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瀕危植物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04 03:48:00

導語:珍稀瀕危植物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珍稀瀕危植物管理論文

1湘南山區的自然環境條件表一南嶺山區各地的氣候

附圖

湘南山區的地帶性植被是常綠闊葉林。以常綠的殼斗科樹種為主,并含有大量的樟科、杜英科、金縷梅科、桑科以及安息香料的一些成分。

湘南植物區系屬泛北級植物區,中國—日本亞區。三級區劃單元是華東、華南、滇黔桂、華中四地區交匯的區域。

優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地史時期,豐富的水熱條件,復雜的地形地貌,是孕育湘南山地區植物多樣性高,區系成分復雜,保存各地史時期殘遺種以及珍稀瀕危植物最為根本的原因。

2湘南山區珍稀瀕危植物的基本特征

2.1種類組成豐富

湘南山區是我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稀珍瀕危植物十分的豐富,筆者在多年野外實習中調查統計表明,有第一批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61種。它們隸屬于34科,53屬。分別占全國珍稀瀕危植物102科,245屬、389種的33%、27.6%、和15.6%。其中蕨類植物1種,裸子植物16種,被子植物44種。見表二。

各瀕危類別和保護級別的種數見表3

表三湘南山區珍稀瀕危植物瀕危類別和保護級別種數統計

附圖

此外,還有許多省級珍稀保護種。如江南油杉(Keteleeriacalcarea),南方紅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瑤山梭羅(Keeresiaglaucophna),白克木(Symingtoniatonkinesis),東方古柯(Ergthoxylumkunthianum),紫草(Lithosperinumcrythrorhizon)等十數種。

2.2起源古老,殘遺成分多

湘南山區地史悠久,自然條件優越,沒有受到第四紀冰川的直接的影響,保存了豐富的原始古熱帶植物區系成分及其它們的后裔。珍稀植物很多是它們的重要代表。

表二湘南山區的珍稀瀕危植物

附圖

附圖

附圖

裸子植物銀杏,起源于石炭紀末,筆者近年來調查表明湖南應是它原生分布區之一。其依據①湖南有大量古銀杏樹的分布。如祁陽白果鎮的一棵銀杏樹,樹齡高達2000年以上。②現代的分布多處偏僻的山村,并非古寺廟附近。它是我國舉世著稱的古老殘遺種,活化石。

紅豆杉科是松柏類中最為原始的類群三科之一。另二科即南洋杉科和羅漢松科。它們都是由原始的柯達樹演化而來。穗花杉和白豆杉是紅豆杉科重要組成成分。二者均為保護植物,前者分布于桂東八面山,后者分布于莽山。穗花杉為少種屬,是紅豆杉科最為原始的。而白豆杉屬為單種屬。

松科也是一個相當古老的科。外國學者認為冷杉屬和油杉屬又是該科最為原始的。湘南山區有該二屬三個種的珍稀植物的分布。其中資源冷杉分布越城嶺北坡舜皇山和炎陵縣的桃源洞海拔1500米—2000米的高處。此為我國特有種,處我國該屬所有種最低海拔分布線。由此可知,它極可能是我國第四紀冰川殘遺地理替代種。而油杉屬的黃枝油杉和柔毛油杉則分布南嶺北麓的山前丘陵區。

銀杉隸屬于松科,我國特有的單屬種。一級珍稀保護植物。第三紀時,曾廣布歐亞大陸。這由德國和西北利亞第三紀地層的化石而得到證明。但由于第四紀冰川作用,最終收縮到我國的西南和南嶺山區殘遺至今,呈孤島狀分布。分布湘南山區有銀杉類似遭遇的古老殘遺保護裸子植物還有金錢松,水松、福建柏、長苞鐵杉、黃杉等。在這里應該指出,如此豐富古老殘遺裸子植物集中于一地,湘南的山區,應是我國裸子植物分布與殘遺中心或起源中心之一。

一般的認為,多心皮的木蘭科植物是被子植物最原始的類群。這種地位,近年來由于新的地史資料的發掘受到嚴重的挑戰。但是它仍不失為一個古老原始的類群。該科在湘南山區有9個種的珍稀植物的分布。其中,隸屬于木蓮屬的紅花木蓮分布于桂東八面山和新寧舜皇山,木蓮屬是木蘭科最為原始的。而觀光木屬是該科最進化的單種屬。隸屬它的觀光木分布莽山和桃園洞。可見,湘南山區很可能是本科的殘遺中心、分布中心或發詳地。

金縷梅科也是被子植物中古老而又復雜的科。塔赫他間認為雙花木屬是本科最為原始的二屬之一。另一個原始屬為馬蹄荷屬。原種雙花木分布于日本,而變種長柄雙花木則分布于湘南山區道縣的千家洞,由于種群數量大且又分布集中,常處群落優勢種地位,并伴有同科另一個原始屬馬蹄荷屬的存在。因此南嶺山區也應是該屬的分布和起源中心。

