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養殖環境污染類型及策略
時間:2022-03-24 02:57:33
導語:畜牧養殖環境污染類型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畜牧業發展中,因集中飼養出現的地區畜牧業糞污排放量也快速增加,并由此帶來懸浮物、沉積物、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給養殖地區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只有切實解決畜牧養殖中的環境污染問題,合理治理污染排放,減少畜牧養殖對環境的影響,才能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目的。該文主要論述了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現狀、治理途徑,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現狀;治理途徑
我國畜牧業已由傳統的農戶散養轉變為集約化、規模化飼養模式。在此過程中,養殖牲畜的糞便排放產量在特定地區劇增,其中殘留的超標藥物、有毒氣體、氮、磷等物質含量較高,對當地空氣和水土造成嚴重的污染,更有甚者,很多地區畜牧養殖糞便的產量已超過當地土地負荷警戒線,嚴重制約畜牧業和地區的平衡發展。
1養殖污染類型
1.1大氣污染。牲畜糞便在排放后,如不及時處理,在微生物作用下會發酵產生大量甲烷、氨氣、糞臭素、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這些氣體在養殖場相對密閉環境及周邊尤其在濕度大的地區,氣味很難消散,極大影響周邊人群的生活環境。同時,牲畜糞便產生的甲烷和氨氣也是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和酸雨形成的罪魁禍首之一。該類氣體的產生,對動物與人類的生存健康均造成很大的破壞性作用[1]。1.2水體污染。水體污染是畜牧養殖帶來環境污染的重要形式。液體型高濃度糞便和畜禽場地的其他污水,如果未經處理,可造成隨時隨地的污染與滲透。排污到江河湖泊中,牲畜排泄物中的氮磷等物質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中含氧量大幅降低,進而破壞水質和原有水環境的生態平衡。肆意排放的牲畜糞便因帶有大量寄生蟲及病菌物質,經液體滲透至地下,能破壞地下水系統,并伴隨水流動造成水體循環性污染。1.3土壤污染。牲畜糞便的土壤污染主要表現在2方面:第一,牲畜糞便中鹽分較高,未經處理直接長期使用將導致土壤鹽漬化。第二,牲畜糞便中的抗生素將通過土壤吸收再循環到人體內,造成人體損害。1.4生態環境污染。由于缺乏對畜牧養殖行業的排污標準約束,導致養殖戶從意識上忽視對環境的保護,從污糞處理方式到污糞池配備、糞便處理設備等方面都缺乏配套治理機制與措施,導致地方水、土、空氣全方位受到污染,地區生態環境持續惡化。
2治理途徑
2.1好氧處理技術。好氧處理技術是應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結合序批式活性污泥處理技術,將糞便污物進行處理的方式。液化程度較大的糞便污水,可利用活性污泥膜代替既往二沉池,通過序批式反應器,對糞尿和養殖污水進行更有效的水、固質的有機分離,出水穩定性和污泥濃度都極大提高,也有助于處理牲畜廢物設備和占地面積的減少[2]。另一種好氧處理方式是直接將牲畜糞便進行脫水處理,待糞便干燥后再進行微生物處理使牲畜糞便變為有機肥。2.2厭氧處理。厭氧處理技術是目前牲畜糞便處理中常用且具有前景的處理方式。該方法中采用內循環厭氧反應器處理廢水,通過堆積糞便中的微生物厭氧發酵,其產生的生物熱可殺死糞便中的有害微生物,并將牲畜糞便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同時產生甲烷可作為新的能源應用[3]。厭氧處理對能量要求低,無需增置特殊設備,還能產生工業與生活皆可使用的甲烷,因此在確保厭氧處理的環境與溫度要求的條件下,可穩定使用,值得大力推廣。
3對策
