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產品設計課程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9-29 10:19:14
導語:微信在產品設計課程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微信的特點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移動網絡終端即時通訊軟件,是建立在QQ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款劃時代產品,相對于該公司的第一代產品QQ來說,微信無論是在整體的溝通便捷度上還是在可操作性上都有著明顯的突破[1]。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平板、網頁快速發送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用戶可以免費下載應用軟件,在使用過程中只需要支付給運營商少量的流量費,所有的功能不需要額外的費用。支持二維碼掃描,可以方便的隨時隨地掃描和記錄二維碼信息,支持郵箱綁定,可以利用微信實現在移動平臺下處理郵件。支持朋友圈功能,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建立朋友圈或者加入朋友圈。朋友之間可以隨時隨地信息,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瀏覽朋友圈的內容,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體現了更大的互動性[2]。支持推送功能,任何用戶可以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創建自己的公眾賬號,方便信息的、共享、推送等功能。近兩年不斷開發新的功能和應用,使微信用戶黏性上升,據2017年微信用戶數據報告,日均使用時長在4個小時以上的用戶較2015年增長了一倍。
2微信與當代大學生
由于現代社會的發展和新媒體更新日新月異,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的當代大學生中,每個大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微信注冊賬號。在微信上學生們用文字、語音、短視頻等方式進行溝通,能夠效果顯著的拉進彼此之間的距離,交流變得更加親近、輕松。微信朋友圈的日常更新包括個人的生活狀態、情感狀態和學習狀態等,便于情感的抒發和朋友圈內的交流,能很大程度上滿足大學生的社會交往需求。同時,微信朋友圈轉載、微信公眾號、微信推送能夠每天甚至每時每刻為學生提供新鮮資訊、即時新聞。微信以其即時溝通、互動性強,通訊成本低、時效性強的傳遞特點,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3]。據2014年調查數據顯示微信已成為大學生注冊比例最高的即時通訊軟件。微信已經是大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產品設計專業課程的特點和教學需求
產品設計專業正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和廣泛地關注,主要培養具有新的設計理念和相關學科知識,有一定的設計能力,審美能力和動手實踐、制作能力,掌握必備的產品造型設計修養和素質及其專業理論基礎及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進而從事產品造型設計領域內外觀造型設計的設計技術應用型及技能型人才。因此,產品設計專業的課程主要是以培養創新思維和提高設計實踐能力為教學目標,教學中需要大量較為直觀的圖片、視頻、動畫等視覺資料,和靈活自由的組織形式,往往是理論和實踐環節穿插進行。需要隨時關注世界各國最新的關于產品設計的形勢、流行等資訊,實時的更新,緊跟時代步伐,如新的材料、新的工藝、掌握最新的行業標準等。另外,產品設計專業屬邊緣性交叉學科,需要各領域多方面知識的涉獵與積累,廣泛的信息來源和渠道,為設計提供創新的源泉,激發創新的思路。
4.1為課程教學提供新媒體。鑒于大學生和微信的密切關系,教學中合理使用微信,會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如若繼續沿用刻板和單一的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中強行屏蔽網絡信號,不但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將失去一個高效的教學媒體。微信能夠補充產品設計課堂教學中板書、ppt課件、教具等教學手段和方法的不足。在教材和教學資料沒有及時得到更新的情況下,微信平臺能提供時效性較強的關于產品設計專業的國內外最新的設計資訊等信息資源,如在家具產品造型、構成學等課程教學中,師生同時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的推送和搜索功能,可以得到米蘭國際家具展中關于精品家具設計作品的大量信息,或者清華美院家具設計定期的家具設計作品的或新銳、或經典等主題歸納整理信息等等,然后根據課程的內容要求加以討論或案例分析,來補充教學內容,啟迪設計思維、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同時使教學環節的組織更加生動靈活。4.2便于師生間的溝通和交流。在產品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中,經典設計案例分析和設計作業、設計作品的展示與點評等是主要的教學環節,對互動性的要求較高。微信能夠以一種更為輕松、隨意的方式讓師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可以互相更加容易更加充分的了解彼此在某個專業問題上的看法,意見和建議,能夠很輕松地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一對一、一對多和多對多的溝通互動及反饋,有效的增加了學習與群體的結合性,且使其結合的更為自由[4]。例如在課程教學的設計作業點評環節,學生將自己的設計作品的照片或視頻信息發送至班級微信群內,教師和學生在群內發表自己的評價和看法,還可以討論、互評,集體評議等,不僅能突破課上和課下的時空限制,還可采用文字、語音等多種方式進行交流,同時微信輸入系統中生動的表情能很好的活躍氣氛,微信紅包的適當運用加入獎勵因素等等。