水青樹科,連香樹科在植物系統分類學上是接近上述二科古老原始單種科,隸屬它們的水青樹和連香樹都為我國珍稀植物。其中水青樹還擁有裸子植物的解剖學特征,二者在湘南山區分布于舜皇山、源口、和大遠自然保護區。

在植物系統分類中,有部分學者認為,@①荑花序類植物是原始的類群。盡管這種觀點已被否認。樺榛、青檀、華南錐等珍稀植物屬于該類群,在南嶺山地到處都可以見到它們蹤跡。如舜皇山、莽山、桃源洞、八面山等地。

我國前一輩植物地理學者一致認為植物區系的古老性、殘遺性特征還可以以系統分類上多處孤立地位的單種科,單種屬及少種屬而得到證明。南嶺山區單種科有銀杏科,連香樹科、水青樹科、鐘萼樹科、杜仲科五科。單種屬如馬蹄參屬、香果樹屬、銀杏屬。少種屬如鵝掌揪屬,半楓荷屬,擬單性木蘭屬。單、少種屬合計有30屬,占湘南山地珍稀植物屬的57%。

綜上所述,表明湘南山地珍稀植物古老性殘遺性和原始性的特征。湘南山區是我國古老種子植物的殘遺中心和許多種的發詳地。是我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

2.3地理成分復雜、過渡性、特有性明顯

據吳征鎰教授對我國種子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的劃分,南嶺山區的珍稀植物可劃分為9個分布區類型。表明南嶺山區地理成分復雜性。同時也表明南嶺山區植物區系與其他區系廣泛而又悠久的歷史聯系。見表四。

表四南嶺山區珍稀危瀕保護種子植物的分布類型

附圖

從表四可見,湘南山地珍稀瀕危植物熱帶性屬16個,其中以熱帶亞洲成分為多,計有9屬,占南嶺山區珍稀植物總屬數的16.6%。顯示湘南山區植物區系與亞洲古熱帶區系悠久的歷史淵源。

溫帶性19屬,略多于熱帶性屬。其中東亞及東亞——北美間斷分布占有15屬。從而也表明湘南山區植物區系顯著亞熱帶性質和南北過渡的區系特征。這是因為①地史上,湘南山區正處古熱帶和泛北極植物區系的交接地帶。②侏羅紀的印支運動使我國南北古陸連成一片,南北雙方的成分有可能在此交匯。③第四紀冰期和冰間期二類成分南北遷移而混雜。

湘南山區珍稀瀕危植物過渡性特征還表現在東西的方向上,不僅有華東、華南地區的成分,也有華中和滇黔桂的成分。華東成分如黃山木蘭,長柄雙花木,鵝掌楸、獨花蘭。華南成分如水松。福建柏,觀光木、華南五針松、長苞鐵杉、半楓荷。華中成分如銀杉、穗花杉、鐘萼木、珙@②。滇黔桂成分如毛枝五針松、傘花木、馬蹄參,白辛樹等。

湘南山地的珍稀植物還多特有成分,計有14屬,占南嶺湘南山區珍稀植物總屬數26.5%。是各類成分中最多的。不僅有特有種、特有屬還有特科。特有科如銀杏科、鐘萼木科、杜仲科、珙@②科。特有屬如銀杉屬、八角蓮屬、白豆杉屬、獨花蘭屬、金錢松屬。但以西南組和華中一華東組為多,特有種則更為豐富,計38種,占湘南山地珍稀植物總數的62%,如資源冷杉,銀杉、鵝掌揪、觀光木。足見湘南山區植物區系顯著的特有性特征。

2.4地理分布相對集中性、局限性和生態幅度的狹隘性

自然分布于湖南植物區系中珍稀植物有78種、而湘南山區就分布有61種,占省總種數78%。僅莽山和舜皇山二地就占30余種。還有許多湖南區系中僅分布于湘南山區的種類。如毛枝五針松、南方鐵杉、資源冷杉,華南栲,馬蹄參、任木等。就它們種群而言,它們的中的許多分布面積狹小,種群數量稀少,且呈島狀間斷分布。此中最為典型的是毛枝五針松,它間斷分布湘南的莽山和云南的麻粟坡。二者直線距離達800余公里。類似的還有水松、全省僅三株,分布于湘南的資興、永興和湘西的永順,二者距離也達500公里之多。

在垂直的分布上,湘南山區珍稀植物多處海拔800-1400米的高度。就具體生境而言,有不少珍稀植物還處惡劣的環境之中。筆者就在莽山和舜皇山看到華南五針松一般都生長山脊及其兩側,或者是陡坡,長勢良好,挺拔粗壯,一些露出的粗壯根系支撐在地表。但平坦肥沃之處很難見其蹤跡。這可能是因為華南五針松因受排斥處惡劣的生境長期適應的結果。在舜皇山、莽山自然保護區的銀杉也有類似的分布特征。

