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飲管理工作研究

時間:2022-05-21 09:18:42

導語:農村人飲管理工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人飲管理工作研究

摘要:2000年以來,莊浪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解決了全縣農村的飲水安全問題。要實現農村人飲工程“建的成、管的好、長受益”,需要每一位參與農村人飲工程的管理者勤于思考。在對經濟社會發展與供水量的增長需求、供水成本與水費收益的差別、供水服務水平與群眾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等問題進行研究后,找出解決方法,不斷提升莊浪縣農村人飲管理工作的效益。

關鍵詞:農村人飲工程;管理;思考

隨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竣工,農村飲水項目的投資增長空間趨于飽和。在這樣的形勢下,治水理念、工作重心也要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應由“以建為主”向“以管為主”轉變。就目前社會發展情況來看,水利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聯度越來越密切,水利工作服務的范圍越來越廣闊,這就需要進一步增強對水利管理工作的認識,在管理問題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提高管理水平,進而提高工程效益。根據莊浪縣農村人飲工程管理工作的實踐,可以從以下方面提高管理效益。

1提高管理水平,促進水費收入

農村人飲工程地點比較分散,管理工作量大,但農村人飲工程直接服務于農村,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且社會對農村人飲工程管理工作的關注度較高。因此,農村人飲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如果相關工作者只重視收費而輕視管理,工程維修養護不及時,水費收繳不規范(收費不抄表、收年費、票據填寫不規范等)、供水服務不連續、工程搶修不及時、巡回檢查不細致,致使群眾來信來訪、網站留言、電話投訴等事件不斷發生,將會給水管工作造成很大壓力,嚴重影響水務行業的形象。再從人飲工程運行情況來看,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有可能會造成人為破壞人飲工程事件的發生,致使水資源嚴重浪費,且增加了工程維修費。當人飲工程遭到破壞后會導致一些村社長時間停水斷水,這將進一步增加水費收繳工作的難度。今后要進一步加強人飲工程管理,提高供水服務能力,以持之以恒的管理手段逐步降低工程維修費用,以優質的供水服務水平促進水費收繳,以足額的水費收入保障工程的正常運轉。

2推行基本用水量,促進節約用水

實行基本水費制度是實現“以水養水”、確保水利工程良性循環的一種收費方式,目前平涼市乃至甘肅全省都在推行。基本水費制度就是規定一個基本用水量,如果用水戶每月用水量達不到基本用水量,也按基本用水量收費。據粗略統計,莊浪縣每天向農村平均供水約2萬m3,全年供水量730萬m3,按目前現行水價4元/m3計算,全年應收水費2920萬元,但實際全年收繳水費800多萬元,只收了實際供水量30%的水費,而水管單位全年支出1400多萬元(管理人員工資1100多萬元,工程維修費、管理費、辦公費、動力燃料費、水質化驗費以及其他費用300多萬元),縣財政每年補貼600多萬元。

3加強宣傳力度,增強群眾對管水政策的知曉率

為了適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要實行計劃用水、科學管水、節約用水的科學用水體系,相關工作者需要不斷加強對人飲工程管理辦法的宣傳,讓群眾意識到水的商品屬性,逐漸明白各項收費政策和管理措施。除了利用印發傳單、傳閱宣傳資料、制作宣傳欄、拉橫幅等方式外,還可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組織職工上街宣傳,擺放宣傳展板,設立咨詢點,現場解答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碰到的各種涉水問題。依靠水管人員在收費過程中與用水戶一對一的交流溝通,釋疑解惑,通過大力宣傳水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和相關辦事程序,增強群眾的水憂患意識和水法制觀念,使廣大群眾認識到依法治水、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重要意義。

4組建農村人飲專業搶險隊,提高供水保證率

農村飲水工程點多、面廣、線長,管理難度大。隨著早期建成的一些人飲工程使用年限的增長,部分管線和控制設施老化,容易發生跑、冒、滴、漏的現象,工程一旦發生管道脫落、爆裂,以及因雨水沖刷造成管道堵塞、移位等緊急情況時,工作人員不能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搶修,造成水資源大量浪費。因此,需組建縣級農村人飲專業搶險隊,以便更專業、更及時、更有效地解決出現的緊急情況,確保工程搶修迅速、有效,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5加強信息化、自動化建設,提高管理效率

近年來,隨著現代水利事業的不斷發展,各地逐步安裝了新型無源自控智能水表。智能水表的優點是計量準確,安全性能高,一表(或一戶)一卡,自動生成與識別IC卡密碼,一次充值使用,無值關閥,自動控制,無需入戶抄表、收費。智能水表適應范圍主要是水壓比較小的川區和用水量比較大的用水戶,而在用水量小的邊遠山區和流量大、壓力大的村社,并不一定適合安裝智能水表,原因是邊遠山區群眾用水量普遍少,大多用水戶每月的用水量連基本水量都達不到,智能水表的作用不大。在流量大、壓力大的地方,安裝智能水表,容易發生水毀。更重要的一點是安裝智能水表以后,有些管理人員不再深入用水戶,不再經常檢查人飲工程管道的運行情況,造成管理滯后,這勢必會影響人飲工程的持久運行。因此,要分區域、分階段推行現代水利管理機制。

6提高群眾的水商品意識,逐步推行成本水價

目前平涼市各縣(區)的水價分別為崆峒區3元/m3,涇川縣2.8元/m3,靈臺縣4.0元/m3,崇信縣5元/m3,華亭市3.8元/m3,靜寧縣3元/m3,莊浪縣4元/m3,全市平均水價3.7元/m3。通過統計估算得知,農村家庭平均每年水費支出不足150元,水費支出占農村家庭平均年收入不到0.01%,而電費支出平均為400元左右,電話費不少于1000元,相對來說,電費、電話費支出都遠遠大于水費支出,充分說明水的商品價值沒有體現出來,水價普遍偏低。而據一項水費支出對居民的心理影響研究表明,當水費支出占家庭收入1%時,心理影響不大;當水費支出占家庭收入2%時,有一定影響,開始關心用水量;當水費支出占家庭收入2.5%時,引起重視,注意節水;當水費支出占家庭收入5%時,影響較大,認真節水;當水費支出占家庭收入10%時,影響很大,考慮水的重復使用。世界銀行對發展中國家居民可承受水價的研究表明,家庭收入的5%為可支付供水和污水處理服務的上限。原建設部及一些研究機構提出,我國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費支出占家庭平均收入的2%~3%是比較適宜的。由此可見,當前平涼市各縣(區)水價普遍偏低。水價是促進水資源節約保護的重要杠桿,是水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水價形成機制和管理體制,對促進全社會節約用水、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長期以來,水沒有被真正作為商品來看待,水價低于供水成本,供水管理單位長期虧損,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水價沒有根據市場供求和成本變化及時調整,水價機制不合理,水價偏低,導致水資源浪費嚴重,農村水資源短缺與用水嚴重浪費現象并存。因此,打破吃“福利水”的傳統,對農村供水推行自負盈虧,對城鎮供水推行略有盈余的水價運行機制,是促進節約用水、保證人飲工程正常運轉的必要前提,也是農村人飲管理走出困境的根本所在。

作者:楊永軍 單位:甘肅省莊浪縣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