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貿易過程中特色農產品英語翻譯
時間:2022-11-13 09:05:10
導語:對外貿易過程中特色農產品英語翻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全球化進程的范圍也在逐漸擴大,我國經濟、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由于人們生活的質量日漸提高,對于營養均衡也越來越重視,這也為我國特色農產品打開了銷路。另外,由于全球化經濟貿易發展的現象日益加重,使得我國特色農產品的出口量也隨之增大,在不斷開拓國際化市場的同時,發現在農產品翻譯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直譯過多、英語翻譯過于“中式化”等,而究其原因不僅是由于農產品企業對英語翻譯的忽略,同時也是因為缺少相關專業翻譯人才,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產品的出口。本文針對當前特色農產品在英語翻譯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且對此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策略,以期促進我國特色農產品的英語翻譯更具準確性。
關鍵詞:對外貿易;特色農產品;英語翻譯;現狀;策略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在國際性貿易交流與合作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因此,對于農產品的標準化翻譯而言,必須要引起企業以及政府的重視,這不僅關系到國際化市場的拓展,同時也側面體現了我國當代翻譯水平的整體概況。因此,對于貿易出口類特色農產品的英語翻譯要引起各方各界的高度重視,并及時解決翻譯中出現的問題,通過引進高質量、高素質的翻譯人才,組建一支優秀的特色農產品翻譯團隊。本文基于對外貿易,對于特色農產品英語翻譯提出了幾點有效性建議,希望能夠提高我國特色農產品的關注度,進而拉動農業經濟增長。
1我國特色農產品在英語翻譯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1.1直譯過多
經過多方市場調查后不難發現,我國現階段特色農產品的翻譯仍然是以直譯為主,而且超過九成的農產品都是直接以漢語拼音標注,其中也僅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單詞有著真正的含義,而這也是嚴重影響農產品出口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由于直譯過多所造成的誤會和困惑的現象也常有發生,例如樂山的特色農產品,名叫“哈哥兔肉干”,其英語翻譯多數為“TuRouGan”,而這樣的翻譯不僅會使得外國人一頭霧水,更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銷量。因此,對于在當前時期特色農產品翻譯中直譯過多的現象而言,相關企業要足夠重視,不僅要加大引進翻譯人才的力度,更要注重對翻譯人員的培養,避免在翻譯過程中直譯過多的現象發生。
1.2企業對其不夠重視
由于市場上各大農產品企業都是以盈利為直接目的,很多企業往往會更加重視產品本身的外觀包裝、商標、以及商標的圖案設計等,很多情況下都忽略了對產品的翻譯。一方面是由于特色農產品的翻譯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和難度,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翻譯方式相當復雜,不僅需要考慮產品本身的含義,更要考慮文化差異。因此,多數企業不愿意將時間浪費在這一方面。另外,由于農產品翻譯需要人才資源的智力支持,這就要求企業增加投入,但是多數情況下企業并沒有意識到這方面的重要性,而是選擇性忽視,這也是導致特色農產品翻譯不規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1.3缺少相關翻譯人才
縱觀當前時期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企業的發展現狀不難發現,企業特色農產品的銷量及其知名度之所以會受到影響,其主要原因并不僅僅是質量、售后、安全性等硬性條件,更多的是由于外國人并不了解產品的特質,提不起購買欲望。而企業之所以沒能夠打出響亮的產品旗號,其主要原因便是企業沒有充足的翻譯人才。因此,對于特色農產品的翻譯不僅只停留在表面,更是缺少科學性與關聯性,在很大程度上導致特色農產品滯銷,給企業帶來損失。因此,企業應該為了自身的長遠利益考慮,引進相關翻譯人才,對于農產品的翻譯要基于高度重視,并且要為翻譯人才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這樣才能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1.4“中式化”英語翻譯現象日益加劇
“Chinglish”一詞指的是過于中式化的英語,而這種語言現象也是當前特色農產品翻譯過程中常出現的現象之一,而過于中式化的英語不僅會給外國人造成困惑,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農產品翻譯領域的發展,這樣的現象會導致一些剛接觸英語的學生產生一種錯覺,形成錯誤的語感,嚴重影響我國英語翻譯的基礎水平。因此,對于特色農產品翻譯的中式化這一問題,必須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并且要及時解決,切實提高相關翻譯人員的翻譯水平,正確運用英語翻譯法則,避免中式化英語翻譯泛濫。
2基于對外貿易,特色農產品英語翻譯的策略研究
2.1尊重英語語言的架構特點及習慣
在對外貿易中,我國特色農產品的翻譯必須要遵循翻譯規律,并且要實現翻譯的標準化,然而實現這一目標并不容易,尤其是對于某些特色農產品而言,想要實現產品的標準化翻譯就必須要全面了解英語的語言習慣,并且要深刻掌握英語語言的結構框架及其特征。尤其是關于英語本身所具備的架構特點以及習慣,多數情況下在做特色農產品的翻譯工作時,要注意主動迎合英語使用者的習慣和喜好,這樣才能夠在最大限度上保證外國人對產品翻譯內容的理解暢通無阻。例如,普洱茶屬于黑茶的一種,在英語翻譯中一直以“blacktea”為慣用翻譯結果,然而如果將其翻譯成“Pu'eer”便顯得比“blacktea”更為貼切,由于音源相同,它既是普洱茶的中文發音,也與英語單詞的構詞結構相像,同時也能夠體現出普洱茶身的區域文化特征。因此,完全可以將“Pu'er”取代“blacktea”,這樣既避免了農產品翻譯的過于籠統,也能夠體現出英漢翻譯之間的關聯性。
