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生態園經營管理創新研究

時間:2022-05-29 02:22:30

導語:現代農業生態園經營管理創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農業生態園經營管理創新研究

摘要:農業生態園作為近些年新興起的一項生態經濟發展體,對經濟的良性循環發展不可忽視。因此,本文在分析了現代農業生態園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經營管理實現創新發展的必要性之后,又結合實際發展狀況列舉出農業生態園的有效創新經營管理具體策略,旨在促進我國農業生態園的轉型發展,從而實現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現代農業生態園;經營管理;創新發展

引言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黨的“”以來,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生態文明”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而農業生態園的經營模式同樣引起人們的重視。因其在農業種植的基礎上融合休閑娛樂與生態經營,實現吸引城市人口前來參觀旅游并刺激消費的一種新興經濟模式,現代農業生態園催生了觀光農業、鄉村旅游等農村新業態,既貫徹了我國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的宗旨,又踐行了生態保護與節約資源的政策,一舉兩得。這需要相關部門對其進行引導轉型與經營優化升級,使得農業生態園得以更加健康發展,這也是本文的創作初衷之一。

1現代農業生態園發展現狀及特點

現代農業生態園的出現,推進了區域現代農業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近年來,相關部門把發展現代農業生態園建設作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培育農業新動能,努力實現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和主要抓手。通過科學規劃引領、培育市場主體、整合項目資源、強化技術幫扶,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取得良好成效,帶動了農業高質高效發展。

2現代農業生態園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缺乏科學的規劃與經營管理現代農業生態園建園主要目標是進行生態示范,進一步拓寬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的功能。但一些生態園的設計并沒有因地制宜的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游玩項目在時間和空間布局方面顯得太單薄,農業體驗項目少,形不成合力,不能多方面利用園內資源。另外,以休閑娛樂為主題的觀光農業生態園輻射帶動能力不強,客源渠道單一,很難吸引到較遠城市的游客。

2.2農業科技人才緊缺現代農業生態園提倡采用自然生態平衡的管理模式,但園內管理人員文化素質低,生態知識貧乏,致使服務質量較差,管理比較混亂。隨著園區研發層次和創新能級的不斷提高,對于農業科技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農業科技人才特別是領軍型高端農業人才的緊缺,園區現代科技成果應用水平低,生產科技含量不高,嚴重制約了科技推廣和技術創新,制約了現代生態農業的轉型升級。

2.3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現代農業生態園內土地一般不集中連片,在地區空間上分散,不能給游客提供一個鄉村旅游“吃、住、行、游、購、娛”的優美環境,基礎設施缺乏,基礎設施的配套資金缺口大,農業設施發展滯后。

3現代農業生態園實現創新發展的必要性

3.1加快農業生態園轉型升級在現代農業生態園的發展過程中,其經營模式與管理制度方面相對來說比較與時俱進,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們對于生態園的需求逐漸提高升級,導致農業生態園需要實現創新發展,這不僅僅是為了實現農業生態園的快速發展與人們需求接軌,更是優化轉型生態園發展戰略與路線的重要途徑之一。對于農業生態園來說,創新發展能夠使自身的經營理念更加與時俱進,使自身的管理制度與觀念更加現代化、科學化,從而在思想層面以及制度層面上為農業生態園找尋到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

3.2推動農產品科技創新現代農業生態園的建設不單單局限于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更要集中在科技創新方面。農業在我國的基礎性地位不可撼動,其所生產出來的農產品能夠滿足國民的日常生活水平需要。但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與人民日益提升的需求,使得現有的農產品培育技術應當得以創新。從這個角度來看,創新發展現代農業生態園的經營與管理會使得在種植面積一定的情況下,積極創新生態園的科技技術,從而使得農產品的生產與進步也更加快速,推動農產品以及相關科技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3.3打贏脫貧攻堅戰,縮小城鄉區域差距我國的一項重要發展目標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而現代的農業生態園發展中正是這一政策下才得以快速發展起來的。可以說,生態園的建設使得農業經濟得以可持續發展,不僅如此,也提升了農業生態文明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因此,現階段實現農業生態園的創新發展,會逐漸縮小我國的城鄉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村的經濟提升與優化轉型。使得國民經濟發展質量與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4現代農業生態園的有效創新經營管理策略

4.1創新農業生態園管理制度現代農業生態園的創新過程當中,管理制度作為整個生態園的發展規劃以及前提,對于生態園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覷。因此,相關主體應當積極完善自身農業生態園的相關管理制度,使其能夠與實際情況相適應,并在迅速發展的社會境況當中,能夠促進農業生態園的科學化、系統化管理,并在實際的運行與經營過程當中,充分發揮制度的獨特優越作用,在農業生態園的創新與轉型發展道路當中,貢獻出制度所能體現出的積極性與推動力。

4.2完善農業生態園人才建設在農業生態園的創新化發展過程當中,人才體系建設也極為重要。相關主體應當積極認識到人才體系的完備對于生態園所能起到的重要推動作用,并在此基礎上,轉變自身固有的對人才體系的陳舊觀念,積極的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構建一個完善的、系統的農業生態園人才隊伍。并在實際的運營過程當中,結合實際情況對本生態園的人才隊伍及時進行優化調整,積極采用獎罰并舉的薪酬績效制度,使得優秀的人才不會流失,能力不夠的人也會提升,共同為生態園的建設貢獻力量。

4.3引進高新科技設施創新發展農業生態園的另一項有效策略就是積極引進高新科技設施。在實際的生態園創新與轉型發展過程中,設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生態園的建設來說,制度與人才方面的完善,需要落實在實踐的運轉與管理過程當中才能有所體現。基于此現狀,要充分考慮原有農業生產的資源基礎,因地制宜,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水電、食宿及娛樂場和度假村的進一步建設等,并結合農業生態園所處地區的文化與人文景觀,開發出具有當地農業和文化特色的農副產品和旅游精品,服務社會。

5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農業生態園的管理創新完全符合“兩型”農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的綠色生產方式。在現行的農業生態園的發展過程當中,相關主體應當充分認識到農業生態園實行優化轉型的急迫性與必要性,并正視自身所存在的問題,積極學習相關的新興技術,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不斷地學習中獲取自身的優化策略,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完善與調整,使得我國的農業生態園管理與經營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并借助具有鄉村旅游功能的現代農業生態園,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振興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幫助農民脫貧、促進城鄉一體化,保障食品安全、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繼而為我國的經濟健康與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薛麗,吳忠富.萬畝生態園一條健康產業鏈———記鴻鼎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新發展之路[J].公關世界,2018(11):12-21.

[2]弓萍.寒地現代農業生態園發展模式研究———以北大荒現代農業園為例[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4):146-147.

[3]溫鐵軍,張俊娜,邱建生.居危思危:國家安全與鄉村治理[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6:185-189.

[4]張俊,孟力力,聞靖,等.江蘇觀光農業生態園調研———以江蘇紫金生態園、溱潼濕地農業生態園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12,40(6):418-420.

[5]梁漱溟.鄉村建設理論[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

作者:慕石雷 單位:內蒙古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