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農業技術發展趨勢與要點

時間:2022-11-12 11:06:59

導語:節水農業技術發展趨勢與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節水農業技術發展趨勢與要點

1節水農業技術發展趨勢

(1)航旱保苗播種技術。在土壤開始解凍時,我們需要采用頂凌播種的形式,將種子直接播種到凍土層,從而充分地保證種子能夠順利成長發芽,一般情況下在抗旱保苗播種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我們會采用搶蜩播種、提境播種、借上播種、造境播種、膜側播種、地膜雙槽覆蓋播種、改壟作為開溝播種、“三濕”法播種等。通過不同的播種形式,能夠有效地讓下層水逐漸滲透到地表,促進種子發芽,增加上層土壤的水舲量,麒種子和次生根的生長,提高幼苗的抗旱能力,解決旱地植物種植地區出現高溫,造成早衰的問題,保證種子生長發芽所需要的水量充足,該農業節水技術的發展趨勢為:在旱情頻發的地區,需要W?抗旱保苗播種技術,保證各地區都能夠結合當地的植物種植情況,采用因地制宜的發展方式,尋找適合植物種植的方法,解決春旱幼苗成長難的問題。(2)膜兩用栽培技術。該技術的有效應用是為了改變地膜覆蓋栽培作物壟上種植外圍壟溝種植,不僅能夠自主地收集雨水、抵抗地域災害,還能夠實現增產增收的現實效果,一些干旱地區在進行農作物栽培的過程中,合理地應用全地面覆蓋栽培技術,能夠全面提高農作物的整體產量,豐富傳統的集雨水進行農業灌溉的項目流程,是當前干旱地區節水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技術,不僅能夠通過地膜收集雨水,還能夠抑制水分蒸發。與壟溝種植技術相結合,其主要的應用優勢就在于通過雙壟全地面覆蓋地膜的有效應用,能夠充分地容納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降水量,并且基金項目:淮安市精準農業技術實驗室,淮安市創新服務能力建設計劃-重點實驗室(HAP201703)。通過地膜有效收集匯集到種植地區的降水,從而解決干旱地區春旱過于嚴重影響農作物種植質量的問題,保證植物能夠正常出苗。能夠長時間的儲存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所接受的全部降水,保證植物在發育期間的充足水分供應,減少田間雜草的生長,避免水土流失現象的發生,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通過最少的應用資金,實現大面積的種植推廣。

2節水農業技術未來研發重點行走式

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借助農村現在所具有的"f?走式'動力機械,在行進的過程中進行水資源灌溉,這種'行走式'的節水灌溉新技術,主要包含坐水播種技術、禾苗期灌溉技術,通過種子周圍灑水和苗根處灑水2種灌溉形式,保障種子正常的發芽和成長,布走式'節水灌溉技術的提出主要是以節水為主要前提,通過局部灌溉的方式,將少量的水按照一定的植物需求播撒到種子周圍。能夠有效減少不同類型的水資源浪費現象,達到節水灌溉的效果,全面提高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和傳統的人工刨掩坐水播種相對比,能夠發揮出有效的節水功能,當前我國'行走式,節水灌溉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一般是采用傳統的拖拉機等種植設備,進行水箱拖車的牽引,在播種的同時進行灑水和施肥工作。在水箱設置的過程中,會將水管和播種機械進行緊密相接,能夠同時完成播種、開溝、施肥、施水等多項農業工作,該技術的有效應用充分的利用農村所具有的動力機械,全面提高了動力機械的使用效率,與之相切合的播種機具,操作較為簡便,功能較為復雜,機械造價不高,適應當前的農民收入水平,是一種全面提高農業種植產量的高效節水技術,有效解決干旱貧困地區的植物增收問題。

3結束語

農業節水技術體系的構建,是促進農業生產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雖然近年來我國的農業節水技術已經得到了顯著發展,但是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仍然處于落后的發展階段。為保證每一個種植區域都能夠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節水措施,保障農業增產增收,為農作物生產構建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趙之然.現代節水農業技術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J].鄉村科技,2018(33):114-115.

[2]梁媛,楊剛.我國高效節水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研究[J1.中國水運(下半月),201&18(06):171-172.

作者:王衛兵 單位: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