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05-09 11:22:15

導語: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現狀及對策

摘要:甘州區通過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培育發展高效養殖產業,著力推進養殖生產方式的轉變,加大畜牧獸醫科技推廣力度,構建完善產業化經營體系,保持養殖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本文對養殖過程中存在重發展輕環保,糞污處理設施不健全,環境污染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養殖業;畜禽糞污對策

1糞污資源利用現狀

1.1養殖業現狀。張掖市甘州區地處河西走廊中部,交通便利,自然條件優越,水土資源豐富,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是張掖百萬頭肉牛養殖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經過近年來的持續發展,甘州區畜禽產業已形成政府主導、部門主攻、農戶主動的發展格局。在生產中注重良種繁育、良法飼養、疫病防治和科技培訓四大體系建設。建立起了融資、補貼、保險、獎勵等扶持政策和風險防御體系。在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實現畜牧業提質增效方面,從全局意識、生態意識和創新意識入手,著力推進一個轉型(從傳統畜牧業向生態畜牧業轉型),重點建設一個基地(張掖百萬頭肉牛基地),加快推進優勢產業向優勢產區1006-799X(2020)01-0014-03集中,形成優勢產業區。促進轉變傳統發展方式,逐步實現從農戶散養型向規模養殖型的跨越。201畔,全區畜禽詞養量達1437.6萬頭(只),其中牛、羊、豬、雞飼養量分別達43.88萬頭、117.36萬只、55.86萬頭、1220.5萬只。1.2畜禽糞污產生量及利用。經測算全年畜禽糞污產生總量352.92萬t,糞污回收利用量為301.32萬t,利用率為85.38%。1.3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經調查,甘州區115個肉牛養殖場普遍采用干清糞方式,固體糞污和液體糞污不分離,清運后的糞污缺乏固定的堆積場所及有效的覆蓋措施,糞污堆積發酵時間長短不一,最終經土地消納利用。8個奶牛養殖場全部采用干清糞方式,有3個場采用固液分離方式,液體經處理后循環利用;另5個場固液不分離,糞污堆積發酵后經土地消納利用。249個肉羊養殖場全部采用定期清理固體糞便的干清糞方式,尿液自然蒸發,糞污在圈舍內踐踏發酵后經土地消納利用。125個養豬場大部分采用水沖糞或水泡糞的方式,將糞污收集到化糞池或沉淀池中定期抽取還田利用;少部分采用干清糞方式,堆積后還田利用。54個養雞場全部采用干清糞方式,糞污在堆積后出售或還田利用。

2存在的問題

2.1糞污處理設施不健全、環保壓力大。由于甘州區畜禽飼養量大、面廣,糞污治理方面仍以直接還田利用或自然堆積發酵還田的模式為主,糞污大部分被土地消納。全區范圍內的養殖場(戶)均無污水處理設施,固體糞便的利用方式長期停留在自然堆積發酵還田利用模式上。2.2糞污堆積場所不配套。大部分養殖場、戶在養殖場建設時沒有配套建設防滲漏、雨污分離設施的堆糞場,普遍采取露天堆放的方式,在堆積中缺乏有效覆蓋措施,造成糞污滲漏、雨水沖刷等污染現象非常普遍,同時由于覆蓋措施不到位造成氣味散發、惡臭難聞,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生產、生活及人居環境。2.3糞污堆積發酵時間不確定。大部分養殖場、戶將糞污運至堆糞場后,不采取有效的覆蓋,缺乏防止雨水沖刷的措施,堆積發酵時間長短不一,沒有依據獎污堆積發酵效果確定堆積發酵時間,而是根據農時的需求,隨意性很大,造成糞污堆積發酵時間不足、發酵不充分,沒有達到充分腐熟滅菌的目的。2.4保護環境預防污染的意識不強。養殖場、戶及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只注重養殖增效,不重視環境保護;只注重養殖圈舍的修建,不重視對糞污處理設施的配套;甚至對畜禽糞便等污染物堆放場所不預留,造成糞污亂堆亂放,嚴重污染周圍環境。2.5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力量薄弱。畜牧業生產管理中糞污處理雖是一項重要的環節,但歷年來在畜牧科技推廣工作中,不重視糞污資源化利用方面的科技推廣和培訓,明顯造成專業技術人員在糞污資源化利用和治理方面存在技術力量薄弱,導致糞污資源化利用方面的科技推廣和指導力度缺乏。2.6糞污資源化利用資金投入不足,監管不力。長期以來,甘州區養殖場(戶)在養殖場修建時不注重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的資金投人;業務主管部門因各種原因對配套建設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的監管要求不明確,加劇了糞污資源化利用方面的歷史遺留問題。

