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數學如何培養學生素質
時間:2022-01-16 09:11:14
導語:大學數學如何培養學生素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素質教育具體應用于大學數學教學就是大學數學素質教育。高校學生的數學素質主要包括數學能力和數學意識。數學能力是指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基本原理,對數學的定理、公式熟練運用,能夠進行數學專業的基礎研究,并形成學生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在數學意識方面,形成學生自主用數學知識來處理問題的意識。2.高校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1)學生學習觀念存在問題。很多高校的本科生,尤其大一的新生,以為“大學比高中學習輕松多了,沒有那么大壓力了。考試只要達到60分就萬事大吉了”。因此,有的學生平時上課不認真聽,只是到期末的時候拿出課本或者別人的聽課筆記,背一些公式和課后題。2)高校教材內容偏重知識的傳授,大多不重視數學知識的應用,造成教材與時展有些脫節,這樣給學生的感覺就是為了學習數學而學習,根本不知道自己學的這些東西有什么用,從而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3)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在相當一部分人看來,數學太枯燥了,整天跟數字和數學符號打交道,因此,高校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就是:講臺就是授課老師一個人的“表演舞臺”,學生是“臺下的觀眾”。每當老師提問的時候,學生們都趕緊低下頭,不敢跟老師有任何的“眼神交流”,唯恐老師讓自己回答問題。這樣一節課下來,聽課的學生到底學會了多少就很難說了。4)應付作業的問題。不少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學生交上來的作業基本就那么幾個“版本”,都是大同小異,存在作業抄襲的現象;再有,教師花了很大心血批改的作業,學生拿到手后,卻很少有人認真去修改作業中出現的問題。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效果。3.高校數學素質教育的實施1)老師必須通過教學讓學生明白:大學較之中學雖然有了更多可供學生自己支配的時間,但這并不意味著大學期間的學習任務很輕松,要想真正把數學學好并不是那么容易;學學數學的目的,不僅僅要學會數學的基本知識、記住書上的定理和定義,更主要的是為了增強自己的邏輯推理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另一方面,老師在出試卷的時候,盡量不出課后題的原題,題型可以相似,但是一定要有所變化,這樣,學生就不會有單憑死記硬背就能及格的僥幸心理了,也能激發他們認真去真正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再者,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技巧的基礎上,注重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2)數學的強大生命力不僅在于其深刻的理論,還在于其廣泛的應用。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強調它的理論性是必要的,只有學習并深刻領會了其思想方法才能提高能力,但是同時也要注重數學的應用。因此,教師要緊緊抓住時展的脈搏,課前充分備課,加強對所授數學專業課中相關知識的應用性的講授。例如,在講授常微分方程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這一強大的工具,向學生介紹常微分方程除了傳統的應用以外,還包含許多生動的“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比如,生物共生問題、醫學問題、交戰問題等都可以轉化為微分方程來解決。這樣,在講課的同時,可以潛移默化地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要想在自然科學、社會、經濟等任何學科中取得成就,必然需要良好的數學基礎及熟練的數學思維方式,無論是理論上的創新,還是實務上的進展,離開了數學的支持,都是緣木求魚,可望而不可即。3)學生總是認為寫作業是項任務。只有讓學生改變了這種錯誤觀念,才能從根本上避免出現學生應付作業的情況。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平時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促進學生消化、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老師之所以留作業,是想通過作業了解學生以及教學效果,從而及時調整上課思路;對學生而言,老師對作業的反饋可以幫助他們了解知識掌握的情況。如果不認真寫作業,或者干脆抄襲,那么,老師就不可能知道學生哪里學會了,哪里沒學會,久而久之,最終吃虧的還是學生自己。另外,老師對于作業的批改要認真、及時。現在有些老師作業只批改一部分,還有些老師讓研究生代替自己批改作業,這些行為都會讓學生感覺自己的勞動沒有獲得老師的充分尊重。再有,老師應盡量不要讓學生的作業本上出現紅“×”,學生的錯誤可以用較委婉的方式指出,比如告訴學生用什么方法或者僅僅指出錯在哪里等方式。此外,老師也盡量避免用打分數的形式來衡量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比如當某學生作業完成得不好的時候,可以寫“希望下次作業好好完成”;某位同學作業較之上次有進步時,就可以鼓勵“再接再厲”等等,要多給學生鼓勵性的評語。
總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真正地落實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倪中華.論高校數學素質教育[J].青年文學家,2010,11:57-57.
[2]黃敬頻,方麗菁,黃留佳.民族院校數本專業實踐教學新體系探索[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4(4):87-90.
[3]梁艷楠,楊曉磊,周洪玲.淺談大學數學素質教育[J].China’sFor-eignTrade,2011,12:244-244.
作者:劉桂蓮 單位:山西大同大學
- 上一篇:中職數學教學內容及改革
- 下一篇:如何增強高中生歷史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