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社與農業經濟發展關系
時間:2022-01-20 09:19:48
導語:農村合作社與農業經濟發展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應將農村合作社發展列入重要內容。農村合作社是現階段組織農民生產、推動農村經濟大發展的最好途徑。農村合作社不僅能順利解決我國農村建設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同時為農民提供了更加優質與精細化的服務,是農業經濟大發展,農村經濟全面騰飛的必然選擇。闡述農村合作社建設對農業經濟大發展的優勢,并探索出推動農村合作社建設的可行性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合作社;農業經濟;大發展;優勢;策略
我國農村合作社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從建國初期的,到后來的家庭聯產承包,再到如今的現代農業合作社,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都洋溢著朝氣蓬勃,但又隱藏著危機與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低級的農業合作組織逐漸被更高級的其他形式所取代,現階段,現代農業合作社的應運而生為農業經濟的發展騰飛提供了可能性,同時也彰顯著必然性[1]。農村合作社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一種新型組織形式,其在促進農民增收、確保農村穩定以及騰飛農村經濟等方面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1農村合作社之于農業經濟大發展的優勢
1.1合作社具有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天然優勢
農村合作社為了農村、服務農村的特點使其成為農民喜聞樂見一種經濟發展組織形式,它獲得農民認可,極大調動農民經營生產的積極性,迎合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經濟發展規律,能真正推動農村經濟大發展[2]。農村合作社是基于農村特色資源建立和發展起來的,這種天然獨特的資源優勢奠定了農村經濟大發展的基礎,且給予合作社農民更多的自由話語權,在無形中提升了農村經濟的活躍度,改善了農業產業化經營效果。
1.2推動了農村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的增高
農村合作社的建立,促使了農業生產、經營、加工與銷售的一體化,實現了產、加、銷的有機鏈接。這不僅實現了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強化資源整合與利益互補,也能解決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的深層次問題,循序漸進地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
1.3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升,推動經濟發展
合作社是農業標準化生產的有力載體,其為農產品質量保駕護航。建立農村合作社可將農村閑散農戶集結起來進行統一組織生產,統一的經營生產標準、統一的經營操作流程、統一標準的農資供應,為打造農村優質品牌,推動農村綠色生產,確保農產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這極大提升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3]。近年來,隨著農村合作社的廣泛普及,農產品具有越來越高的市場競爭力,這對農村經濟大發展無疑具有推動作用。
1.4實現農民穩定收入、促進經濟持續增長
農村合作社的建立有效解決了農村部分分散農戶農產品的市場銷售問題,這也是推動農業增產增收,實現農民穩定收入的重要途徑。農村合作社中的購銷大戶具有較強的市場敏銳性和穩定寬廣的供銷渠道,便于引導合作社農民及時調整生產結構、改善經營策略,秉承“適銷對路”的農產品生產原則,推動經濟效益的提升。農民的穩定收入是農村經濟大發展的重要標志,農民加入農村合作社后,人均收入將實現大幅增長。
2建設農村合作社,推動農業經濟大發展的策略
2.1加大對農村合作社發展的資金支持
融資難是目前農村合作社建設與發展中面臨的棘手問題,縱然合作社具有發展農村經濟的獨特優勢,但缺乏資金保障的農村合作社將失去生命力。鑒于此,國家和地方政府應加大對農村合作社發展的資金支持,可做到以下幾點:政府可基于合作社發展建立專項基金,這些專項基金將有力推動合作社的建設與發展;同時,各級政府也應定期進行財政撥款以支持農村合作社發展,或在貸款方面給予特殊優惠;對于合作社建設項目申報與申請資金支持應適當放寬條件,給予傾斜,為其發展提供便利條件;建立資金扶持相關制度。如農村合作社發展的貸款條件與貸款手續辦理適當放松,如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擔保制度。
2.2強化領導,完善農村合作社組織管理
農村合作社發展尚處于探索階段,需要黨和國家強有力的領導。因此,農村合作社發展應高度貫徹黨和國家關于合作社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建議,在黨和國家的領導和指引下實現健康、和諧與穩定發展。首先,各農村應根據本地經濟發展實況建立合作社。設立專門工作機構、明確工作職責,制定工作任務,并及時解決農村合作社發展中出現的一切問題,推動合作社工作有序進行。其次,應完善農村合作社組織管理,高效處理合作管理問題。要充分發揮農村合作社行政管理機構作用,為合作社發展給予引導與支持;要強化社員代表大會制度建設,通過制度的力量規范組織管理,實現優質發展。最后,強化合作社財務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全面推動農村合作社發展。
2.3農村合作社應多途徑強化自身建設
國家的領導、政策的支持是促進農村合作社發展的外在因素,要想通過發展農村合作社推動農村經濟大發展,單靠外力是不行的。因此,農村合作社應多途徑強化自身建設,為農村經濟騰飛貢獻力量。主要應做到以下兩點。第一,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農村合作社人員隊伍。人才是支撐合作社快速發展的重要條件,無論是合作社的管理層面,還是生產經營、實踐操作層面,都需要具有嫻熟工作經驗與高超工作技能人才來支撐。特別是管理層面,專業管理知識、實踐管理技能及綜合文化素質必可不缺。因此,要全面提升合作社人員綜合素質。第二,合作社應實行科學規范化管理,不斷拓展經營與服務領域,以優質的管理與服務占領市場,推動農業經濟發展。
2.4基于農村發展實況興辦多類型合作社
農村合作社類型繁多,一切能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合作社類型都可拿來使用。不同省份、不同地域的農村應不拘泥于單一合作社建設,要善于基于自身發展實況興辦多類型合作社。首先,可建立綜合合作社。其次,可建立專業合作社,如購買供應合作社、營銷合作社、供銷服務合作社是其主要類型,多形式的專業合作社為農村經濟專業化發展提供便利條件。最后,可以建立服務性合作社。這種類型的合作社主要有信貸合作社、醫療保險合作社、住房合作社等,可有效解決農村經濟發展中的諸多問題,十分必要。
3結語
農村合作社基于農業經濟大發展具有巨大的優勢,充分發揮農村合作社優勢對新農村建設意義重大。建設好、發展好、利用好農村合作社,將有效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推動農業經濟大發展。建設農村合作社符合當下農村經濟發展規律,迎合了農民的主觀訴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將來勢必會以嶄新的姿態引領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整體生活水平。
作者:于繼華 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市拉斯特鄉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服務站
參考文獻
[1]秦愚.中國農業合作社股份合作化發展道路的反思[J].農業經濟問題,2013(6):19-29,110.
[2]徐慶,張樂樂.新中國農村合作社發展的兩條路線探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4(12):15-17.
[3]姚曉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視域下農村合作社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科技展望,2015(11):197-198.
- 上一篇:文學理論課程的課堂教學藝術
- 下一篇:農村教學情境創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