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編輯轉型措施

時間:2022-06-05 09:50:48

導語: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編輯轉型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編輯轉型措施

一、新媒體時代傳統科技期刊編輯現狀

(一)新媒體對紙媒的沖擊

伴隨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新興媒體撲面而來,對包括紙媒在內的傳統媒體造成巨大沖擊,紙媒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迫使其向改革和創新的方向邁進。結合實際來看,新媒體的優勢非常明顯,其傳播信息的速度極快,且傳播的方式呈多樣化特征,內容與傳統紙媒相比也更加豐富。在新媒體概念未出現之前,紙媒一直是信息傳播領域的“佼佼者”,但是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受眾對信息的需求,受眾迫切需要一種快速、高效的信息接觸方式。現實中,報紙、期刊的發行量,電視臺的收視率,都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呈急速下滑的趨勢。受眾群體驟減,傳統紙媒一度陷入生存危機[1]。

(二)新媒體為傳統科技期刊編輯帶來了發展生機

科技期刊與紙媒一樣,也受到了新媒體的沖擊,不過傳統科技期刊的專業性較高,有巨大的行業影響力,很多作者、讀者在科技領域都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地位,所以在新媒體概念滲透至各大領域、各個環節的時候,科技期刊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小。這是獨屬于科技期刊的優勢,新媒體無法代替。但科技期刊所具備的一系列優勢,并不代表其地位非常穩固,故步自封只會阻礙行業的發展。因此,科技期刊要認清自身在行業領域的地位,結合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優勢壯大自身,在向受眾傳達專業性信息的同時提高信息傳播的效率。

二、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面臨的挑戰

(一)受政策和體制的限制

當前,國內涉及科技期刊出版的機構、單位有很多,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現行的期刊管理措施還有待完善。傳統媒體的轉型必須有先進的政策理念和管理體制支撐,否則傳統科技期刊將無法實現與新媒體的融合,最終將導致其無法得到發展[2]。

(二)固守傳統模式

新媒體在編輯出版行業的影響越來越大,傳統紙媒如果仍然以單一的方式傳播信息,是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的。例如,出版社認為將期刊發送至知網數據庫中,就實現了新媒體傳播的效果,卻沒有意識到對科技期刊內容進行再編輯的重要性。有些出版社甚至缺乏再編輯能力,無法深度挖掘與傳播科技期刊的內容。有些科技期刊的編輯人員在開展編輯工作時,不愿意改變工作方式,受固有思想的影響過深,阻礙了科技期刊及其編輯工作的轉型發展。

(三)專業人才匱乏

行業發展速度越快,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就越大。新媒體的滲透無疑推動了科技期刊的發展,因此科技期刊也面臨著人才匱乏的問題。科技期刊這一類型比較特殊,對編輯人員專業性的要求非常高。據相關統計調查,國內科技期刊核心編輯人員年齡普遍在45~50歲,他們普遍存在抵觸新技術、新理念的心理,難以達到科技期刊編輯轉型發展的目標。在專業人才匱乏的背景下,原本對編輯人員專業性要求較高的科技期刊會降低門檻,甚至會為了提高出版效率大量招收兼職人員,這將影響科技期刊的整體質量,造成受眾流失[3]。

(四)缺乏資金保障

科技期刊為內容所限,導致其無法大規模吸引投資。在科技期刊轉型的過程中,充足的資金保障是前提,但是科技期刊的公益性質導致其沒有雄厚的資本作為支撐,在與新媒體融合的關鍵階段顯得有些無力。

三、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編輯轉型措施

(一)轉變出版形式

過去人們普遍采用集中閱讀的方式獲取信息,而新媒體背景下,人們更傾向于碎片化的閱讀方式,新鮮且簡短的新聞內容更容易得到關注。而現行科技期刊的出版方式限制了受眾的閱讀方式,受眾的主體性無法得到體現。為了得到更好的發展,科技期刊必須轉變固有意識,在原有出版形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出版形式的創新首先體現在內容選擇方面,科技期刊編輯人員在收集素材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身主動性,跟蹤實時科技熱點,結合受眾需求編輯出符合受眾口味的內容。

