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電子信息技術應用策略3篇

時間:2022-06-25 08:27:37

導語:農業機械電子信息技術應用策略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機械電子信息技術應用策略3篇

第一篇

摘要: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多個行業的進步,在農業機械應用中,使得其生產效率提高,安全性得到進一步保證。未來農業機械與電子信息技術的結合將更近緊密,文章對這一問題進行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農業機械;電子信息技術;策略;農業現代化

農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不可取代的地位,隨著資源的不斷減少,農業現代化成為一種必然需求。通過農業生產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過程,提高農作物產量、種植收割效率,降低勞動力壓力,是促進我國農村地區發展的根本策略。電子信息技術作為一項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可促進農業機械高效化,并提高其安全性。

1電子信息技術的定義

電子信息技術是以信息的收集、存儲和傳輸為主要功能的一種技術,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開發和設計相關的硬件和軟件。在電子信息技術發展過程中,計算機技術和電子通信技術起到了支撐作用,使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工業、軍事乃至與農業機械生產中。從世界范圍來看,電子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發展最快的科技技術之一,其在農業機械設計中的應用將必然會整合農資資源,提高農業生產到營銷全過程的效果,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2農業機械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尚存在的問題

雖然農業機械現代化水平逐漸提高,電子信息技術也開始應用,并起到積極作用。但是相對于技術的發展,二者之間的結合上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促進其發展和二者之間的結合,筆者將其問題進行如下分析。2.1對技術發展的認識不深。電子信息技術與農業機械的結合的最終目的是將機械推廣到農村的,但是受到觀念和價格等多方面的影響,使得技術的使用受阻。很多農村地區不能及時引入基于電子信息技術的農業機械。電子信息技術目前主要應用于電子網站建設和氣象預報上。在結合面上較窄,其主要原因在于設計人員和民眾整體上對于農業機械自動化的認識不夠深刻。2.2資金投入不足。科技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投入,在農業機械設計發展過程中,由于投入的資金、人才資源和設備資源均不足,導致技術發展緩慢,農業機械現代化的實現存在困難。在全國范圍內,對農業機械設計,使用上的投入明顯不足,尤其是在偏遠地區的農村,其推廣也受到阻礙,相關推廣策略被忽略。從我國的范圍來看,在農業機械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遠遠不足,使得農業機械信息化程度提高不明顯。2.3與實際相脫節。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已經逐漸提高,作為農業大國,極大程度上滿足了農村生產和農二發展的需求。但是在技術設計和研究上,與農村發展需求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造成設備的無法真正的高效的應用,實用性下降。在使用過程中常常出現性能下降問題,維修造成成本上升,而影響其在農村地區的推廣。相關資源的分配不均更是導致了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受到阻礙,影響了其農業機械現代化的發展。

3農業機械中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策略

對于我國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技術先進性不足是主要體現之一。筆者根據自身經驗和我國農業生產發展需求,對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分析如下。3.1提高農民信息意識和水平在新的時期,農業發展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農民作為現代農業的生產者,其對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有更高的渴望,尤其是在我國農村勞動力逐漸減少的今天,實現現代化生產是促進農村地區發展的根本策略。筆者認為,應結合相關部門的正確策略,大力發展農業機械的現代化生產,將電子信息技術等先進的技術合理的應用農業機械設計、管理中,逐漸提高我國農業機械的電子信息技術能力,促進農民信息意識的提高,保證其高效性和安全性。3.2加大農業機械信息化投入針對我國目前農業機械和電子信息技術的研發和設計現狀,培養專業人員,并且適當增加資金和資源投入,使資金用到正確的地方。保證農業機械信息化的開發和研究。基于我國農業發展需求現狀,合理引入發達國家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水平。3.3實現與農業問題的有效銜接基于現代農業機械發展中的脫節問題,應與三農實際需求緊密結合,真實有效的提高我國農業機械開發、設計、應用管理上的效率。推動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并且更好的解決農村地區的推廣問題,改變農村的現狀。

4結束語

總之,電子信息技術在我國農業機械設計中的應用是必要的。并且隨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其與農業機械設計、管理的結合將更加緊密。而對于尚存在的問題,應通過技術更新、研究之后推行,加大資金、人才的投入力度,促進基于電子信息技術的農業機械設計,實現我國的農業生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偉明.數字農業的概念及其技術體系[J].經濟研究導刊,2011(2).

[2]萬霖,車剛,張燕梁.綠色設計在現代農業機械中的應用研究[J]農機化研究,2013(1).