3.1構建畜牧業養殖污染防治體系。(1)建立養殖環境準入制度,注重規劃合理選址。隨著養殖業的產業升級,集中規模化養殖的場地選址將對地方造成重大影響。因此,必須建立養殖場建、改審批制度。在養殖場選址之初,應結合當地土地和生產生活的使用規劃,以遠離居民區、水源地為原則,以確保牲畜糞便廢水可以就近消耗為基本選址地點,基本上建議在農田周圍進行選址與廢物消納。地面以坡地容易廢物傾瀉和處理的形式為宜[4]。在養殖場進行改、擴建時,在考慮到上述因素的基礎上再進行養殖場周邊環境的綜合評估,如人口密度、周邊生產、生活資源配比、土壤肥力等環境承載力,不符合標準的嚴格禁止,從源頭控制超額污染。(2)健全法規制度,加大畜牧業環境保護力度。通過實施與完善畜牧養殖環境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以預防為主、防控結合、激勵與責任相結合的環保治理機制。通過確定牲畜糞便的排放標準、加大綜合利用的倡導與激勵、明確養殖者污染防治義務與責任等內容,使畜牧養殖環境污染有據可依[5]。(3)加強檢驗與監測,提高畜牧業重視程度。鑒于我國目前尚未制定畜牧養殖環境監測的有關規定,建議可借鑒國外的先進處理方式,確定環境監測指標,建立養殖場環境監測體系。加強養殖場檢疫工作,從源頭減少造成環境污染的因素。通過不定期抽查,確保養殖環境與條件的合理性,促進養殖產業與地方環境的平衡發展,確保畜牧養殖業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4)聯系實際,分類防治。實施畜牧養殖環境治理,要結合以下要素進行分類治理:第一,養殖牲畜的不同;第二,養殖場規模類型的不同;第三,結合地區自然與人文特點。在綜合上述3方面要素的基礎上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如對于界定為點源污染的養殖場,以規范排污方式、督促設置合理排污口,加強日常環境監督為治理重點。對于界定為面源污染的養殖場,則以建立監測體系,以數據評估和動態改進為主要治理方式。3.2以經濟激勵與政策扶持并重,提高地方治理積極性。牲畜糞便可作為再生資源,作為還田利用、制肥、供能源(沼氣)的基礎物資,具有多重利用價值。為防止污染并變廢為寶,政府應積極采取措施,以經濟手段和優惠政策扶植地方,共同開展養殖污染治理工作。(1)加大污染預防與治理設施的財政投入。對畜牧養殖集中地區開展環境專項整治,投入資金扶持規模化養殖戶進行標準化養殖場改擴建、污染物減排技術改造、沼氣池的修葺等,以彌補養殖場防治環境污染方面的資金損失。(2)對相關產業發展予以政策支持。對圍繞畜牧養殖糞便處理相關的沼氣發酵、有機肥生產等行業實施稅收優惠,引導社會化產業投入養殖環境污染治理過程中。3.3加強污染防治技術研發與經驗推廣吸收和借鑒國外先進經驗,不斷總結和改進污染治理技術,積極探索建設成本低、易于開發和推廣的糞肥處理技術,采取多種方式如專家下鄉指導、APP課件學習與互動、示范參觀與實踐交流等方式,提高養殖戶養殖環境污染的防治水平。
4結束語
實施養殖環境污染治理,一方面降低養殖場對環境造成的損害,另一方面也可變廢為寶,產生新的產品與能源。畜牧養殖業作為農村經濟發展強有力的支撐,為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必須重視與加強牲畜糞便污染的預防與治理。
參考文獻
[1]林建和.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的現狀及治理措施[J].湖北畜牧獸醫,2017,38(3):42-43.
[2]李戈.畜牧養殖對環境污染的現狀及治理[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8(11):11.
[3]肖瑞杰,蒲敬海,舒拉.畜牧養殖中的環境污染現狀與治理[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5,36(12):114-115.
[4]黃巖.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策略[J].鄉村科技,2016(23):53.
[5]劉芳.畜牧養殖中環境污染的現狀及治理[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8,34(4):54.
作者:楊麗霞 任進軍
- 上一篇:綠色畜牧養殖技術推廣工作措施
- 下一篇:畜禽糞便污染及畜牧業綠色低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