上述表明,在分布上,湘南山地的珍稀植物表現出顯著的集中性,局限性和生態幅度狹隘性,這是珍稀植物古老殘遺性在地理上的表現。

3珍稀植物瀕危原因的討論

3.1遺傳保守性特征

珍稀植物多古老殘遺種,在漫長的地史時期內處特殊生境殘延至今,形成了其固有的遺傳的保守性。一般生態幅度狹隘,變異可朔性小。而它們所處環境是不斷變化的。日趨現代,由于人的干擾,這種變化日趨頻繁和激烈,顯見二者是矛盾的。因此,環境變化絕對性和遺傳變異的有限性,是珍稀植物瀕危重要因素之一。如福建柏,在湘南地區生長在800-1400米的海拔高度。有的生長高度達1800米。一般處較冷濕的環境。移植到衡山海拔450米林間空地一般生長尚可,可移栽至衡陽市郊的向陽平地(海拔30米左右),在夏天則迅速死亡。

同時,由于珍稀植物分布區收縮,種群數量下降,從而導致近緣交配和等位基因的固定,遺傳變異衰退和下降,這就更強化了瀕危程度。Hamrick和Gode(1990年)在對653篇涉及449種植物遺傳多樣性的研究報導進行了統計和分析以后得出,廣布種的遺傳多樣性遠比特有種高。

3.2生物生殖學特征

珍稀植物的生殖生物學特征,如生殖方式,傳粉、生殖能力、授精過程和種子發育特征、果實散布方式也常是物種頻危的原因。如穗花杉,它雌雄異株,筆者見到二者花期經常不遇。因此結實率很低。而且從花開到果實成熟需經15~17個月,此間必須經過嚴酷環境的考驗及鳥食和蟲蛀。果實得來極不容易。近來有資料表明。穗花杉在營養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二者對光的需求迥然不同。顯見這些都是穗花杉瀕危的原因。在湘南山地,類似穗花杉生殖特征的珍稀植物還有白豆杉、鵝掌揪、銀杉等十數種。

3.3地史演變

地史演變是物種變異、瀕危、絕滅的強大動力,它常使某地史時期某龐大的家族毀于一旦。一些物種的足跡僅能在化石和“避難所”中見到。上述銀杉是典型的例子。金錢松也是如此。據現有化石資料表明,金錢松起源于白堊紀,第三紀曾廣泛分布于歐亞大陸和北美、最北可達挪威匹次卑爾根群島。第四世冰期后大為收縮,而現代僅分布我國長江中下地地區,呈松散斑狀分布。南嶺山地九嶷山是它的分布最南界。類似遭遇的還有水松、黃杉、穗花杉、銀杏等。

3.4人類活動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增加,人類經濟活動的加劇,必然向自然界索取更多的生產和生活資料。森林大面積砍伐,生物資源中的許多種群被無竭止地采獵,生態系統破壞,致使許多生物種群變得稀少,淪為瀕危。五十年代初,湖南省森林蓄積量達2.8億立方米,而到76年則只有1.8億立方米,在不到20年的時間里減少1億立方米。五十年代初,蘭山縣志記載“蘭山以山名也,合慰蒼翠,浮空如蘭,百里森林,封殖廣遠。”秀麗壯觀的風光已不復存在。一些地區已面目全非。筆者孩提時代所見湘南廣莽的森林,時有神密之感。但由于近十幾年來無序的開采各種礦藏和煉砷,森林大量砍伐和破壞,一些山頭已經是光禿禿的了,寸草不生,見時確有滿目瘡遺之感。今夏湘南洪水的肆虐,泥石流頻發是在預料之中的事了。

4湘南山區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對策

珍稀瀕危植物保護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一個重要方面,而生物多樣性保護就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它不僅是實現生物可持續利用一個重要方面,同時對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及社會進步都有著十分重要意義。因此建議湘南山區政府和有關部門:①首先必須認識、處理和協調好經濟建設,農民致富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內在聯系和依賴關系。把森林保護特別是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提到自己日常工作重要位置上來。②停止森林砍伐,擺平農民致富、開礦與生物多樣保護的關系,禁止土法煉砷。并根據中央、省有關部門制訂的法律和條例制訂有關地方法規,并堅決執行之。③嚴厲打擊破壞森林保護法規的犯罪行為,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近年來,由于建筑上和日常生活用品利用森林大為減少。大規模砍伐森林已得到控制,特別是自然保護區內。但亂砍亂伐的現象時有發生,有時還是很嚴重的。如舜皇山自然保護區內有資源冷杉四十余棵,竟有二十余顆被偷砍,剝皮充當杉木非法進入市場,如此惡劣行徑有關部門應該進行調查。并受到相應法律制裁。④切實加強自然保護建設和有效管理。建立自然保護區,實現珍稀植物就地保護是珍稀植物有效保護的最佳途徑。因此應增加投入,有計劃、有步驟發展和充實擴大保護網絡,擴大保護區面積,使更多珍稀植物進入保護區得以保護和持續的發展。目前湘南山區由于財政困難或是對生物多樣性保護認識不足,投入少,一些保護區工作無法開展,工作人員只有另謀生路,實際上在湘南山區,少數自然保護區已名存實亡。⑤進行生物多樣科普教育,提高湘南山區人民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意義的認識,使生物多樣性保護成為他們的自覺行動。并引導他們走向富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