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路徑
時間:2022-02-22 03:22:59
導語: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業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加快農業發展能夠推動我國整體發展,還能促進社會穩定與團結。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信息網絡技術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農業經濟管理面臨更大的考驗,信息化建設可促進農業全面發展。簡述了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概念與信息化對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并提出了具體的信息化管理路徑,旨在為農業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農業產業化
隨著我國科技快速發展,互聯網已經與多個行業領域密切相關。我國很多行業都在積極實施信息化管理,農業經濟管理也不例外。信息化能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對農業經濟管理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管理逐漸進入信息化時代,促進農業產業快速發展。
1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概念與內容
1.1概念。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先進技術收集、整理、推廣以及利用各種有效的農業信息,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快速以及高效的目標。首先,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農業市場信息,使農民能夠獲取更加有用的數據信息,提高生產積極性。其次,更加科學地配置各種農業資源,在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同時,促進農業經濟快速發展[1]。1.2內容。農業經濟管理信息涉及的內容包括以下幾點。首先,農業生產要素信息化。這里的要素包括肥料、機械設備、水資源、土壤等。利用信息化技術對這些要素進行利用與配置,使農業生產過程更加高效,達到預期目標。其次,農業科技與教育信息化。農業發展水平與專業人才、先進技術有直接關系,是農業發展的基礎。再次,農業市場信息化。及時獲取有效的農業市場信息,能夠為有關人員提供農業生產結構調整與優化的指導建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產品的產購銷一體化,為農民帶來更多經濟收入[2]。
2信息化對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傳統農業已經無法適應時展,正逐漸轉向知識型農業。高新技術、先進科技成果以及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一直以來,我國都以資源型農業為主,對信息化的應用較少。因此,要想讓傳統農業逐漸轉向知識型農業,就必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保證農業經濟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增加農民的收入,提升生產積極性[3-4]。2.1促進農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農民收入與社會穩定、社會建設有直接關系。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農民在生產經營時出現增產不增收的情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信息閉塞。信息技術與農業經濟管理相融合,能夠提升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農民主動了解市場需求,從而制定更加科學的生產計劃,提高收入。2.2促進農業向產業化方向發展。信息技術與農業經濟管理相融合能夠促進農業向產業化方向發展,促進我國農業產業發展。同時,信息技術的運用也能夠使網絡經濟與農業經濟融為一體,促進農業產銷一體化。2.3促進農業經濟轉型發展。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我國農業經濟也從傳統的資源型逐漸轉向知識型,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傳統農業仍然占據較大比例。信息技術與農業經濟管理融合能夠促進農業經濟轉型升級。
3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3.1思想認識不到位,信息化發展滯后。現階段,農業經濟管理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還不夠深入。很多農民由于文化水平較低,思想觀念落后,對新技術比較排斥。在此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處于落后狀態。互聯網、信息技術等在農業發展中未充分發揮作用。3.2信息資源開發力度不足。現代信息技術在我國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較少,尤其是在農業經濟管理方面明顯不足。大部分工作人員缺乏對管理工作的足夠認知,在管理中存在諸多不足,導致我國農業信息資源開發力度較低,限制了農業信息化建設。3.3缺乏高素質專業人才。當前,國內一些農村地區經濟發展速度較慢,大部分農業專業人才選擇留在大城市發展,導致農村地區缺乏專業人才。現有的工作人員專業能力和水平較低,無法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對信息化建設造成不良影響,導致信息化建設的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3.4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目前,在我國農業生產中最重要的內容是農業經濟管理。尤其是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與農業創新發展有直接關系,也對政府職能的發揮有重大影響。我國政府部門已經加大了對農業信息化管理的重視程度,但是仍然存在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備不夠完善等問題,導致部分農村地區的信息化網絡無法達到全覆蓋。
4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路徑
4.1加大培訓、教育力度,提升農民綜合素質。在農村,農業生產活動主要由農民參與,通過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能夠促進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因此,為了加快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步伐,應該在知識、技能等方面為農民提供更多培訓機會,提升農民的綜合素質[5]。首先,管理人員可以把農業管理信息與各種媒介互相融合,使農民便于理解、易于掌握并主動投入到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中,提升工作積極性。其次,政府應關注這項工作,安排信息技術專家深入農村組織講座。農戶可以選擇代表參加,這樣能夠提升農民的經濟化管理水平。4.2打造信息化平臺,提升農業信息資源整合力度。首先,農業主管部門要將發展信息化作為首要任務,打造先進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將農業信息資源到平臺,在提升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時,實現農業信息資源共享[6]。其次,信息化平臺的管理人員必須具有專業知識,使信息更加可靠、真實、準確,從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打開農產品銷路。再次,政府部門要積極鼓勵農民主動學習信息技術知識與計算機知識,熟練操作計算機,在網絡平臺中分享農業生產實踐中總結的經驗,以促進農業經濟發展。4.3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完善各項軟硬件基礎設施,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創造有利條件。要加大在資金、物質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促進農業經濟管理事業有序開展。同時,政府部門要做好軟件開發工作,統一農業信息資源庫,使涉農數據信息更加真實、科學。農業經濟管理部門要加強與其他政府部門的合作力度,使各個部門能夠共享農業數據,促進農業經濟管理工作順利開展。4.4增加資金投入,全面開展信息化建設。在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量較大。如果缺乏資金,就無法完善基礎設施,嚴重影響信息化建設成效[7]。首先,政府部門要認識到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配置齊全的物資,這是促進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基礎。其次,政府部門要對各地區的農業生產情況進行實際調查,了解實際困難,為存在困難的地區提供資金支持,配置信息化設備,使農業生產區域更加規范、更具規模。值得注意的是,政府部門要加強資金管控工作,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全程監控,讓已有資金得到高效利用。4.5培養專業的農業信息化人才,強化隊伍建設。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對農業發展極為關注,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與措施,強調農業經濟的主體地位,有助于農民打破傳統思想的束縛。我國很多高校開設了與農業相關的專業,為我國農業發展儲備了大量的優秀人才。此外,政府部門應在當地樹立典型,創建更加規范的技術團隊,使農民能夠看到信息技術帶來的優勢,從而不斷提高自身信息化操作能力,引導并鼓勵農民在網絡平臺上加強互動。這樣,農民不僅學到很多實用的農業技術,也擁有更多種植經驗,還提升了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
5結束語
我國農業快速發展,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對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時代不僅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發展體系,也對當代農業經濟管理有重大影響。農業部門一定要加大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力度,科學分析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發展建議。要認識到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對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實施更加有效、科學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策略,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苗瑞雪.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農業,2019(32):6-7.
[2]張艷.淺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20(7):116.
[3]王志平.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問題及發展策略[J].農家科技,2020(3):19.
[4]劉玉鳳.加強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有效策略[J].商訊,2019(6):163,165.
[5]張俊,王金玉.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18):126-127.
[6]陸晨光.淺談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7(13):10.
[7]王宇飛.關于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27):122-123.
作者:郅文偉 單位:五臺縣豆村鎮大石嶺村村民委員會
- 上一篇:農業經濟信息化發展研究
- 下一篇:淺談人口老齡化對農業經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