[3]李宏,張建榮.農業機械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的應用[J].農業裝備技術,2007(6):34-37.

作者:黃海鵬 單位:海南師范大學

第二篇

摘要:機電領域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直接帶動我國制造業實現自動化,同時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更加促使制造生產領域由自動化轉向智能化。電子信息技術以其特殊的優勢在很多領域都有應用,特別是在農業機械領域,電子信息技術可以讓傳統農用機械具有像高端制造業一樣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對電子信息技術做了簡要介紹,對電子信息技術在農用機械領域的應用做了簡要說明,并對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今后發展方向做了深入分析。

關鍵詞:電子信息技術;農業機械;應用

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中,我國始終都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我國擁有全球最對的人口、最廣闊的耕地面積、最先進的農耕技術,因此農業在我國國民生產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但是,隨著近代科技革命在國外的爆炸式發展,我國在某些領域離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而在農業生產領域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實現農業自動化方面,我國做的并不好,從長遠來講這并不利于我國日后的發展。因此,必須加強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的應用,加強農業機械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方面的研究。

1電子信息技術融入農業生產的簡述

電子信息技術,其特點是利用最新的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設備,對相關信息進行收集、處理、轉化、傳遞和整合的全部以及部分過程。由于電子信息技術可以輕松實現某些特定動作的自動化甚至智能化,電子信息技術在全球各個領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應用,這些運用電子信息技術的信息化設備使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傳統農業領域始終難以擺脫“生產率低下”、“農作物產能不足”等不足,而隨著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逐步應用,農業機械的生產效率得到巨大的提升,傳統農業土地利用率低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電子信息技術對于我國農業發展功不可沒。傳統農用機械在應用電子信息技術之后,可以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提高農業生產的自動化程度。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方面有諸多好處:①提高農業機械的科技水準;②運用高新技術可以將環境保護和農業生產緊密聯系;③提高農業生產的精準程度;④解放農民的勞動力,降低農民勞動強度;⑤使農業組織生產更加合理,可控性加強。

2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

2.1電子裝備技術應用于農業機械中。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發,互聯網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一些西方發達國家走在了科技發展的前列。在農業生產領域,先進國家早已經把電子信息技術應用其中,包括利用實時圖像捕捉應用到農業生產的監控上,加強對農業生產的組織管理。2.2總線通信技術應用于農業機械中。由于總線通信技術可以將通信方式進行標準化和通用化,因此其十分有利于信息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同樣的,將總線通信技術應用于農業機械中,也可以將農業機械的制造、生產、使用進行標準化和通用化轉變,這樣更有利于農業機械高效服務農業生產。2.3人機接口技術應用于農業機械上。一些技術的發展都要最終回到服務人類、為人類所控的中心上來,無論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將農業生產變得如何高效、智能,農業生產始終還是要受到人類的監管和掌控。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領域應用時,一定要強調人類對農業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利用信息收集系統和信息處理系統,將人機接口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

3農業機械在應用電子信息技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對于電子信息技術應用重視度不夠。電子信息技術作為近幾年高速發展的新興技術,其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特點往往只能在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業網站服務中首先應用。而現如今,農業機械的電子信息化程度還遠遠沒有深入進行,究其原因可能人們還沒有意識到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人們通常認為農業生產就是要依靠傳統農耕技術,而沒有意識到農業生產也可以利用高端信息技術來實現農業生產的高效提升。3.2電子信息技術的研發投入不夠。電子信息技術在近幾年高速發展,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投資。相反農業領域的電子信息應用卻缺乏關注,資金投入也遠遠不夠,沒有資金支持農業生產很難進行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3.3研究成果與現實應用不相符。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的應用,必須立足農業生產的實際需求和特點。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在做產品研發時,往往會第一時間將產品進行實地檢驗來對其新技術的實用性做出評價。而我國在進行技術研究時,往往不能將新技術的開發和實際農業需求相結合,這就直接導致農業信息技術發展遲緩,農業生產的信息化程度低。

