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利基層服務體系探析
時間:2022-10-18 03:51:04
導語:農村水利基層服務體系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整個農村水利工作是以完善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為重要基礎和前提。通過分析遼寧省農村水利基礎服務體系基本狀況,針對水利站渠道經費、崗位編制、專業人員水平等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有效的對策建議,從管理、經費、政策等層面研究探討農村水利基層服務體制、機制的優化對策。以期能夠建立健全高效、精簡的農村水利基層服務體系,為促進和保障農村水利設施的穩定可持續發展服務。
[關鍵詞]農村水利;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對策建議;遼寧省
1水利基層服務體系現狀
遼寧省東南與朝鮮、日本隔海相望,南與渤海、黃海相鄰,不僅處于我國老工業生產的核心區域,而且是東北地區沿海沿邊和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全省面積14.8萬km2,主要包含沈陽、大連、鞍山、葫蘆島等14個省轄市,各鄉鎮和街道辦事處全額財政撥款事業單位占比95%以上。由于地方財政困難使得沒有工作經費保障的基層水利站達35%,只有少量工作經費和工資在當地財政預算范圍。農村水利基層服務體系的經費保障不足、工作環境艱苦、建設能力薄弱,而且技術手段與服務設施落后,與目前大規模、高強度投入的水利建設趨勢存在較大的差距。在新的時代背景和發展要求下,如何建設高效、精簡的基層水管單位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1]。1.1鄉鎮水利站現狀。根據遼寧省2015年鄉鎮水利站統計資料,人員編制數和在崗人員分別為5326、4820個,平均每個水利站在編人數4個,在崗人員不足4人;專職與臨時人員為4328、481個,平均每個站專職人數為3人,專職人員站在崗人數的86.7%,站總編制人數的78%。財政支付為遼寧省水利站辦公經費與人員工資的主要來源,其中全額支付與差額的水利站分別為1320個、5個;每人每年的平均工資為3.5萬元,全額支付與差額支付的辦公經費分別為1248個,35個,共有62個自收自支的鄉鎮水利站;每人每年的平均辦公經費為0.4萬元,有368個水利站的經費沒有落實到位,每個水利站的年平均總經費額度為1.8萬元。遼寧省有獨立辦公場所和沒有獨立辦公場所的水利站分別為632個、693個,辦公場所建筑面積平均值為130.72m2。1.2用水協會建設現狀。遼寧省農民用水協會自2005年成立以來,在各級水管部門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下,開展實施了先試點、后推廣的方法,建設完成了小農水、煙田建設、人畜飲水、農村小康水利等多個依托項目,用水協會組織群眾并積極參與小型水利的建設和管理[2]。截止2015年,遼寧省已成立用水協會1.2萬多個,在解決農田水利管理和建設主體“缺位”等問題方面用水協會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充分發揮了農民的民主權利,而且使得管理體制更加規范化與制度化,并為“一事一議”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載體和前提條件。
2農村水利基層服務體系建設及問題
2.1主要做法與實施效果。遼寧省要求進一步健全水利基層服務體系,切實落實農村水利設施工作人員經費和編制,明確崗位職責并解決管護缺位問題。自2012年開始,每年補助鄉鎮水利辦公設施建設200個并籌措2000萬元省級經費,大力改善鄉鎮辦公環境。1)合理設置基層水利服務體系管理機構,充分發揮體系各項職能。從水利水土保持管理站成立至今遼寧省始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基層水利改革與建設精神,通過對基層服務體系的不斷改革與深層優化實現農村水利服務功能的全面提升與完善。縣水利局直管之前由鄉鎮管理的水管單位,從而確保了基層水利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與落實。對人員工資和編制問題設施專門的管理機構核定,保證了基層單位的科學與合理性。基層水利單位與農村小型水利工程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涉及到項目的實施、設計規劃以及管理運行等各個環節,為積極發揮體系的功能作用應特別重視水利工作。在農村水利改革發展與建設管理過程中基層水利單位做出了重大貢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在組織群眾參與農村水利建設、抗旱與防洪,水利設備鄉規民約的制定,協調處理當地用水糾紛以及處理破壞水利設施事件等方面,基層水利單位發揮著積極作用[3]。2)提高作業人員綜合素質,加強一體化水務改革。為不斷提高遼寧省農村基層水利隊伍的業務素質,遼寧省農業大學,省水利學校以及水利廳等單位多次聯合舉辦了業務培訓班,不斷提高水利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遼寧省進一步加強了一體化水務改革力度,從而確保了各項水務管理事務的條理清晰和順利實施。