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歷史教學方法探討

時間:2022-03-01 03:32:45

導語:新課改下歷史教學方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改下歷史教學方法探討

摘要:從歷史情境教學、競賽教學、地圖教學、聯系生活教學、圖像教學、多媒體教學六方面進行探討,研究歷史教學中的幾種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的歷史學習。

關鍵詞:課改;歷史教學;總結;人才

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啟動多年,作為初中歷史教學的實驗教師,與新課改已親密“接觸”了多個學期,面對全新的教材、課程標準,我們是抱著一種思考的態度來對待的。課程改革對廣大教師來說是新的,但實踐已證明,新課改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不僅教師的教育理念、課堂角色、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轉變了,而且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態度及教學評價機制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于教師,面臨的最主要工作是如何教才能符合課程標準,以培養適應時展的有用人才。經過幾個學期的教學實踐,在歷史教學中探索出以下幾種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的歷史學習。

一、歷史情境教學

歷史,是發生在過去的事。對我們現在的人來說是陌生的,可歷史是一部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所演義著,如何再現過去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這就需要適時適當地創設一定的歷史情境,以現在的角色融入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中來看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如春秋的時候,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權勢,幾個大諸侯國為了爭霸而互相攻斗。其中齊國也是大諸侯國之一,若你是當時的齊桓公,你會采取那些措施使齊國強盛起來,稱霸于諸侯國呢?這樣,就能讓學生進入到春秋時期那紛爭的年代,走進齊桓公的角色中。為了生存,為了強國,自己該怎么做?學生都想有所作為,便會使出渾身解數,結合課本,聯系所學知識、生活實際,談出各種各樣的措施。這大大擴展了學生的想象空間,有的學生還迸發出新穎的觀點,釋放出自身的潛能。

二、競賽教學

不管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它都是為了學生更積極更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把他們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依據初中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有時教學可采取競賽方式。在賽前,教師要仔細地說明評分規則、紀律,并告訴學生比賽形式分為四種,即基礎題(必答題)、搶答題(側重于分析、聯系、對比等能力題)、能力提高題、風險題(答案彈性大)。接著教師騰出10分鐘讓學生把要比賽的內容快速、有質量的掌握。令我興奮的是此種教學形式極大地把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性和教學參與性調動起來,學生為了本小組或全班男生、女生的榮譽,為了把問題答好,他們往往互相討論、合作,發揮團體的力量,從而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教會了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方法,鍛煉了學生競爭的意識。

三、地圖教學

地圖在歷史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講授歷史總離不開地圖,可以說失去地圖的歷史教學如同迷失方向的孩子,找不到路在何方。借助于歷史地圖進行教學,形象、直觀。如張騫通西域圖,結合中國地形圖、中國政區圖和世界政區圖,通過借助地圖,創設一定歷史情境:若你是當時的商人,你會怎樣把貨物販運到大秦?由此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緊密結合地圖上的路線,找出最佳的途徑。這個情境本身就是讓學生求知、探索、合作和創新的過程,能使他們親身體會到當時那惡劣的環境所帶來的困難。這樣,能讓學生深深地認識到張騫出使西域的重要意義,學到張騫身上那種可貴的堅忍不拔的高尚品質。同時,能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情感態度觀、價值觀,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初步懂得跨學科學習知識,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四、聯系生活教學

歷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歷史課程的教學應增加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的內容,就是說,現在的歷史教材的內容有很大部分的知識可聯系到學生生活、社會的實際,把歷史知識聯系到學生的生活當中,歷史知識才具有生命力。也只有聯系到學生生活實際的知識,學生才容易理解,才有興趣去接受并去創新。如講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的思想時,可聯系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對打架、說臟話、破壞公物、亂扔紙屑的個別同學,應用儒、道、法、墨的思想問他們:對這樣的事情,我們該如何去處理呢?例子貼切,既讓學生易于接受,又可把所學知識靈活地運用,變成活的知識,而不只是歷史理論和概念。

五、圖像教學

現在新教材的一大特點是課文中的圖像多。如何發揮這些圖像的功能來為教學服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我在教學過程中總是充分利用課本的圖像,有時還補充一些課外的圖像。圖像除了直觀、形象的優點外,還具有其他的功能,如激發學生探究歷史問題的興趣、加深對歷史現象的理解、培養審美的情趣、增強時空觀等。

六、多媒體教學

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能給學生帶來形、聲、貌三位一體的效果,深刻地刺激學生的腦神經。在這方面,經過幾次的嘗試,總體感覺效果不錯。如制作課件第13課“秦帝國的興亡”,通過多種手段,把李白的詩、秦始皇的畫像、秦始皇滅六國的先后圖、秦朝的疆域圖、本課的問題、歷史情境問題、歷史典故和一些有關秦滅六國的戰爭影片等,合理地安排在課件里。這種教學形式不僅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而且引發了學生接受新知識、探索新事物的興趣,具有很強的教學直觀性、生動性和形象性,教學作用無疑是最棒的。

參考文獻:

[1]李曉風.李曉風歷史教學的思考與實踐[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2.

[2]葉小兵《.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新變化[J].歷史教學,2012(04).

作者:王家炳 單位:福建省泉州師范學院附屬鵬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