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質量研究
時間:2022-12-05 10:30:58
導語:初中歷史教學質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初中歷史
初中歷史是初中階段一門基礎的學科,主要講述發生在過去的中外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重要歷史概念及歷史線索等方面的知識,然而由于這門課程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再加上教師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等,因此,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二、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學好這門課程的關鍵所在,由此道出了學習興趣的重要性,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從學生的學習興趣著手,現在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一下,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努力營造一種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以非常嚴厲、高高在上的形象出現在課堂上,這樣就會形成一種教師在講臺上講得興趣盎然,而學生則在臺下昏昏欲睡的局面,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而新課改則強調,教師要努力營造一種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氛圍中,教師不再是一名高高在上的領導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不但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貞觀之治”為例,在講述這節內容時,不是教師一上來就開始為學生講述這節內容,而是可以這樣設計,同學們,你們都聽說過“貞觀之治”嗎?有哪個同學能為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下是哪個朝代出現的?是由誰提出來的?它的提出有什么歷史意義?這時學生紛紛舉手,有的同學提出是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提出的,使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有的同學還根據自己看過的電視劇或者讀的一些歷史名著,為大家講述了“貞觀之治”提出的背景等,從而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教師引導學生看看課本教材是怎樣描述的,在這種氛圍中,不但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課堂效率。2.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圍繞著課文教材來授課,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會覺得特別單調、乏味,因此,學習興趣不高。而新課改則強調,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靈活改變教學形式,如創設故事情境、生活情境以及多媒體情境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以“絲綢之路”為例,在講述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這時期的學生求知欲比較強等心理特點,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絲綢之路”開辟的過程,通過一幅幅畫面的展示,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教師適時的引導,使學生不但對“絲綢之路”有了詳細的了解,而且對絲綢之路給我們后代帶來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有了深刻的體會。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創設,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課堂效率。3.巧設疑問,以疑激趣。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主體主導著整個課堂,采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形式,而學生也習慣了被動地聽課、記筆記、做作業等,因此,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而新課改則強調,教師可以通過創新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我們的課本里穿插著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例子來講述,而對于難度較大但書中沒有什么解釋的知識點,可以選擇有趣味或者貼近學生生活的角度去講解,讓學生感覺到有趣,這樣他們才會主動地學習。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巧設疑問的方式來進行,不但可以以疑激趣,還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造紙術”為例,我們都知道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在發明造紙術之前,人們在哪兒寫字?西漢就發明了造紙術,為什么到了東漢時期,蔡倫又要改進呢?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這些疑問來進行學習,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有了目標,而且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得到了解決,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綜上所述,興趣是學習最好的教師,是學好這門課程的關鍵所在,我們從努力營造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創設情境教學以及巧設疑問三個方面具體論述了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希望我的論述能為我們的教學提供幫助。
作者:李華珍 單位:廣西柳州市文華中學
參考文獻:
[1]黃亦嬋.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新課程(下),2012(3).
[2]楊俊才.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歷史教學質量[J].新課程(中學),2014(10).
- 上一篇:淺談歷史教學史料的作用
- 下一篇:廣播電視服務業企業經營效率研究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