4電子信息技術應用于我國的農業機械的應對措施

4.1強化通信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現如今科技發展更新換代速度極快,通信技術在通信領域可以說是日新月異,新一代通信技術在信息傳遞的精確性、即時性和便捷性上具有天然的優勢。在農業機械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如果能夠融入其中,將信息技術的高效性和精確性特點賦予傳統農業生產,那么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將會大大提高。因此,必須加強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領域的應用。4.2電子設備的技術與農業機械的實際相配套。自動化技術發展的終點就是智能化技術,現如今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已經初見端倪,未來智能化必將引領時展的導向標。要想讓農業生產達成智能化發展的順風車,必須從現在開始就考慮將智能化思想與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相結合,將新型智能化電子信息設備安裝在農業機械工具上,將農業機械的自動化、精確化水平提高。并且,在農業機械設備開發過程中,必須重視設備研究與農業生產實際相結合的情況,如果脫離了農業生產的基礎,那么這些設備的開發就變得毫無意義。同時,農業生產活動相比其他工業生產領域有很多的不同之處,農業生產講究高效率與高質量的結合,而且農作物的生長又有其特殊的規律性,農業設備必須遵守農作物生長的自然規律,在保證農作物健康生長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是農業機械設備應用的原則。因此,電子信息設備的開發研究必須要與農業機械的實際需求相匹配。4.3強化人機結合的技術支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在工農業生產中的位置將會發生變化,人已經不再是充當生產工具的環節,而是作為監管和控制管理中樞。將電子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領域,加強農業機械設備的人機交互水準,充分發揮電子信息技術的優勢,將會大大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并且能解放人類勞動力。4.4對于機械進行調整和管理。根據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在農業生產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的成功案例,無線電信息傳遞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例如在農作物灌溉上,利用無線電信息技術可以將每棵農作物的滴水灌溉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和信息收集,利用無線電信息傳遞技術將這些信息傳遞回管理中心系統,監管人員可以針對這些信息對農作物灌溉情況進行調節。

5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農業機械領域也可以在新時代下完成農業自動化、智能化的轉變。加強農業機械的電子信息化技術應用,可以大大提高我國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目前我國農業生產領域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情況仍然有很多問題,農業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有較大提升空間。因此,必須加強農業電子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加強對農業機械設備研究經費的投入,才能讓我國的農業生產達到智能化生產水平,才能滿足我國日后大國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傳敏,潘勇.分析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J].電子世界,2014,(4):90-91.

[2]李琢.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農技服務,2015,(12):175.

[3]余飛龍.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J].電子制作,2013,47(10):16.

[4]王清.談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中的應用[J].農家科技旬刊,2016,(8):125.

作者:朱春城 單位:鹽城市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站

第三篇

摘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都較為廣泛,特別是其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獲得了較好反饋,為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極大助力。但是,就當前而言,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應受到相關工作人員的重視,以便充分發揮電子信息技術的優勢,推動農業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農業機械;電子信息技術;應用

農業機械化的實現對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通過對電子信息技術的充分利用,就能夠有效達到這一目標。因此,這就需要對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進行全面分析。

1概述

近些年來,電子信息技術在我國各行各業中的應用均較為廣泛,其主要是指以針對信息的產生、采集、儲存與變換等各個環節進行研究的一種技術,而在實際應用中,主要是依托于計算機硬件設備與軟件以及網絡技術等來共同實現的。而其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極大的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對農民的生活與生產方式也造成了一定改變,有助于加快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

2農業機械中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現狀

2.1對于電子信息技術不夠重視。隨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發展速度的加快,其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也逐漸普遍起來。但是,對其現狀進行分析可知,當前農業機械的設計、制造與生產等各個環節都應用了電子信息技術,但是應用的還不夠深入、不夠徹底,進而導致農業機械與電子信息技術之間的融合效果尚未達到預期目標,不利于提升我國農業機械現代化水平。而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應歸咎于對電子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不夠,嚴重阻礙了我國農業機械現代化的實現。因此,當前,我國農業機械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甚至于部分重要農業機械還依賴于進口,這對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是一種極大的制約。2.2農業機械信息化研究脫節嚴重。由于一些歷史原因,人們常常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待農業機械信息化工作的開展,認為其并不高端,錯誤的預估了農業機械信息化研究工作所需投入,沒有向農業機械信息化研究工作投入足夠的人才與資金,也就無法確保最終的研究效果,不能夠滿足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實際需求。這樣一來,就導致農業機械信息化研究工作與農業現代化生產之間出現了脫節現象。而農業機械信息化研究的工作人員大多沒有參與過農業生產,也就不能全面了解農業生產對機械的具體要求,使其設計制造出來的農業機械不能滿足農業生產所需,阻礙了農業機械信息化方向的發展。2.3農業機械操作人員專業水準不夠。當前,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進一步加快,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也逐漸普及開來。但是,由于當前我國農民大多文化素質不高,對電子信息技術的了解程度不夠,使得其不能完全掌握農業機械的操作要領,極易因不規范操作而增加農業機械故障出現的幾率,而當故障真的發生時,其也并不能夠對故障進行有效排除。甚至還有部分農民,對新技術與新知識的接受能力較低,沒有正確認識到運用了電子信息技術的農業機械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對農業機械信息化的全面實現造成較大阻礙。

