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低效化現象探討
時間:2022-12-06 04:15:27
導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低效化現象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初中歷史課堂已經沒有辦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并且這樣的學習效果也沒有辦法保證課堂效率。如何才能解決現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效率低的問題,是歷史教師要高度重視起來。因此,本文主要對初中歷史課堂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努力改變教學現狀,保證初中歷史課堂開展的有效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初中歷史的學習中有所收獲。
初中階段,歷史科目所占的比重不及語文、數學等學科的重要,這讓教師和學生對待歷史學科的態度和熱情降低不少,學習效果自然而然就會有所下降。為了解決在歷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這一問題,本文主要就對其問題存在的原因進行分析,然后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法,為提高歷史課堂效率提出自己的意見。
1轉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應該拋開傳統教學中的“滿堂灌”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不斷的變幻教學的花樣,多利用比較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對于一些學生比較難理解的內容加以詮釋,讓學生理解起來更加方便。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些小活動和小競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上,既能幫助學生加強對歷史知識的記憶能力,還能讓學生更好的理清歷史知識存在的關系,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歷史學習體驗。對于一些條件允許的地方,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到當地的歷史紀念館或者是革命圣地進行學習,通過實物讓學生對我國歷史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幫助學生的學習更加立體。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讓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歷史知識進行課外拓展的學習和討論,增強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自學能力,同時還能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
2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
歷史的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而在初中歷史的學習中,可以注重對歷史的年限、事件之間的聯系等關系的梳理,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例如,在學習世界史關于資產階級革命相關知識點的時候,這段歷史的主線也就是讓學生掌握資產階級革命的規律,也就是革命的背景、領導階級、革命任務以及最后的革命意義等等,而在這個基礎之上,除了要讓學生可以掌握相關的內容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可以根據這一段歷史內容,然后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這一典型的內容,讓學生可以通過自學體會,并且讓學生可以組成討論的小組對這一歷史內容進行討論,最后對這一歷史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習的權利放寬給學生們,教師只是起到一個引導方向和掌控的作用,對于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看學生們的方向是否準確無誤,一直到最后能夠讓學生有正確的理解思路為止。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可以從中找到學習歷史的樂趣和方法,漸漸掌握學習歷史的技巧。
3利用課本插圖,加強學生記憶
現在的教材上有很多插圖,這里的插圖基本上都是和歷史事件有關聯的,不是單單就這樣存在的,教師可以利用好教材上的插圖,幫助學生把歷史事件內容與插圖上的內容結合在一塊,還能幫助學生更加方便的理解插圖與歷史事件的意義。另一方面,還能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對事件的講解上了,而對于課本上的插圖并沒有加以利用,這樣就浪費了插圖的價值,學生們理解起來就會比較枯燥無味,有些抽象的內容還有可能無法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師能夠把插圖加以利用的話,有圖像進行刺激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掌握,相互連貫的學習還能保證學習效果。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在實踐中取得非常大的效果。
4進行專題性的復習,提高復習效率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也強調了知識復習的重要性,而每一個年份發生的事情可能比較零散,復習起來也是一件非常頭痛的事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死記硬背”,而這樣雖然當時的記憶效果比較好,但是,學生忘記的也比較快,不夠連貫。所以,在進行初中歷史學科復習的時候,可以利用專題復習的方法,幫助學生對歷史知識內容進行梳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根據時間、時間、年代、人物等不同專題進行知識點的總結,在這一過程中,還能幫助學生重新梳理一遍知識內容,同時鍛煉學生的總結能力。有些同學為了更加方便自己的記憶,會制作一個方便記憶的卡片或者是表格,這樣的記憶方法在其他學科上也是可以應用的,培養學生獨立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系統學習,有更大的收獲。
5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
歷史事件都是離我們有非常長的時間,由于當時的社會發展水平、事件發展背景不同,與我們現在的事件解決方法有著非常大的差別,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們的熱情度也不會非常高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所以,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可以全方面的感受到歷史事件始末。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放映歷史事件的相關視頻、影像資料以及圖片,提升學生的視覺效果,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還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講紅軍長征這一歷史事件的時候,學生可能對長征的具體路線、路途中所歷經多少磨難沒有特別大的概念,了解不到長征的艱難情況,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長征》這一電視中的片段,然后給學生展示出長征的路線圖,結合地理知識和季節的變化,讓學生感受到這一事件的艱辛程度,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投入更多的熱情,通過直觀的學習,更加深入的掌握歷史知識。總之,教師需要改變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方法,這還需要學校和學生多進行配合,只要不斷豐富課堂的授課形式,才能更好的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歷史學科的學習上,了解我國以及世界的變化,以古思今,對現在的行為有指導的作用。學校還應該合理的設置歷史學科的考察方法,不僅僅是通過簡單的筆試考核,還應該靈活的讓學生可以全面的發展,通過歷史學科的學習,讓學生素質可以全面發展。
作者:楊桂云 單位:吉林省榆樹市新莊鎮中學
參考文獻:
[1]朱秋麗.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低效化現象分析及對策[J].課改前沿,2013,(11).
[2]張揚.初中歷史探究性學習研究[J].歷史教學,2002,(6).
[3]蘇瑩.淺析初中歷史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3,(39).
- 上一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低效化原因及對策
- 下一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研討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