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下中亞農業邊境貿易

時間:2022-05-19 11:00:27

導語:一帶一路下中亞農業邊境貿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帶一路下中亞農業邊境貿易

摘要: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一帶一路”戰略為我國農產品貿易帶來了巨大契機。但是,我國農產品在亞洲的出口比重仍然不協調,同時與其他國家競爭激烈,某些農產品出口量減少或者二次加工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加強農產品的出口貿易改革,實現農產品的二次加工,進而為做好農產品出口提供良好保障。

關鍵詞:一帶一路;農產品;邊境貿易;農業經濟

1我國對于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的現狀

我國農產品出口量在品種上差異很大(表1),其中進口的主要是類糖、蜂蜜、蛋奶、飲料、煙葉、谷物。但是由于中亞五國的主要貿易國家依賴于歐洲和亞洲,尤其依賴于俄羅斯,導致我國在與歐洲國家的競爭上處于不利地位。我國對于中亞五國的農產品貿易在物流和貿易方式上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2“一帶一路”給邊境貿易帶來的問題與機遇

“一帶一路”的戰略著力解決貿易便利問題,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內各國良好的經營環境和在沿線地區建立自由貿易區,激發和釋放合作潛力。在這種背景下,應當抓住機遇增加農產品貿易及農產品的深加工。因此,在“一帶一路”的大環境下要把握地理優勢,抓住機會,利用我國豐富的農業資源,同時結合當代完善的物流體系,更好地發展農業貿易。中亞位于歐亞大陸的腹地,在大陸上是連接東亞、南亞、中東和歐洲的樞紐,成為東進西出、南上北下的必經之地,因此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有著交通要道的作用。然而,中亞地區的環境問題導致中亞五國的農產品生產水平偏低,比如水資源嚴重不足、水質惡化、空氣污染、瀕咸海地區發病率急劇上升、出生率下降、嬰兒死亡率上升等,由此出現了生態移民。此外,恐怖主義和極端勢力破壞絲綢之路的情況時有發生。

3前景展望

中亞五國由于地理位置、氣候及風俗習慣上的不同,導致了中亞地區與我國在進出口貿易上有很大的不同。我國的國土面積廣闊,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中亞地區大多干旱無雨,光照強烈,農產品單一,因此其農產品大多依賴于進口。這為與中亞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實現農產品貿易共同繁榮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我國自古就與中亞有著長期的貿易往來,維護好這一地區的農產品貿易,對于發展我國的農業生產、實現農民增收以及在其他領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4對中亞地區邊境貿易的建議

4.1在邊境地區多建立自由貿易區。在我國與中亞交界的地區多建立邊境自由貿易區,加快農產品的流通貿易。首先,建立合理的區域劃分,例如蔬菜區、糧棉區、水果區、魚類海產品區域等。其次,建立規范的大型倉儲區,同時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以保證邊境農業貿易的正常進行。因此,在邊境可以建設農業貿易鐵路專線,為農業貿易提供良好的交通條件。同時,建立良好的通訊設施,以保證通訊聯絡的暢通,避免在交通不便時給邊境貿易帶來影響。4.2加強市場監管力度。為了避免價格的絕對壟斷造成農產品滯銷,強買強賣擾亂市場秩序,必須要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合理的市場監管是保證邊境貿易正常進行的關鍵,要注意與對方政府部門簽訂統一的質量檢疫標準,在協商一致的前提下,政府部門要設立監督部門進行監督,維護合理的市場交易秩序。同時應設立投訴舉報部門,堅決打擊強買強賣和擾亂邊境市場貿易的活動。4.3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要加強農產品的質量監管,保證邊境貿易的農產品質量合格,杜絕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加強鮮活農產品的檢疫,避免病毒跨區域和跨國傳染。只有保證優越的農產品質量,才能進一步提高我國農產品貿易的競爭力。4.4大力投入保鮮技術的研究,建設大型倉儲基地。由于中亞國家處于大陸版塊中部,遠離海岸線,許多海產品要從沿海地區運輸,因此需要良好的保鮮技術,這使得我國海鮮產品的貿易成本大大增加。良好的保鮮和儲存技術可以讓海鮮產品保存較長時間,因而可避免由于銷售不暢而導致滯銷變質。因此,要加強對農產品保鮮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4.5提高我國農產品的深加工技術。首先,對農產品進行二次深加工可以提高其價格。我國大多農產品面臨的問題是二次加工能力太低,農產品往往以最原始的狀態銷售出去,并沒有達到發達國家二次加工的技術和水平,因此應加大研發力度,提高我國農產品的深加工技術。其次,我國農產品的生態科技優勢也沒有發揮出來,所以要重視對一些農產品生態科技的研發。此外,在保證基本糧食供給的基礎上,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使我國農產品更加多元化,更加符合市場發展的需求。4.6建立農業推廣“一對一項目”。在邊境貿易地區,針對貿易量比較大的農產品,要建立相應的生產基地。政府可以與某些農產品產地簽訂農產品種植收購協議,這樣不僅可以讓農民擴大規模放心種植,而且還可以保證農產品的價格不會因為市場的波動而產生較大起伏,既保證了農產品的出口數量,同時也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進而實現農產品的產地統一、管理統一、品種統一、質量統一。此外,農技推廣人員要加強技術推廣,農業推廣的目的是讓農民獲得新的農業生產技術和新的農業貿易方式。再者,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政府的調控也很重要,同時農民要與時俱進地了解邊境貿易情況,使其更好地參與到農業邊境貿易當中去。4.7政府加強對農業技術的推廣。我國各地農業發展水平不均衡,不同地區的農民思想觀念也不同,從而導致其對農業的看法不同。傳統農業當中,農民養家糊口的觀念根深蒂固,而發達地區則已開始加入邊境貿易,同時對農產品進行二次加工,從事高檔農產品的銷售。因此,在傳統農業種植地區,政府應加快對農業先進技術的推廣和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積極探究邊境貿易中出現的問題,探索新的養殖和種植方法,減少運輸方面的成本,讓農民更有意識地參與到邊境貿易當中,從而加大農產品在邊境貿易中的比重。

作者:黃龍江 單位:浙江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