展中,綠色經濟主要是注重生態林和經濟林發展。生態環境學家認為,綠色經濟是建立在環境保護上的,其發展必然與自然生態環境協調統一。我國現階段較注重林業發展,為順應時展,推崇綠色經濟下林業生態發展非常重要。1.2綠色經濟發展的必要性。我國傳統的經濟模式是直接從大自然中獲取資源,將其進行相應加工利用后,又把未經處理的廢棄污染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界。這種循環模式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隨著資源利用率加大,我國能提取的自然資源逐漸減少,生態環境出現問題,所以必須探索環境保護的有效方法。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綠色經濟發展模式出現,將其運用于林業發展中,遵循經濟循環、低碳環保的原則,可將多種技術轉化為有利于環境的生產力,實現對環境的無對抗、無干擾經濟活動,以促進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同時還能引導產業結構優化,實現優勝劣汰,促進產業健康發展[3]。所以,綠色經濟環境下的林業發展不僅能有效解決傳統經濟模式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還能實現自然資源可持續性發展,極大地緩解資源匱乏及環境惡化問題,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
2綠色經濟背景下林業發展現狀
我國人口眾多,農村土地資源不足。為滿足農業發展需求,大量林地資源轉為農田,林業資源受到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出現惡化趨勢。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工業發展不成熟,工業污染排放物未經有效處置直接排放,污染大量農田或林業資源。隨著生態社會的發展,人們意識到了林業發展與資源保護的重要性,逐步開始重視林業生態發展,并將發展轉向鄉村化,重點發展農用林業,建造薪炭林,生產薪材,以解決林業發展現存問題。同時,政府也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鼓勵退耕還林,保護天然林業資源。總體上看,我國經過近年努力,林業經濟發展趨勢較好,但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如林業資源浪費嚴重、開發技術含量不高、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嚴重影響了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無法與綠色經濟發展有效匹配[4]。
3綠色經濟背景下林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3.1林業發展的機遇。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國家開始推行綠色經濟發展觀念,并重視自然生態保護,科學進行植樹造林、退耕還林,促使經濟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近年來,我國林業在綠色經濟背景下發展態勢良好,為綠色經濟背景下的林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我國相關部門跟隨林業發展,加大林業資源保護的同時優化和調整林業產業結構,提升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促進其更好發展。在其發展過程中,政府也出臺了相關政策,建立生態環保理念,開啟了天然綠色林業的保護工作,提升了林業的整體地位及作用,同時帶動了全民參與林業建設的積極性。林業部門也可利用綠色發展契機和政府的福利政策,制定林業具體規劃,進一步促進林業綠色發展。3.2林業發展的挑戰。在綠色經濟背景下,林業發展的挑戰包括3方面。1)土地資源匱乏。我國的人口數量呈持續增長趨勢,糧食需求量增大,為確保糧食供應充足,不得不擴大農業用地面積。雖然農業發展中也應用了相應的新技術以提高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但被破壞的林業資源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2)林業發展呈邊緣化。我國經濟向“深綠色”方向發展還需經歷漫長的過程,林業邊緣化發展格局無法改善。3)林業資源消耗嚴重。目前,因林業資源消耗過度,全球都在關注生態環境問題。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全球大約有16億人依賴林業、林業產品及相關服務謀生,過半以上的林木資源被一次性消耗,約20億人還在用木材燒火做飯[5]。且隨著人口的劇增,市場對林木資源需求越來越大,極大地影響了綠色經濟背景下林業的發展。
4綠色經濟背景下林業發展策略
4.1保障林業權利。林農對林業發展作用較大。因此,在綠色經濟背景下,要保障林農的基本權益,使其在林業發展中獲得利益,以調動林農發展林業的積極性。林業相關部門應做好林業確權工作,劃分責任,以便有效落實林業發展相關政策。制定執行林業發展相關政策前,可收集林農意見,以獲得有效信息,保證政策滿足要求。要深入基層打好群眾基礎,到林農的擁護,以順利實施發展策略,促進綠色經濟發展。4.2保障林業資金投入。林業發展離不開政府財政資金的支持,但我國對林業發展的資金投入較少,無法有效保障林業發展。所以,政府相關部門應注重綠色林業經濟發展,加大林業資金的投入,為綠色經濟林業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此外,還應拓寬融資渠道,適當提高林業補償標準,刺激社會資金融入,確保林業有效發展。4.3完善林業保障政策。目前,我國在綠色經濟背景下林業發展的相關政策還不完善,國家政府部門的林業發展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是對林業發展的宏觀指導。林業部門應在相關法規政策的指導下細化綠色經濟發展政策,制定發展計劃,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循。執行退耕還林和改造豐產林等政策時,應明確相關要求及程序制度,完善林業保障政策,激勵林業人員投身于林業發展中。此外,還要建立相應的林業發展機制,提升林業發展水平,促進林業良性發展。4.4優化產業結構。對林業資源發展進行優化,轉變產業發展方式。林業部門和農業部門可進行合作,將無公害農產品、畜牧業、農業科技推廣、扶貧開發、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進行有機結合,以多角度挖掘林業發展潛力,如實行林下養殖或林間種植,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開展種養結合模式。根據市場需求,實行林下畜禽養殖,如雞、兔、鴨養殖等;實行林菌種植,在林地種植木耳、草菇等菌類,進行深加工,打造品牌[6];鼓勵林農、扶持林業職工進行產品深加工、銷售,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帶動林業經濟發展。4.5實行科學引領。林業發展中,應發揮林業相關科技人才的優勢,提高林業科技水平,以帶動林業經濟全面發展。另外,還可加大與世界各國的合作,引進林業相關先進技術,同時開拓國際市場,與國際經濟接軌,實現雙贏。此外,我國政府還應加大對林業資源保護的宣傳,推行低碳生活方式,改善人們的生活消費理念,避免污染及浪費,提升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使其積極參與到林業資源保護工作中來,以促進林業經濟良好發展。4.6提高林業隊伍素質。在綠色經濟背景下,為實現林業有效發展,應提高林業工作人員的素質,優化建設隊伍,加強管理,打造高素質的建設隊伍。同時,應加強對林業隊伍的管理及監督,提高林業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為林業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5結語
綠色經濟發展是全球共同關注的話題,各方面的發展都不能忽視綠色經濟發展。針對我國林業發展現狀,在綠色經濟環境下,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新經濟體制,遵循政府政策,科學發展,以更好地面對綠色經濟背景下林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參考文獻:
[1]劉江濤.做好生態屏障推動綠色發展:以河北省灤平縣林業工作為例[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0,40(2):77-82.
[2]張瀟雯.綠色經濟背景下促進民生林業發展的對策研究[J].種子科技,2020,38(8):100,102.
[3]張譯,熊曦.綠色發展背景下中國林業生態效率評價及影響因素實證分析:基于DEA分析視角[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20,40(4):149-158.
[4]李玉鋒.綠色經濟發展評價指標在林業體系中的構建[J].種子科技,2019,37(5):13.
[5]孫丹.創新林業技術推廣模式對現代林業發展的作用[J].種子科技,2019,37(12):163.
[6]鄧衛斌.林業技術創新與現代林業的發展[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19,31(4):46-47.
作者:張志偉 單位: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北曼甸林場
- 上一篇: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在森林經營的應用
- 下一篇:趣味化學實驗“點火成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