截止2016年底,遼寧省已建成水務局的市縣68個,各基層水利服務機構進一步理順一體化水務管理體制和改革李素。通過推行物、財、人的統一管理,進一步推進農村水利的不斷發展。3)加強對農村水利站的建設,大力發展用水合作組織。根據遼寧省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相關要求,為改善基層水管單位的生活條件和辦公環境應保障公益性推廣機構履行職能所需的經費,并將所需資金納入各級財政的預算范圍,補助水利站儀器設備購置與辦公用房費用,從根本上解決水利設施落后的問題。在實際運行管理過程中用水協會根據自身實際狀況,相繼制定并完善了用水協會公約、水費收繳辦理辦法、工程管理制度、用水協會章程以及財務管理制度等,改善了原來責任不明確和制度不到位的現狀[4]。2.2存在的主要問題。目前,遼寧省全額財政撥款的鄉鎮水利站占96%,然而由于地方財政困難使得沒有工作經費保障的基層水利站達35%,只有少量工作經費和工資在當地財政預算范圍。農村水利站的經費保障不足、工作環境艱苦、建設能力薄弱且技術手段與服務設施落后,與目前大規模、高強度投入的水利建設趨勢存在較大的差距。目前水利站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現有人員普遍存在學歷較低且年齡結構老化,技術人員比例在范圍內中僅為56.2%。基層條件比較艱苦需要大量的人才,并且尚未建立基層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機制,城市為專業人才主要流向。水利站單位具備獨立的法人資質為國家有關部門提出的最新要求,然而遼寧省大部分鄉鎮水利站受機構改革的影響并入鄉鎮綜合服務中心,部分原有的水利人員、崗位編制兼職水利工作并納入農業服務中心,由此以來不僅沒有加強基層水利的隊伍建設,反而不適應于農村水利發展。
3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對策
3.1對策與建議。1)提高農村水利基層服務體系的資金投入,營造水利經濟大力發展的寬松環境。農村水利基層單位自身經濟效益薄弱,其社會效益明顯,為保障水利服務體系功能作用的正常發揮國家需要加大資金投入。為提高基層水利的資金投入應對每年的財政支出做出適當的調整,并將水利服務投入納入財政預算范圍。各級政府應按照一定比例增大對基層的生產、管理等活動經費。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基層水利體系建設資金短缺的問題應扶持與鼓勵其依靠自身發展水利經濟,通過提高自身收入緩解經濟壓力。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應改善基層水利部門的發展環境,大力支持其自身的發展。2)在改革發展中保留水利站,綜合提升隊伍素質[5]。水利基層服務體系中鄉鎮上水利站占據著重要地位,遼寧省農村集成水利職工達6.5萬人占總數的20%左右高,在基層水利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在鄉鎮結構改革進程中建議保留水利站。采取公開考核、招聘錄用等方法優化現有水管單位的人員結構,可引進專業技術人員提升基層水利綜合服務能力;另外,可采取多種形式的委培、短訓、脫產學習等培訓方式提高基層人員的技術水平,通過加強教育培訓提升水利人員綜合素質;切實解決基層水利人員的生活待遇、工作條件、盡職晉級等存在的問題,調動主動工作的積極性與創新性[5]。3.2鄉鎮水利站建設。根據各鄉鎮水利站事業人員編制數量并考慮水利站的基本狀況,遼寧省于2014-2017年修繕或建設一定的辦公場所,用于改善基層水利的工作條件;對事業人員編制進行一定數量的核實,并配備相當數量的水利專業人員;為提高辦公效率和改善水利技術裝配,配備有傳真機、打印機、電腦、全站儀等設備,部分地區還配備有工作所必須的車輛。3.2.1建設標準。1)人員與職能。根據水利站承擔的任務配置合理的人員,通常情況下以3~8人為最佳。通過科學合理的配置人員數,確保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水行政管理、機電排灌、防汛抗旱、后勤管理與行政等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專人負責[6]。配置水利站人員時應考慮其專業水平和文化程度,通常要求具有大專及以上水利專業文憑[7]。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為基層水利作的典型特征,水利站工作質量標準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區域水利工作的順利實施與開展。將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并按規定核定人員編制,切實建立職能明確、經費落實、人員穩定和高效運行的體制機制。2)技術裝備與基礎設施[8]。水利站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與必要條件是技術裝備水平,水利站的技術裝備應根據工作實際需要配置,其中GPS測量系統、全站儀、水準儀等為施工管理與工程測量主要設備;辦公與通訊設備主要有打印機、電腦、傳真、電話等,防汛專用與水政監察車輛為主要交通工具。