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強高中生歷史文化素養

時間:2022-01-16 09:13:53

導語:如何增強高中生歷史文化素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增強高中生歷史文化素養

摘要:增強高中生歷史文化素養是要在歷史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養,主要內容有歷史知識儲備、歷史思維能力、歷史分析能力、歷史綜合能力。高中歷史是一門深刻嚴肅但是又豐富生動的學科,想要增強高中生的歷史文化素養,首先要讓學生對學習歷史充滿興趣,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水到渠成地增強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

關鍵詞:增強;高中生;歷史;文化素養

增強高中生的歷史文化素養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項艱巨并且復雜的教學工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探索教學方式,設計教學方案,學生要積極地配合教師的教導。師生都要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可以得到增強。

一、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興趣可以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直接興趣表現為學生對教材所敘述的歷史人物、故事和教師講得比較生動的內容產生的興趣。間接興趣表現為學生由于學好歷史后得到的比如文綜高分、榮譽獎引發的興趣。所以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這兩方面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用多種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直接興趣,還要做好評價反饋,通過獎賞制度激發學生的間接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于感興趣的事物會有更大的學習動力,教師要學會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講述歷史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講述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英俄德法美日意奧這八個國家名不好記,教師可以把順序打亂變為:“英法奧美日德意俄”,諧意為“英法奧每日得一鵝”,如此學生很快就記住了八國的名稱,而且不容易忘掉。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加入豐富的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賦予課堂教學豐滿的情感。一個幽默有趣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比較容易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教師要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

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學習,會有高漲的學習熱情,會有高效的學習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不同的學習情境,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教師可以把引人入勝的故事、言簡意賅的成語、膾炙人口的歌謠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時刻都充滿學習的興趣,時刻都有活躍的思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配合著教學內容,提出一些歷史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比如在講“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變革”內容時,可以用故事進行引入,這樣以故事引入的歷史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積極思考,增強歷史文化素養。比如在講《第二次鴉片戰爭》內容時,利用《火燒圓明園》影片片段導入新課,通過圓明園火燒前后對比,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讓學生走入創設的歷史情境,感受歷史事件的過程,當學生看完影視資料時,已經融入到歷史情境中,然后讓學生進一步探究,教師加以適當引導,學生會逐步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情感。

三、教師可以組織歷史課外活動

有時候光有課堂教學的教學是蒼白的是不豐滿的,學生很難一節課四十五分鐘都保持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這種教學不利于學生學習,不利于學生開闊視野,不利于學生全面提高自己,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枯燥的講述遠遠比不上課外活動給學生帶來的體會和感悟。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多多地組織一些課外活動,讓學生主動探索歷史,讓學生充分體會歷史的魅力,增強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參觀文化遺址的活動,比如可以帶學生參觀故宮、圓明園等,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加學生對歷史的了解,增強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

四、教師要將歷史和現實聯系起來

歷史學科講述的是過去的事情,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容易產生一種疏離感,如果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沒有親切的感覺是不可能學好歷史的,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把歷史和現實聯系起來。教師可以把與歷史課文內容相關的新聞時事、社會現實結合到教學中,把歷史和現實完美的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親切感。比如在學到英國侵占香港這一內容時,可以提前讓學生搜集有關“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成功實現的事例,加深學生對于歷史的理解。這種把歷史和現實結合起來學習的方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了教師的教學效果,增強了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

五、培養學生多元科學史觀

多元科學史觀指的是教師指導高中生利用歷史學科的思維和方法,對歷史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的觀點,當前高考歷史試題的考查也包括這一內容,多元科學史觀是高中生應該具備的基本歷史素養。多元科學史觀主要包括唯物主義歷史觀、近代化歷史觀點、整體歷史觀點、革命歷史觀點,能夠科學的運用多元科學史觀是高中生學好歷史的前提,是學生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依據。教師要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多元科學史觀,幫助學生掌握其內涵,增強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增強高中生的歷史文化素養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學生個人的成長和國家民族的發展都起著促進作用。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該扎根于現實,聯系歷史教育觀,在還原真相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提高判斷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唯物主義歷史觀。教師要盡最大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增強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讓學生在歷史大潮中可以把控自己,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參考文獻:

[1]陳超.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與培養[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01).

[2]許國慶.高中歷史學科素養培養初探[J].文教資料,2010(35).

[3]張華中.基于實踐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體系芻議[J].歷史教學,2015(09).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5]吳偉.中學歷史教學的知識傳授與歷史素養培養[J].課程•教材•教法,2013(08).

[6]王志乾.談高中歷史教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成才之路,2010(25).

[7]王銀山.淺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歷史能力的策略[J].教育革新,2014(6).

[8]唐兵.淺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0(26).

作者:李雅玲 單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