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設計信息傳遞障礙問題分析

時間:2022-09-13 10:14:12

導語:包裝設計信息傳遞障礙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包裝設計信息傳遞障礙問題分析

商品日益豐富,市場競爭激烈,這促使了包裝設計不得不從單一的傳統的形式走向多元化。商品包裝的浪潮跟著時代的步伐涌動,不斷刺激消費者的同時也暴露出了包裝設計的弊端——信息傳遞障礙。因此系統的傳授教學知識和技巧至關重要,特別是如何正確高效地引導學生關注包裝設計中的信息傳遞更值得深思與探究,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出與時俱進的設計人才。

一、學生包裝設計中存在的普遍現象

圖形、文字和色彩是包裝設計傳遞信息的載體,它直接體現了包裝與產品之間的關系,又影響著消費者對商品的購買欲。學生往往脫離了產品本身,一味地加入主觀性的設計理念,沒有合理的運用圖形、文字、色彩,導致包裝設計中的信息不能直觀的傳遞給消費者,甚至產生了信息傳達錯誤等問題。(一)過于簡單的圖形。圖形是包裝設計中信息的主要承載者,既可以傳遞感性的視覺形象又能夠客觀的展現產品內容。圖形可以分為具象圖形和抽象圖形,其中具象圖形往往能迅速的傳達視覺信息,讓人一目了然;而抽象圖形則更傾向于表現簡潔明快的畫面,從而引申出深層次的象征意義。在包裝設計中,具象圖形和抽象圖形皆可宣訴設計師的情感、傳遞產品的信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無法正確的運用圖形創意去傳遞包裝的信息。有學生過于追求圖形的簡化,從而喪失了視覺傳遞的功能;還有學生錯誤的運用抽象圖形,設計出的圖形沒有象征寓意。這樣的設計不但不能使消費者產生聯想,且阻礙了包裝中的信息傳遞,所以在教學中應正確引導學生運用圖形,注重圖形創意的同時,提高信息傳遞的便捷度和準確性。(二)夸張繁復的文字。文字作為包裝設計中重要的視覺要素,其準確性和直觀性是圖形和色彩無法比擬的。在包裝中,文字主要分為三類:基礎文字、資料文字、廣告文字,其中基礎文字和資料文字一般采用印刷體排版,廣告文字多展示個性、生動醒目,具有極強的推銷性。在包裝設計課程中,通過課程練習發現學生常采用非印刷字體排版基礎文字和資料文字,導致整個包裝中文字的疏密關系失衡,破壞了信息的可讀性不利于消費者閱讀。“拿來主義”泛濫,致使學生喪失了思考能力,采用的藝術字體過分夸張,裝飾性字體過于繁復,強調視覺沖擊力的同時流失了文字的信息傳遞功能。在教學中,“拿來主義”應避免杜絕,向學生強調設計的原創性,立足于產品的特征,融入自己的情感,設計出便于識別的文字信息。(三)盲目地運用色彩。對包裝設計而言,色彩是最直接有力的視覺表達形式,不同的色彩可以使人產生不同的視覺刺激強度,從而達到清晰認知、深入記憶的效果。通常色彩可以分為冷色和暖色,冷色多給人以冷靜、平和、清涼之感,因而常見飲料包裝、藥品包裝等運用冷色調。暖色常給人以活潑、溫暖、熱情之感,常運用在食品包裝中。正確的使用色彩不僅可以讓消費者有具象和抽象的聯想,還可以產生相應的心理效應和情感共鳴。不少學生在學習運用色彩時,經常隨意地給產品定位新的設計理念,設計出的包裝脫離了產品的特征。如某一食品包裝設計,學生為營造高端大氣的視覺效果,盲目的使用黑色和白色。然而黑白在色彩中一般象征著純潔、莊重、沉穩,給人以理性高冷的感覺,這樣的色彩搭配讓食品丟失了本身的屬性,阻礙了色彩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傳遞,甚至會產生錯誤的信息表達。

二、教學中可采取的應對策略

面對學生在學習包裝設計時常出現信息傳遞障礙的現象,教學應該針對性地提出改革和對策,減少設計亂象。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課堂有時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可從確定品牌、確定受眾、確定要素以及確定參數四個方面入手,調整包裝設計的教學模式。(一)確定品牌。對于包裝設計的初學者,自創品牌進而設計包裝會讓學生力不從心,不知從何入手。課程中設立“包裝再設計”這樣具有品牌基礎的課題,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品牌包裝,重新理解品牌的理念,了解企業文化,從中篩選出重要的信息融入“包裝再設計”中,用嶄新的設計元素顛覆原包裝的形象,賦予產品新的生命力。(二)確定受眾。想要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包裝的適用群體及對象,就需要學生走出教室,走向市場進行調研考察和資料分析,了解市場的最新動向,掌握消費者心理。這更利于學生從產品出發,切身感受包裝,更能準確的確定消費群體,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三)確定要素。在確定品牌和確立受眾這兩種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啟發學生對包裝進行重新設計。由品牌出發,學生可以順利的確定包裝中的文字信息,設計的廣告文字更能直擊品牌理念;立足于消費者的角度,學生可以準確的設計出具有創意的圖形,合理的運用色彩搭配。有效避免了包裝設計學習中信息傳遞障礙的困擾,讓包裝與產品相互作用,達到良好的視覺效果。(四)確定參數。參數特指產品包裝的基礎文字和資料文字,這些文字信息是客觀事實,不能隨意弄虛作假。基于“包裝再設計”,這有效的解決了數據獲取的障礙,學生可根據前期調研分析及原包裝上采用的文字信息,融入新的圖形和色彩,形成嶄新的排版。以原包裝為基礎,更便于學生提高信息的傳遞,設計出煥然一新的包裝設計。包裝設計融合了圖形創意、字體設計、板式設計、標志設計及色彩表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的綜合能力可以得到極大的提升。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對包裝設計課程的教學不能再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應當適應時展要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對包裝設計中信息的理解。為創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教師應不斷探索求知,在教學中汲取經驗,提高教學技巧,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包裝設計教學方案。

作者:陶丹 單位:常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