3發展對策

3.1堅持建管并舉的指導思想。以黨的精神為指導,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目標,堅持發展與治理并重、生產與生態兼顧。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生態化”的原則,堅持治舊控新、疏堵結合,綜合運用經濟、法律、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對全區畜禽養殖業和糞污綜合利用進行科學、規范的管理。形成有效治理畜禽養殖污染,逐步實現養殖業污染物的全面綜合利用。積極推動畜禽養殖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3.2建設配套糞污集中處理中心。糞污集中處理中心可有效解決糞污亂堆亂放問題,提高糞污綜合利用效率。建成后需要保持常年連續運轉,更需要后續購人足夠的糞污收集車輛、投人足夠的處理設備和大量人力物力,才能確保畜禽糞污能收集并得到有效處理和加工利用。3.3強化已建成養殖場戶糞污堆積場所配套建設。對已建成的畜禽養殖場未落實糞污堆積場所和貯存設施的,明確畜禽養殖業主是污染防治的責任主體,必須承擔治理污染的責任和義務,應自覺加大糞污治理資金的投入。要按統一的建設標準,進行糞污堆積場所和設施的配套建設。在建設中嚴格落實防滲漏、雨污分離、便于覆蓋的管理措施。建成后經驗收合格的可以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償扶持。確保糞污堆積、貯存設施配套落實到位。3.4加大部門聯動檢查處罰力度。鄉(鎮)人民政府、環保、畜牧、財政、國土、宣傳等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聯動,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畜禽養殖場污染物處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違法排污、亂堆亂放等污染周圍環境的行為,采取當面告知、責令限期整改措施。對個別屢教不改及整改措施落實不到位的,采取強制處罰措施,按照有關法律法規依法嚴肅處理。3.5整頓歷史遺留問題。對以前年度修建在居民點附近,嚴重影響人居環境的養殖場(戶),可通過劃定禁養區、制定限制飼養規模、強制建設更完善的糞污處理設施、采取異地搬遷、就地關停等相關措施來減輕環保壓力。3.6落實基層政府的屬地管理責任。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工作由區政府統一領導,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工作,履行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的職責。要充分發揮基層鄉(鎮)人民政府的管理、引導責任,對在糞污治理方面做的好的規模養殖場(戶)樹立典型示范、進行表彰獎勵、落實相關資金扶持政策。通過以點帶面的示范作用,引領養殖場(戶)在發展養殖經濟的同時注重面源污染問題。3.7加強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實施畜禽生態養殖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以發展生態畜牧業為抓手,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生態”,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和生態養殖策略,大力推廣標準化養殖和畜禽糞污綜合治理技術,逐步實現“糞污排放減量化、資源綜合利用化、病害處理無害化、環境條件生態化”的目標。一是合理編制養殖業規劃。對全區規模養殖場進行摸底登記,統籌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然后根據分區要求逐步整治、完善分片發展措施。二是發揮示范推動作用。以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改擴建項目和病害畜禽無害化處理項目建設為契機,加大規模養殖場'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實現全區規模養殖場無害化處理全覆蓋。三是提高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在全面推廣應用生態養殖技術、種養循環技術的基礎上,著力推廣生態化養殖模式,增加畜禽糞污的綜合利用渠道及途徑;大力提倡畜禽糞污生物處理技術,提高畜禽糞污的綜合利用率和科學利用效果。

作者:賀建鋒 單位:張掖帀甘州區畜牧獸醫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