3農業機械中應用到的電子信息技術

3.1電子裝配技術。當前,電子裝配技術在發達國家中的發展應用已經較為成熟,特別是在電子監控系統與電子控制系統中的應用效果較好。而隨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其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也逐漸普及起來,特別是在拖拉機等農業機械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機械性能。這是由于當前大型的農業機械設備大多存在電子控制單元,而其同時也是智能化控制的終端,必須能夠獨立對相關信息進行有效處理,并能夠利用網絡通信來實現對局域網的控制。而通過對電子裝配技術的應用,就能夠達到這一目標。3.2機械的總通信技術。電子信息技術在現代農業機械中的應用,還需用到機械的總通信技術,具體是指在農業機械的操作室中配置一些終端顯示,并與各種光纜進行連接,以實現通信需求。而其中的不同接口還能夠滿足不同信息的傳遞交換需求。這樣一來,就能夠幫助農業機械與農場之間始終保持有效通信。此外,通過對通信總線的利用,還能夠有效提升其兼容性,進而達到擴大農業機械通信范圍的有效擴大。3.3機群調度與決策的技術支持。當前,發達國家大多已經完成了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與完善,能夠確保農場與農業機械之間進行高質量的數據交換,有助于工作人員進行農場信息管理,有助于工作人員實施對農業生產現場機械設備應用的實時監控,以便其能夠合理調度農業機械。與此同時,還有助于工作人員對農業機械設備相關信息的準確收集,為管理層決策的制定提供準確參考。3.4人機交互技術。而人機交互技術也是當前農業機械中應用到的一種先進技術。在以往,農業機械設備的應用完全依賴于人工操作,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儀表盤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監視器的普遍應用。通過對人機交互技術的應用,就能夠有效提升機器交互的智能性。而智能終端的顯示也是農業機械為了的主要發展方向,能夠為工作人員對比相關數據信息提供有效參考。

4提升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應用效果的相關建議

4.1提升農民的電子信息技術意識。首先,為了進一步促進農業機械的信息化發展,就必須針對農民進行電子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宣傳,確保農民切實的了解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應用的意義,為農業機械信息化發展打好群眾基礎。這就需要當地政府積極組織農業先進技術的培訓與講座,對農民進行針對性的培訓,讓農民專業水準與操作技能得到有效提升,而這也是農業現代化發展對當代農民的重要要求。只有確保農民具備一定的專業水平,才能夠大大降低農業機械設備因不當操作而出現故障問題的幾率,進而確保農業機械的性能維持在穩定狀態,確保農業機械能夠為農業生產提供優質服務。此外,通過政府平臺來進行電子信息技術的的宣傳,就能夠確保電子信息技術受到其應有的重視,為其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4.2加強對總線信息技術的應用。其次,還應進一步加強總線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以便達到提升農業機械性能與生產質量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農業機械設備能夠更好的完成農業生產,保障農民的經濟利益。因此,政府部門可以針對總線信息技術的應用出臺一些扶持政策,為其應用提供良好市場環境。同時,還應進一步加大研究資金的投入,以便確保技術研發與應用的效果。4.3結合實際進行研發。再次,為了提升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效果,還應將當前我國農業生產對機械的實際需求,作為農業機械設計生產的主要依據,以便確保農業機械質量能達到農業現代化發展要求,并提升農業機械管理質量。此外,依據我國農業發展實際情況進行農業機械的研發,還能夠為電子信息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提供助力,進而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4.4加強管理部門之間的聯系。最后,還應進一步加強向管理部門之間的聯系。這是由于當前在農業機械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時,還往往會涉及到農業機械部門、工商部門與農業監測部門以及電子信息技術研發單位等,而只有確保這些部門之間能夠建立良好的溝通,才能夠為我國農業機械信息化的實現保駕護航。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不斷進步,電子信息技術在我國農業機械中的應用也逐漸開始普及,有效的提升了我國農業生產效率,有助于我國新農村建設發展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林翔.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通信,2016(1):170-171.

[2]李桂香.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6(17):43.

[3]石正華.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分析[J].電子制作,2016(18):73.

[4]麻樹芳.電子信息科技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3(8):31.

作者:張雪松 單位:天津拖拉機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