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圖書館建設與管理

時間:2022-11-21 02:49:42

導語:農村中學圖書館建設與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中學圖書館建設與管理

摘要:圖書館是為師生服務的基礎設施,但在一些農村中學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需要改進。通過調查研究,指出了農村中學圖書館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

關鍵詞:圖書室;問題;對策

圖書館是學校的文化信息中心,是學生的“第二課堂”,但在一些農村中學,特別是偏遠地區的中學,由于經濟相對落后,信息相對閉塞,因而在圖書室建設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致使圖書室的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必須引起重視。為此,筆者通過調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基礎設施配備不齊全。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農村中學的圖書館沒有閱覽座位,或數量很少,遠達不到《山東省中小學圖書閱覽室裝備標準》的要求;現代化設備的配備不足;消毒、防火、防塵、防盜等設備以及防潮、防霉、防蛀等措施也配備不齊全;室內和室外的環境欠美化和綠化。2.藏書數量不足且質量陳舊。在調查中發現,由于經費不足,不少學校的圖書館藏書總量以及學生的人均冊數達不到《標準》的要求,而且多是一些過時的試題、教參等資料。為了應付上級的達標檢查,學校可謂辦法想盡,不是突擊購書,就是到處借書。這種行為產生的后果,一是造成了圖書品種單一、內容陳舊的弊端,二是造成了圖書來源的多樣化。有些學校為了貪圖便宜,在購書時自作主張,購置一些質量低劣的圖書,既造成了學生閱讀的困難,又影響了學生的視力健康。3.圖書的使用效率低。據筆者了解,很多農村中學的圖書館,使用效率非常低。一學期下來,學生去圖書館借閱圖書的次數很少,有的甚至沒有,致使圖書淪為擺設。究其原因,一是受“應試教育”的制約,很多學校仍然把考試成績放在第一位,致使學生把大部分時間用在背誦和做題上,很少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二是因為圖書館沒有固定的開放時間,致使學生去借閱圖書的機會很少。就是有規定的借閱時間,也因圖書館開門和關門時間十分隨意而不能如愿,由此造成了圖書的應用效率低、資源嚴重浪費的現象。4.專業管理員缺乏。教育部在《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修訂)》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圖書館負責人要具有圖書館專業知識,具有基本的圖書館專業技能和計算機操作技能。”但由于農村中學普遍存在著教師短缺的問題,因而圖書管理人員大多為兼職,或由一些老弱教師及勤雜人員進行管理。這些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缺乏必要的專業管理知識,只能做一些“借書還書”的登記工作,有的甚至連借書憑證都不寫,更沒有規定歸還的時間。這樣松散的管理方式,后果可想而知。

二、解決的對策

1.加強校長培訓提高培訓實效。以前校長也進行過類似的培訓,但效果不大,原因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培訓的內容不切合實際。據參加過培訓的校長們反映,培訓的教師多是一些聘請的教育專家,講授的內容多是一些空洞的理論,如中外圖書館的管理理論和經驗介紹等。這些理論與農村小學的實際情況嚴重不符,因而作用不大,致使參加培訓的校長大都沒有興趣。二是個別校長在思想上不重視。有的校長把培訓看成是走形式,因而在培訓時并沒有認真聽講,更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有的甚至把培訓當成了旅游參觀、解悶散心的好機會。鑒于以上問題的存在,建議在對校長培訓時,要精心策劃培訓內容,制訂嚴格的制度。在培訓的內容上,有針對性地開設一些農村小學圖書室的課程,如搜集一些關于農村圖書室管理實踐的典型案例等,供大家參考。在培訓方式上,實行講授與研討相結合的辦法,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校長們進行實地觀摩和考察,以開闊眼界,拓寬思路,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加強管理員隊伍建設提高業務水平。除了加強校長培訓外,還要加強圖書室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一是按照規定,配齊專職的圖書管理人員,并積極關心、支持他們的工作,做到與其他學科教師一視同仁,以提高他們的敬業精神。二是鼓勵和支持他們外出學習和考察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對工作成績突出的人員給予表彰獎勵,對不能勝任工作的及對工作不負責的人員及時進行調整。3.增加資金投入改善圖書室條件。圖書室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一定的經費支持。因此,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想方設法增加經費投入,使圖書室的硬件建設符合標準的要求。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除了購置與現代化圖書室相匹配的基本設施以外,還要逐步實行微機管理,建成電子閱覽室,實現數字化圖書室,并創設優越的閱讀條件,讓師生在方便、舒適的環境中進行閱讀。二是充實書源,增加圖書的數量和種類。根據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圖書館(室)藏書量配備標準》要求,及時購入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小學生必讀書籍,以做到圖書結構合理,圖書質量有保證。4.加強課外閱讀教學發揮圖書館的作用。充分發揮圖書室的作用加強課外閱讀,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一是有計劃地向學生推薦優秀圖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教師要加強閱讀的指導,經常向學生推薦合適的讀物,并指導學生選擇讀物,引導學生把語文課內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培養認真讀書的習慣,不斷提高閱讀能力。”因此,要有計劃地向學生推薦優秀的圖書。這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使學生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例如,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接受能力,推薦一些有趣的童話、寓言、故事和一些容易理解的科普讀物、中外名著的簡寫本等。如《稻草人》等童話,《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的青少年讀本等;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推薦一些有關的書籍。如學完《賣火柴的小女孩》后,可以向學生推薦《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以后,可推薦學生閱讀有關環保的課外資料;學習了《月光曲》以后,可推薦音樂家貝多芬的有關資料等。二是是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在課外閱讀時一般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的,沒有科學的閱讀方法。因此,應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幫助他們掌握一些有效的閱讀技巧。如讀思結合法、讀說結合法、讀寫結合法等。三是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讀書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做到學以致用。例如,結合清明節、端午節、教師節、國慶節、讀書節、科技節等節日,舉辦與主題相關的征文活動。如清明節到來之時,通過舉辦以“祭先烈”為主題的活動,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地到圖書館查閱革命戰爭時期家鄉中涌現的英雄人物事跡,然后再加入自己的情感體驗,最后經過修改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既能提高學生的讀書熱情,活躍學校生活,又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加強學生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又如,端午節到來時,可引導學生去圖書館查閱資料,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典故等。這既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又能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結語

學校圖書館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又是發展學生實踐能力的沃土。雖然工作上有一些難度,但思想上只要高度重視,就一定能克服困難,使農村中學的圖書館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使圖書館的功能得以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改革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3-67.

[2]李景.西北貧困地區農村中小學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4(7):51-53.

[3]卓毓榮.中小學圖書閱覽室建設存在問題分析與發展策略研究:廣州市調研實證數據分析[J].圖書閱覽室學研究,2012(6):32-34.

作者:王志明 門福忠 單位:山東省青州市東壩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