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生態環境與節能效果分析

時間:2022-07-05 08:56:43

導語:建筑生態環境與節能效果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生態環境與節能效果分析

摘要:本文著重對我國生態環境的現狀以及建筑行業的發展現狀進行說明,提出我國建筑行業在節能設施建造上的環保理念及應用方法,針對我國未來的生態環境環保進行關于其發展策略的討論,并對建筑的傳統節能理念進行闡述。

關鍵詞:建筑生態環境;節能效果;綜合評價

我國建筑行業發展至今已帶領我國社會經濟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但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建筑行業帶來的污染也同樣關系著我國民眾的身心健康,因此合理的對建筑行業施工工序進行制定是建筑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自步入新世紀以來我國一直在關注建筑業建造的建筑物的節能效果,為合理節約我國的能源消耗,并且控制我們身邊環境的迅速惡化。本文對這兩個問題的關聯性展開探討,并分別對這兩個問題之中存在的客觀因素進行分析

1使用傳統施工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

1.1傳統施工技術施工時具有環境污染的特性

伴隨著我國民眾對生活舒適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國建筑在能耗上也遠遠超過過往的能耗標注,在我國南方地區因為和北方地區地域上的差異,南方地區居住的人們經常性使用空調等智能供暖設備并隨之造成大量的電能量消耗,其對環境的影響可想而知,而在我國北方地區這種情況則要明顯改善很多,北方的四季氣候較為明顯,并且冬季可依靠地熱或暖氣渡過寒冬,在北方居住過的人們都了解北方人在冬天的取暖方式主要是利用燃燒燃料來取暖,而非南方地區的電力取暖。因此,在建筑設計上北方的建筑明顯要比南方某些地域的建筑在結構上要復雜很多,其中供暖設施就是其中最大的不同點。我國北方地區的建筑物一般要長于南方的建筑物,這其中的里有主要是北方的墻體在建造期間為了應對北方的氣候加入了墻體的保護措施,該措施在保護墻體的同時,也起到了延長建筑物壽命的作用。因此南方的部分建筑設計師應從建筑的布局以及構造重新入手對建筑的節能設計,相信這個問題在我國建筑行業未來的不斷發展下會有更好的改善。

1.2傳統施工技術易現污染

針對建筑施工下環境的污染問題,這里著重說明的建筑物建設進程期間的污染狀況,施工方應綜合分析整體的施工工序,并針對工序問題進行匯總處理,其中比較明顯的問題施工方要進行重點標注,而對于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施工方要立即采取措施給予解決。一般來這類問題的出現是由于施工技術以及施工方對建筑的能源處理不恰當所造成的,因此我們從客觀的來說應重點針對建筑的生態環境進行其評價系統的制定,并依據此系統對建筑的部分結構進行評定,其評價機制越是詳細建筑的節能措施實施工作在之后越容易實現,此評價系統還被作為建筑生態環境的技術核心被應用于建筑工地中,其利用智能化的方式實現了綠色施工的可持續發展,并與創通施工技術形成了兩種對立的體系。

1.3傳統技術產生廢氣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在我國環境影響建筑風格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我國科研人員就建筑施工中出現的這一問題給予了高度關注,并且對建筑工地的節能建筑建造效果給予了與之對應的建造基準,我國今后的節能建筑的建造標準都是基于這個一標準。在這一有力標準機制的實施下,我國早年間建造的大部分建筑物都是不合格的,因此針對這些不合格建筑,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后期的建筑補救,合理運用這項補救措施,可有效改變我國建筑行業的現狀。

2基于節能理念的建筑施工技術研究

2.1節能理念施工技術對施工現場的控制

節能理念施工技術的應用中所包含的評價策略主要分為兩大類,對施工工序規劃以及建筑用施工圖紙的設計,將二者進行適當的結合并制定出建筑施工的審核機制。其審核機制只要源于施工方被授予的能源節能效果,在這一機制中的系統具備了一定成都的一致性,其本身就如同生態環保原理一般。在機制的實施下施工方不僅更易歸納施工現場的評定系統,并與此同時提升了建筑物的節能效果。

2.2節能理念的施工技術對施工環節進行控制

在分析的基礎上,得到居住小區內的噪聲分布,可以看到,顏色愈深的建筑所處的聲環境越差,在沒有采取設防噪綠帶等降噪措施的情況下,其臨街一面的室外噪聲級不能滿足居住Ix:室外自天低于SSDB、夜晚低于45dB的國家標準。為此,筆者對合理降噪提出了建筑群空氣流場的分析標準,仍以前述居住小區為例,這種高層建筑、多層建筑混合存在的小區,其建筑群內部的空氣流動情況對其微氣候有著重要的影響,局部風速太大可能對人們的生活、行動造成不便,也有可能在某些地方形成旋渦和死角,不利于室內的自然通風。因此,業主提出在規劃設計階段預測居住小區內的空氣流動狀況,以對小區內微氣候作出合理的評價。

3節能理念是今后建筑生態環境的重點推廣對象

3.1使用節能理念排除施工現場的非人為因素

施工現場中包含著一系列非人為因素,這些因素主要是由地理環境的氣候所造成的,通常我們會針對空氣流速的分布圖對天氣進行判斷,其中冷色就代表著氣溫及將下降,這時的戶外天氣通常表現在無風且天空萬里無云。我們都知道氣流對風速的影響非常大,氣流的流通速度加快代表著風速和風力也隨之加強。據我國相關科研人員您的研究表明,建筑施工現場的氣流將會對施工現場的建造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在南方的春季和北方的冬季建筑施工工作者都會停下手里的工作,這個舉動的主要原理就在于在這樣的氣候下進行施工建造會嚴重影響工程的建造質量。

3.2使用節能理念的施工技術防止施工現場

結合建筑群空氣流動分析,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筆者預測居住小區不同位置小范圍內的逐時氣溫,同時進行比較并給出評價。所得結果既可供居民選擇適合個人習慣的工作生活環境提出參考意見,同時也能為改善居住小區熱環境指明方向。某居住小區中不同位置的熱島強度變化情況。其中的原因在于居住小區建筑布局合理,建筑間距選擇合適(天空視角系數較高而利于長波輻射冷卻天且集中綠地多,綠化好,并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人工水景布置準得其與空氣的熱濕交換加強,有效地降低了空氣的溫度)。值得一提的是,環境最好的區域均為小區居民日常生活、起居、休憩、娛樂等活動的主要場所,該區域內的健康適宜的溫度環境將極大地利于居民的室內外的生活質量的提高。

4結論

我國為加強建筑行業的建設工作,在政府的不斷鼓勵下以綜合相應的評價機制系統,對我國還處于建設當中的工程項目進行與之相應的評價系統的制定,并根據其具體情況逐漸進行完善,在建筑環境和節能效果綜合評價理念的應用過程中,我國目前已經徹底明晰了建筑生態環境中所包含的真正內涵,并及時進行了建筑節能概念的推廣工作,為我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做除了一定程度上的探索。

作者:魏煥

參考文獻

[1]李萌.環境藝術設計與建筑設計和生態節能之間的關系分析[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25(15).

[2]王馳.基于AHP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的產業化建筑生態評價體系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6,26(16).

[3]羅毅.以科技、人文、創新理念構建綠色節能生態住區[J].建筑節能,2017,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