2.2充分使用國外英語翻譯法
在特色農產品的翻譯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翻譯內容詞不達意的現象,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不僅僅是企業缺少相關翻譯人才資源,更是因為我國大部分企業的翻譯團隊缺少正確有效的翻譯方法。因此,這就需要我國特色農產品企業重視對英語翻譯法的研究,更要充分引用國外英語翻譯方法,根據文本類別的不同進行差異化分類,例如表達性、人際性、信息性等多種文本翻譯,在翻譯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翻譯法。在進行特色農產品翻譯時,譯員要根據對外貿易的實際情況,并且以特定語言場景作為依托,而不能一味地選擇中文拼音或者直譯的方式進行農產品的翻譯。例如,在翻譯“紅燒獅子頭”這道名菜時,如果采用直譯則會翻譯為“Lionheadbraisedinbrownsauce”,這會讓外國客戶在理解方面出現偏差,而采用交際翻譯則是翻譯成“Stewedporkballinbrownsauce”。由此可見,在特色農產品的翻譯過程中,要充分運用多種翻譯方法,幫助外國客戶理解特色產品的實際含義。
2.3將直譯與意譯結合
眾所周知,在英語翻譯中直譯與意譯屬于翻譯工作的慣用方法,采取將直譯與意譯相結合的翻譯方法不僅能夠使得翻譯結果更為標準化,也能夠更加便于翻譯工作的進展。因此,在對農產品的翻譯過程中,要抓住產品的特色,將其在中文層面所表現出來的顯著特征簡潔的體現在英語語言翻譯的重點上,同時要輔以更加地道的英語翻譯加以補充,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滿足外國人對農產品在內涵以及實際用途的雙重要求。例如,在翻譯“麻婆豆腐”時,如果直接翻譯成“MapoTofu”的話,會使得外國客戶很難理解這道菜所具有的實質和含義,而在“MapoTofu”之后接上“Stir-FriedTofuinHotSauce”的話,就可以清晰明了的為外國人表達出這道菜的做法、基本食材以及口味等多方面信息,前者向外國人簡介了這道菜的歷史典故,后者則是體現了這道菜的做法即經過攪拌、油煎以及醬汁充分浸入的狀態。如此一來,可以讓外國人在享受地道美食的同時充分領略了我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而將直譯與意譯相結合的方法,在地區特色農產品的標準化翻譯中也是慣用手法,通過將雙方國家的文化進行深入融合,進而更好的促進農產品翻譯的準確性。
2.4音譯
對于英語翻譯法中的音譯法來說,其本質含義并不是要根據詞語的讀音來進行翻譯,而是要根據自身的讀音來進行翻譯,常用語特色農產品的翻譯,例如“古柯———coca”,“甘藍菜———kale”等。另外,在農產品翻譯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會出現“Vitamin”一詞,即使很多人將其翻譯成維生素,但是他實際的含義卻是“維他命”。很多企業都習慣使用音譯法來翻譯有關特色農產品的名字,僅是由于這一方法可以對其背景意義進行直接的了解,也能夠讓人們更好的理解隱藏在特色農產品名字背后深刻的文化意義,同時也有助于提高文化的接受程度。由此可見,在農產品的翻譯過程中要充分使用音譯法,不僅能夠幫助外國人理解產品的含義,也能夠起到促銷的積極作用,這就要求企業相關翻譯人員要注重對英語音譯法的學習,并提高音譯法的使用頻率,充分使用這一方法為特色農產品命名。
2.5充分發揮交際翻譯和語義翻譯的特點
在紐馬克的《翻譯問題討論》一書中,提出了六種基本翻譯方法,其中核心翻譯法便是交際翻譯和語義翻譯,這對于特色農產品的翻譯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因此,在對特色農產品的翻譯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交際翻譯和語義翻譯的特點,前者注重原文的文化語言方面,允許譯文存在與原文之間的差異;后者則是注重保留原文的審美價值,在最大限度上表達原文中的具體意義,使得讀者能夠更易于理解原文意思,這一翻譯方法有著較強的適用性。因此,只有將交際翻譯和語義翻譯充分結合,才能夠更為充分的表達出農產品的具體含義。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特色農產品的翻譯過程中雖然出現了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只有通過政府、企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并且加大對翻譯人才的引進,在翻譯過程中充分使用國外英語翻譯法,將之直譯、音譯、意譯相結合,并且充分發揮交際翻譯和語義翻譯的特點,尊重各國文化間的差異性。與此同時,在農產品翻譯過程中要充分意識到英語語言的架構特點以及語言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夠讓特色農產品的翻譯得到更多的肯定,讓外國人更好的理解特色農產品的實質。只有切實轉變我國農產品的翻譯策略和方法,并且充分借鑒國外翻譯法,才能夠使得我國特色農產品在貿易出口過程中得到更高的評價。因此,在對外農產品貿易交流中,要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翻譯能力,切實提高我國特色農產品的翻譯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楊.商務英語在農產品對外貿易中的應用及技巧研究[J].知識經濟,2016(24):112-113.
[2]蔣萍.淺談特色農產品的英語標準化翻譯[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8):191,246.
[3]彭雪娟.地方特色農產品英語標準化翻譯問題與技巧[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09):100-101.
[4]高彤彤.淺談我國特色農產品的標準化英語翻譯策略[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06):238-239.
[5]劉凡.特色農產品的英語標準化翻譯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4):394-395.
作者:唐良玉 單位:湖南科技學院
- 上一篇:精神引領法學人才培養模式
- 下一篇:“營改增”對高職會計教育的影響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