隨著遼寧省農村水利建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水利建設與水利站設施標準也應當匹配。水利站應提供穩定的辦公場所和良好的職工辦公條件,有固定的防汛物資倉庫、值班宿舍、防汛值班室和辦公室等基本設施。水利站還應設置規章制度、工作職責、標牌上墻等辦公環境規范化建設,保持室外環境優美,室內清潔整齊等[9]。3)學習與培訓。通過不斷提升職工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切實提高基層水利隊伍綜合素質。遼寧省農業大學、省水利學校以及水利廳等多次聯合舉辦基層水利站人員業務培訓活動,各級水管部門也相繼開展了繼續教育和人員業務培訓班,并建立了完善的崗位培訓制度和技術職務評聘體制,不斷提升水利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技術水平[10]。3.2.2典型設計。以編制人員數作為典型設計標準,其中辦公場所及其附屬建筑物配置標準分別按4人以下、4~8人和8人以上設置。辦公設備配置與辦公場地建設為主要建設內容,辦公設備主要有車輛、傳真機、電話、電視、打印機、辦公桌椅、電腦、全站儀等。辦公場所主要有附屬構筑物和綜合辦公樓,其中附屬構筑物有安全衛生與活動場地、防汛物資殘酷等;綜合辦公樓有員工值班宿舍、會議室、員工食堂、防汛值班室以及辦公室等。3.2.3具體實施。根據鄉鎮水利站資金配套能力、前期工作進度以及建設的迫切性,按照重點突出、統籌兼顧的原則逐年建設實施水利站。根據相關資料,遼寧省1325個水利站2014-2016年年度建設計劃依次為260、532、533個,預計總投資5.68億元。通過農村基層水利站的建設實施,2016年底切實解決服務機構必要的交通工具、技術裝備和辦公場所問題。建立健全機構管理體系和,落實管理經費,切實提升鄉鎮水利站的綜合服務能力,為新農村水利建設和現代化農業發展提供重要保障[11]。
4結語
整個農村水利工作是以完善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為重要基礎和前提,應從管理、技術、經費、政策等方面改進和加強各項建設,從而提出各項措施與對策。(1)以小流域或鄉鎮為基本單元落實人員經費與編制,明確崗位職責健全農村水利基層服務體系,切實解決水利設施缺乏管護的問題。通過建立實施切實可行的行政法規為體系人員結構、資金投入和機構設置等提供重要保障。(2)以農民用水護協會為基礎建立起基層水利服務機構為主導、職能明確、高技術專業隊伍和服務到位的服務體系。根據鄉鎮水利站資金配套能力、項目建設的迫切性和實際現狀,逐年實施水利站的建設并從根本上解決基層水利服務所必須的交通工具、技術裝備和辦公場所等問題。
參考文獻
[1]楊陽,周玉璽,周霞.差序氛圍、組織支持與農戶合作意愿———基于小型農田水利建管護的調查[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87-97+134.
[2]王薇,陳學群,王昕,等.區域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終端水價及農民承受力研究[J].節水灌溉.2013.(6):58-60+63.
[3]劉立娟.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4.(01):45-46.
[4]樓豫紅.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有關問題的探討[J].中國水利.2011(07):29-31.
[5]夏晶.加強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J].江蘇水利.2011.(10):45-46.
[6]翟浩輝.設置區域(流域)水利站是深化鄉鎮水利站改革的有益形式[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5.(10):1-4.
[7]蘇鐵.建立水利工程管理運行新機制的思考[J].中國水利.2007.(4):39-41.
[8]顧煒標.從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談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路徑[J].江蘇水利.2008.(2):25-26.
[9][8]季阿蘭.東港市農戶水土保持投資行為機理與實證模型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7.(08):224-226.
[10]侯春芳.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J].地下水.2016.(05):153-154.
[11]周璐.瓦房店市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管理措施探析[J].地下水.2018.(05):217-218+22.
作者:李昊 單位:遼寧省海城市水利技術推廣中心
- 上一篇: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對農村經濟的作用
- 下一篇: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績效合同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