因此,教學中適時地介入微信,便于設計案例分析和作品評價等,發表個人看法和觀點,學生和教師之間互動性大大提高,促進了及時教學的反饋。4.3實現移動學習和泛在學習。微信能夠依附互聯網以及人們對于信息,新聞和圖片的多種途徑的轉發,提供海量的信息素材資源,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短時間內達到古今中外各個設計領域,設計流派的各種素材,對于產品專業的學生和老師,微信完全可以做到提供大量的設計思維范例,設計風格典型以及設計鑒賞借鑒和臨摹的優秀素材,并且以“討論組”、“朋友圈”、“單獨對話框”等形式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和資源共享,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習教學研討的效率。除此之外,微信攜帶著的強大的人脈關系網還有利于拓寬教育對象和產品設計專業問題探討的交流人群。微信使人們彼此的生活通過群聊、單獨聊天和朋友圈日志分享的方式趨于分享化和透明化,很自然的便會將人們彼此的關聯引領到更為開放的狀態[5]。
5微信在產品設計教學中的主要應用路徑
5.1微信群的應用。建立班級或專業為整體的溝通群,在課堂中,充分發揮微信信息傳遞的時效性,用以補充ppt的課件內容,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內容需要隨時通過手機微信即時傳送圖片、動畫和視頻等信息,同時,學生也可根據教師設置的任務,發送相應的作業信息,再進行小組討論或者集體評議,且微信中各種圖片表情包甚至是紅包都能夠使微信課堂互動的氣氛變得輕松幽默,更容易產生高效的交流和設計思維的交融與跳躍。在課下,利用微信能夠突破時間地點的限制進行課業預習和課堂設計、課堂教學和任務、任務認領及微群討論、進度追蹤答疑解惑和反思總結等環節。教師也能夠很自然的擴大課業管理的范圍和時間的延伸,學生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更加方便快捷的去尋求老師及集體對于自己課業問題的幫助和解答。同時作為補充,微信可以通過編程、修改等方式將匿名評論加入到聊天溝通的應用中去,這樣,教師就可以在作業評價和思想溝通的過程中,使大家的思維和語言更加的真實和自由,收獲更多的意見和建議,使師生間實現更大程度,更高層次的溝通,有助于設計思維的培養和積累。當然匿名功能需要交給特定群體中領導人員來妥善管理,也要通過語言監察等方式防止不文明行為用語和人身攻擊現象的發生。5.2微信公眾號的應用。眾所周知,微信公眾號的推送是信息交流和宣傳的一種高效手段,有著較強的資源聚合能力。在產品設計專業的教學中,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相關設計的公眾號平臺推送的設計信息,了解世界最新的設計動態和資訊等。其次,可以班級、專業甚至是學校為單位,開展有關產品設計的公眾號,可由教師組織由學生自己進行搜索材料和信息、分析規劃和整理材料、文字圖片編輯、最終校正等工作。在編輯微信推送的工作中,學生在搜集整理和篩選信息的過程中便會查閱大量的素材和資料,同時學會對資料的分析、整理和最終的設計和展示的能力,無形中提高了自身的藝術審美和設計素養。微信公眾號將推送做到有力的宣傳和推廣,更多的人參與到學生設計教學中去,更多的資源、建議和全新的見解如潮水般涌來,教學實現了形式的多元化和內容上的升華[6]。
6微信參與教學的不足
6.1難于監管可控性差。海量的信息通過微信進行著傳播,對于好奇心強且自控能力不強,心理尚不成熟的大學生來說,容易分散學習的注意力去瀏覽與教學內容和任務無關的信息。課堂中使用微信沒有實時的管理和監督機制,一方面需要學生保持自律和自覺,另一方面需要老師巧妙設計任務點和組織課堂加以避免,否則就會發生學生只顧看與教學無關的微信信息而不聽課等情況,造成教學進度被拖慢,影響教學效果。6.2獨立思考能力受限。大學生是一個觀點極易被外界影響和左右的群體,對很多情況的判斷和研究能力不成熟。微信平臺的各種推送信息可謂五花八門,其權威性和真實性等都有待考證,學術含量和水平良莠不齊,過于依賴微信會使大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受到限制,甚至混淆是非,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及時的參與指導和糾正,適當的布置問題任務來引導學生對接觸的知識和信息進行綜合思考和批判性吸收。
7結語
媒體時代不僅為設計教學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資源庫,還為豐富教學手段提供了新的可能。在產品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中,合理的引入微信并發揮其優勢,能夠適應全媒體時代社會發展教學新的需要,實現教學方法的與時俱進。但微信是一把雙刃劍,用于產品設計專業教學中有很強的優勢,如非常受大學生的歡迎,豐富了教學手段;為信息的獲得和知識的學習提供了最快捷和直觀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師生間教與學的互動性等。同時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課堂環節的可控性較差和對大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限制等。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要盡量排除不良部分,趨利避害,來滿足自媒體時代教學模式多元化的教學需要。
作者:白玉梅 吳彤 萬輝 單位:東北林業大學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www.cnnic.net.cn/.
[2]謝新洲,安靜.微信的傳播特征及其社會影響[J].中國傳媒科技,2013(6):21-23.
[3]姜明妮.微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6.
[4]陳旭遠,楊宏麗.論交往教學[J].教育研究,2006(9):37-42.
[5]時榮,移動學習的發展和應用狀況綜述[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2(12):177-178.
[6]柳玉婷.微信公眾平臺在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3(10):91-93.
- 上一篇:醫療器械產品設計論文
- 下一篇:材料在產品設計的創新應用研究