(二)提高工作效率

效率是保證行業發展的基礎,科技期刊要實現健康發展首先就要保證編輯出版效率,而效率的提升體現在諸多方面,并不僅僅要求編輯效率的提高。如果出版社僅以提高科技期刊編輯人員的編輯效率為目的開展工作,那么只要保證編輯人員保持正確的工作態度,其效率在達到一定高度后就很難再得到提升。因此,出版社要認識到科技期刊編輯人員的工作效率并不完全等同于編輯效率,更重要的是編輯效果,而編輯效果主要體現在信息內容質量、受歡迎程度和傳播效益等方面。因此,出版社要站在各種角度分析,研究出一套能切實提高科技期刊編輯人員工作效率的方法[3]。例如,可以以提高編輯人員信息甄別能力為目的開展培訓,如果科技期刊編輯人員具備較強的信息甄別能力,他就可以準確、快速地找到符合受眾需求的素材,并在保證素材時效性的基礎上進行編輯。

(三)加速轉型,使科技期刊發展符合時代要求

科技期刊編輯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職業道德及政治意識,要持續提升自己,努力擴大自己的知識覆蓋面,積極學習科技知識,使自己成為一名能夠推動時展的復合型編輯人才。科技期刊編輯人員不但需要有扎實的編輯功底,還要對科技領域的知識有足夠的了解,具備一定的科技學術水平。科技期刊編輯人員在處理稿件的過程中要積極地與相關人員進行交流,及時更新自身知識,保證策劃的選題與研究的方向是當前行業的熱點。同時,在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編輯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新媒體技術。出版社可以定期開展培訓,以保證編輯人員的勝任能力,還可以積極借鑒業內優秀的融媒體經驗,通過不斷借鑒實現自我創新,確保生產出來的內容具有強大的競爭力,進而帶動行業發展。新媒體背景下,出版社還應做好版權保護工作,管理人員要積極、認真地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并通過宣傳增強科技期刊編輯人員的法律意識,使編輯人員可以應用各種先進的技術保護出版社的版權,同時避免侵犯他人版權,從而營造良好的版權保護環境。

(四)保證編輯內容的質量

內容至上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不變定理。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期刊要想盡可能地避免其帶來的不利影響,就必須保證出版內容的高質量,對于專業性極強的科技期刊來說更是如此。科技期刊只有產出高質量的內容,才能在廣大受眾群體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編輯出版領域,應用任何一種技術手段,都要圍繞內容展開,無論期刊以何種方式出版,如何利用新媒體資源,都必須以保證內容質量為基礎。優質的科技期刊必須在內容上體現自身特色,具備較強的專業性、前瞻性,保證內容的原創性和嚴謹性,不能侵犯他人著作權。

(五)密切與受眾之間的互動

要創作出符合受眾需求的內容不能僅憑憑空想象,與受眾進行交流與互動才是達成這一目標的關鍵。新媒體具有的優勢為編輯人員與受眾的交流提供了便利,通過應用新媒體技術,能夠實現科技期刊編輯人員與受眾的零距離交流,編輯人員不僅可以實時掌握受眾的內心需求,還能結合受眾的感受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評價。出版社可以在微博、微信等平臺建立交流論壇并創建留言評論中心,為編輯人員與受眾交流提供便利,從而使編輯人員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受眾的需求變化,并結合受眾對期刊的建議與要求有針對性地對期刊內容進行改進,以推動本期刊的發展,進而為行業灌注新的生命力。新媒體時代,各種信息載體打破了傳統信息形式上的限制,因此,科技期刊編輯人員需要學會如何在互聯網平臺上期刊,掌握運作各類信息化平臺的方式,在不同的平臺上進行立體式,以充分發揮期刊內容的潛在價值。

四、結語

新媒體的出現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各個行業皆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同時新媒體的出現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各個行業的發展。科技期刊編輯工作具有專業性較強的特點,所以在新媒體時代受到的影響較小。但科技期刊不能故步自封,固有的思想只會制約行業的發展,在各行業、各領域大力改革的大環境下,科技期刊也應加大轉型力度,清楚自身在行業中的地位并據此改進自身工作。目前,我國科技期刊編輯人員仍面臨人才、資金匱乏等問題,想要改善現狀必須提高自身在行業中的地位,以提高內容質量為基礎,通過不斷應用先進技術提高自身在行業中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